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光辉
石泉:典型的农业之乡,蜗居在四川省中江县西北,深丘地貌的贫瘠土地上。
三十多年,乡土巨变,翻看老照片,一个贫瘠落后的山乡,到美丽时尚乡村的变迁就是一段图说历史。
懵懂岁月
——吃饱穿暖,就是生活
1978~1988
封闭落后的石泉乡几乎完全自给自足。乡亲们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全靠勤劳的双手和锄头、木桶、扁担等简单的工具种粮食谋生活。粮食主要有苞谷、红薯、土豆、小麦。因为沟深田少,稻谷种得不多,白米尤显珍贵,白米干饭要来客或过节时才能吃个饱,日常三餐多是玉米糊、红薯稀饭。大小春时,好些人家的口粮青黄不接,有些人家顿顿都吃红薯、土豆。
山里几乎什么都产,烟有自家晒的叶子烟,酒是小店酿的高粱酒,醋是土法制的粮食醋,布有自己纺的麻布、布店织的土布,逢年过节要用的鞭炮、香蜡、钱纸,都有小作坊产销。只有食盐和煤油,需要从外地运来。一天三顿不能少盐,没通电的晚上要点煤油灯。
1978年,邻县广汉的向阳镇率先包产到户。附近县乡也迅速行动,石泉乡也很快包产到户了,家家有了责任田,生产热情空前高涨。心思都花在经营好自家一亩三分地上,早出晚归,精耕细作,多劳多得,大春小春轮种,两行玉米间种些大豆,田头地角栽棵南瓜,不能让一寸土地荒废。有了粮食,不再饿肚皮了,但肉和油还是有限。有时,煮一盆青菜,只有菜汤上飘几点油花;炒一盘苦瓜,苦涩中没有一点油星。要好好吃顿肉,得等到过年。大年三十那天,家家户户都煮一大块肥瘦兼备的丁板肉,中午开饭前,人手一块,捧着啃抓着吃,直到满嘴油腻、满屋飘香,这才感受到生活的无限满足和幸福。
种地保粮,养殖增收。圈里有牛、羊、猪,笼里有鸡、鸭、兔,这些牲畜吃草,不需要耗费太多粮食,只要人勤快,每天扯几背兜草就能把它们养得胖胖的。牛是家里的劳动力,要耕田犁地;鸡是家里的银行,卖鸡蛋就像取利息。一年必须养几头猪,过年要杀一头,把肉挂上房梁,走亲戚时提一块,来客人时切一块,猪肉是最美味的大菜,一头猪能吃一年。其他的肥猪,卖给乡里屠宰场,那便是一年最大的收入。丘陵宜栽桑,层层梯田外都有一圈桑树,家家户户养蚕,有的人家既勤快又懂技术,一年卖茧就能收入几百元,几年时间就成了远近闻名的千元户。
场镇和乡村没多大区别,住的都是土墙青瓦房,种的都是一亩三分地。山里人很少走出去,都认为家乡最好。山青水秀,有米有粮,有吃有穿,天下哪有比这里更好的地方?大家最羡慕的是参军入伍、招工外出、读书转干这些事,不管是当兵、当工人、当干部,都脱下了“农装”、穿上了“正装”,拿上了国家工资,虽然每月仅有几十元,也能让一家人过上体面的日子。
参军了、招工了,走南闯北、见多识广,胸怀里便有了别样的世界。这些人回到乡里是满面荣光,走到哪都能围一圈乡邻。有一年,一个参军的小伙子带回一台收音机,装上三节干电池,收音机便吱吱呜呜说起话来,邻乡人都跑来看稀奇。第二年,一个铁路工人背回一台黑白电视机。他本来写了封信询问家乡通电没有,但邮寄太慢,性急的他没等到回信就背着电视出发了,可惜乡下没通电,只能放在家里成摆设。
致富时代——通路通电
1988~1999
石泉乡有两盼:一盼通电,二盼通路。通了电,山乡的夜晚才有光明;修通连接县城的路,山里孩子走出了大山才有希望。
1988年,偏远的石泉乡成为全县最后一批村村通电的乡,在国家政策、资金扶持下,全乡上下齐动手,男人们汗流浃背地抬电杆、拉电线,女人们翻山越岭送饭送水,经过几个月的奋战,终于通电了。虽然电压不稳,灯光昏黄,但比煤油灯强百倍。学生不必挑灯也可夜读。考上高中、中专、中师的人数逐步上升,几年后石泉乡有了第一个大学生。
有了电,山乡热闹起来。每天清晨,山梁上广播喇叭六点半准时响起,在熟悉的旋律中播报新闻、预报天气。中午十二点、晚上七点,广播会再次响起。乡亲们通过中国中央国际广播电台主持人亲切的声音了解到了世界。战争、危机,贫富差距,一切似乎离得很远,又似乎很近。
有了电,各种电器逐渐多起来。手电筒不再是家里唯一的电器。黑白电视机逐渐普及,先富起来的人买回了彩色电视机。休闲娱乐的方式在慢慢改变,农闲时,乡村的婆姨不再是围在村头纳鞋底织毛衣,而是坐在电视机前,一边干着活计,一边享受孙悟空猪八戒带来的欢笑,一起为贾宝玉林黛玉落泪惋惜。以往,傍晚吃饭天黑睡觉,有了电视,好些人要把晚间节目看完,直到荧屏打出晚安字幕。这样一来,石泉超计划生育人口数量下降了。
