黛珂广告

一日腊八百样风情

陈佳时令又近腊八。俗话说得好,“腊八登场,年不远了”。这一天,神州大地普遍有着喝腊八粥、祭祀的习俗,但由于疆土辽阔、民族众多,各地区腊八节的习俗也有很多不同,可谓是“一日腊八,百样风情”。一粥多样腊八粥是必不可少的。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上溯于宋代,至今已历千年。中国各地腊八粥的花样,争芳斗艳,品种繁

陈佳

时令又近腊八。俗话说得好,“腊八登场,年不远了”。这一天,神州大地普遍有着喝腊八粥、祭祀的习俗,但由于疆土辽阔、民族众多,各地区腊八节的习俗也有很多不同,可谓是“一日腊八,百样风情”。

一粥多样

腊八粥是必不可少的。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上溯于宋代,至今已历千年。中国各地腊八粥的花样,争芳斗艳,品种繁多,想来这与物产、饮食习惯有着很大的关联。南方多稻米、水果,故而腊八粥以甜味为主,以大米、糯米、红豆、莲子、红枣、桂圆肉、荔枝肉等为主料。而广袤的北国大地,谷物丰足,熬粥的配料更显丰富。如山西人熬粥,除去小米外,还会添些豇豆、小豆、粘黄米、江米(糯米)等。天津的腊八粥,则有莲子、百合、珍珠米、薏仁米、大麦仁、粘秫米、粘黄米、芸豆、绿豆、桂圆肉、龙眼肉、白果、红枣及糖水桂花等,实在称得上是色、香、味俱全。当然,要论讲究,还属北京人。记得有年出差京城赶上腊八,在友人家喝了碗他母亲熬的粥,猜想可能是北京人爱吃果脯的缘故吧,碗里居然还有青丝、红丝、玫瑰什么的,数数不下二十种。

国人口味杂多,或辣或甜、或重油或清淡,这腊八粥亦是如此。妻姐远嫁四川成都,一次谈及饮食习惯时说到腊八粥,姐姐说她第一次喝川版腊八粥差点没吐掉,粥里有牛肉等荤菜不说,居然还是麻辣味的。相比之下,还是江浙地区的做法好,粥通常分甜咸两种,煮法一样、食材有别,食者各取其好。不过那种咸粥和我们徽州人常吃的“菜煮饭”有点相似。我舅舅定居苏州多年,入乡随俗久了,对苏州菜系的做法已是游刃有余,他说如按老风俗煮粥还得放入荸荠、胡桃仁、松子仁、芡实、青菜、金针菇等。我没有机会一尝美味,但在网上找到了清代苏州文人李福的一首诗:“腊月八日粥,传自梵王国,七宝美调和,五味香掺入。”一碗粥而已,居然五味杂陈,想来“美食在姑苏”不是空穴来风的说法。

看似一碗粥,但烹煮好也非容易事,特别是国人向来喜欢在原本普通的食物中注入过多的人文元素,这一来,不论是选材、熬粥还是喝粥,都显得格外凝重了。比如在喝粥的由来上,各地讲法不尽相同,比较通用的一个版本是佛祖说。各地佛寺为纪念佛祖成道用香谷、或麻、米等造粥供佛,并将腊八粥赠送门徒及善信分享,美其名曰“福寿粥、福德粥”。南宋诗人陆游曾写道:“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这第二个版本则与明太祖朱元璋有关,说是这位放牛娃出身的皇帝幼时一次因被地主关进黑屋没有饭吃,饿极后挖开一鼠洞寻得一些米、豆、红枣,煮粥吃后甚觉香甜。后来登基后一年腊八,突发异想的他让御厨给他做了一餐各种粮豆混在一起熬的甜粥,却喝不出当年那个味儿了。不过有了领导的带头,很快便传播到民间,时间一长就成了风俗。对于这个版本,我们徽州也流传甚远,只是朱元璋发现鼠洞的地点变成了他战败逃难徽州时。对此,我总觉得比较靠谱,因为老朱和我们徽州的瓜葛太多,其中最著名的当属他接受了我们休宁老儒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在应天(今南京)屯田,兴修水利,恢复农业生产。

吃粥也讲“规矩”

除了吃粥的讲法不同,吃的方式也有各自的“规矩”。还是先说说我们徽州吧,“山限壤隔、民不染他俗”,徽人过年皆乐于承袭古制。按徽州年俗,这一天出嫁女不得在娘家度过,否则婆家就要遭受灭顶之灾,所谓“躲腊八”是也。你想啊,腊八当天,全家人坐在八仙桌上一起喝粥,其乐融融,多幸福啊,但如果哪位不长心的女儿选择这天归家,那父兄们岂不要恐惧死啊,至于入席喝粥那就更别想了。我父亲有三个妹妹,不过每逢腊八真赶上了回娘家,倒也没发现上不了席的事情,想来这与我祖父的开明大度有关。与徽人的遵守古制相比,陕西人和甘肃人虽然程序也不少,却实诚了很多。陕北高原的农民在吃干抹净后还要抹点在门上、灶台上及门外树上,据说能驱邪避灾;陕南人不仅自己喝,还得供奉祖先和粮仓,估计是有不忘祖先护佑和祈福的意思。而甘肃人则分送给邻里,并用来喂家畜。手头还有份关于山东 “孔府食制”的数据,记载着孔府里两种等级森严的“腊八粥”,一种是用薏米仁、桂圆、莲子、百合、栗子、红枣、粳米等熬成的,专供孔府主人及十二府主人食用。另一种是用大米、肉片、白菜、豆腐等煮成的,是给孔府里当差们喝的,外带每人一斤馒头。按说在那个衣食匮乏的年代,有肉菜粥也算不错了,但我还是有些不爽,“有教无类”的孔圣人家怎么也把人分三六九等呢。

腊八美食多

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无限的,除了粥,其它与腊八相关的美食也不少。比如北方人喜欢在这天腌制“腊八蒜”,据说吃了腊八蒜,来年不生病。而我们徽州山区的黟县山村,则会在腊八这天做“腊八豆腐”,制作方法是先用上等小黄豆做成豆腐,并切成圆形或方形的块状,然后抹上盐水,在上部中间挖一小洞,放入适量食盐,置冬日温和的太阳下慢慢烤晒,使盐分逐渐吸入,水分也渐晒干,即成了“腊八豆腐”。这道深藏山乡的美味,前年经央视《舌尖上的中国》一宣传,声名鹊起,一时间供不应求。

“过了腊八就是年”。作为春节的序曲,腊八承载着信使的作用,寒冷的冬天即将过去,春天不会远了。那么,粥也好,面也罢,都显得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我们的民俗、我们的亲情在丝丝缕缕的香气中永远地弥散着。

此文由 科学育儿网-资讯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科学育儿网 > 资讯 » 一日腊八百样风情

陈佳时令又近腊八。俗话说得好,“腊八登场,年不远了”。这一天,神州大地普遍有着喝腊八粥、祭祀的习俗,但由于疆土辽阔、民族众多,各地区腊八节的习俗也有很多不同,可谓是“一日腊八,百样风情”。一粥多样腊八粥是必不可少的。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上溯于宋代,至今已历千年。中国各地腊八粥的花样,争芳斗艳,品种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