石泉乡要修路了。乡党委书记、乡长在广播里轮番动员,公路规划设计好了,任务分工确定了,每村包一段,开山炸药乡里提供,修路工具各村自备。各村迅速开动员会,任务分到各社,社长成了不领工资的包工头。那段时间,全乡的劳动力都汇聚在工地上,大家挥汗如雨干得热火朝天,村与村比、社与社争,都要比个先进争个第一。没有机械,有的是钢钎铁锤,没有汽车拖拉机,有的是肩抬背扛,最好的运输工具是大轮板车,转运大型石料。男人们的号子声、吆喝声让山谷沸腾,女人们用歌声和笑声为男人加油,开天辟地般的爆炸声响彻山谷……公路在山间蜿蜒伸展。一年后,公路修通了,通车仪式那天,县里来了领导,还特地开来两台拖拉机。路的两旁,路边山坡上,密密匝匝挤满了群众。乡长站在拖拉机上慷慨激昂地讲话,讲到最后却泪流满面,为了修这条路,乡里有三十多人断了腿少了手,还有五人失去了生命。
路通了,冒着黑烟轰轰隆隆的拖拉机成为全乡最靓丽的明星,拖拉机手受人尊敬,能挤上拖拉机赶县城,也算时髦了一回。以前,走路需要一天时间到县城,现在坐拖拉机只需要半天时间。乡上干部、村里致富能手,有的买了自行车,骑车下乡,清脆的铃铛声拨动无数人的心弦。
1992年初,改革春风吹遍大江南北,石泉乡也满山翠绿,萌发生机。“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成为坊间最流行的话语。
石泉乡人也想当好猫。各种商品源源不断地运进,各式饼干糖果,各式衣服裤子,还有日用品、家具、玩具、电器等把街两侧摆满,场镇上个体商店多了起来,一些村落也有了小商店,那些有经营头脑的个体商贩先富了起来。逢场的日子,街上挤满了人。乡村人也有了农闲时节,不需要365天天天种地,有了化肥和新技术,种植方式改变了,作物产量提高了,家家都有余粮卖。有人开了酒厂,用本地粮食酿纯粮酒,还打了广告树起了品牌,酒厂老板发了财。村里养牲畜的多了,规模越来越大,乡里出了几个腰包鼓鼓的养殖场老板。产品需要外销,有些脑筋灵活的搞起了运输,在乡村收猪收羊收粮收菜,拉进县城卖,成为乡间的“经理人”,也先富裕起来。还有些敢拼敢闯的,进了城、出了省,不管是搞买卖做生意还是进矿山拼劳力,一年都能挣上几千甚至几万块,他们逐步走上了致富路。留守乡村的,种地不再只种粮,改种经济作物,或者培植苗木、瓜果,成片经营,也收获颇丰。还有的挖塘筑坝,养鱼养鸭,有了规模便有了效益。
发家致富,成为那个时代的主旋律。
向往成市——天堂并不远
1998~2008
乡村与城市差距越来越大,城市在乡下人眼中成了天堂。城市与乡村相比,有更多的选择和更多的机会。进入城市成为年轻人的梦想。
那些考上大学的,走出山乡就很难返乡。读大学时不愿千里迢迢往返折腾,给爸妈说是为了节省路费,寒暑假都愿赖在城里打工,既丰富了社会实践又能挣些钱补贴生活。毕业时,成绩优异的早已有了份体面的工作,其他的八方找人四处碰壁也要在城里找份活干——回到乡下哪有脸面?在城里站稳脚,奋斗几年买房结婚,然后把父母也接进城里享福。那些没有考上学的青年,三五相约组成务工大军,进了工厂、到了工地。
城里有公园、有商店、有体育场,可谓应有尽有;城里有电影、有网吧、有酒吧,灯红酒绿霓虹闪烁,处处繁华昼夜热闹……进了城才知道,城里的小诊所都比乡上医院大,城里幼儿园都比乡下设施齐,城里的医院才能治病救命、城里学校才能培育栋梁之才。似乎,城市才是年轻人的世界,乡下已没有了他们的生活。
进城的大军越来越大,不光是年轻人,那些四十、五十岁的大叔大妈,只要城里能找到活计,也愿意进城打工。2006年,石泉乡1.5万人中,有近8千人进城务工。
于是石泉乡开始坠入无边的落寞。街头巷尾、村里院落,只有白发苍苍的老人和乳臭未干的孩童,乡间戏称这是留守村落的七零六一部队。老人们既要侍候庄稼,又要照顾小孩,日子过得辛苦,孩子们远离父母,像脱缰的野马在山间疯玩,谁也扯不住。
石泉乡像中国大多数乡村一样,成了空心乡镇,空心乡村,只有春节才有短暂的热闹。不管离家多远,春节总要带着一年的积蓄和荣光回乡,那些天,石泉人才知道根在哪里。然而,乡下那些以前熟悉的一切,在返乡时却感觉到了陌生。春节之后,大家又忙忙碌碌地离去。
房产是那个时期最热的词汇。先富起来的人,想方设法在场镇置地建楼,老街的石板路拆了,铺成了水泥路,街两边的木门青瓦拆了,盖起了幢幢高楼。有人在场镇做起房地产生意,场镇飞速向四面延伸,横街越来越长,竖街越建越宽,以前场镇人口才300人,几年时间就扩充到2千人,还有好些人户口留在乡村家却搬进了场镇。好些人在县城、省城买了房置了业,做起了生意。有的石泉人把生意做到了成都,做到了北京,组建劳务公司,为大集团提供劳力。有人成了建筑队、装修队的包工头,有人做起了建材生意……围绕房地产做生意的石泉人,逐渐成为大栋房产的主人。进城买房成为年轻人的梦想。买房既是扎根城市的标志,也是积累资产的方式。拼命赚钱,努力买房,让自己成为城里人,让子孙成为有资产的人。
乡村荒芜,庄稼凋零,楼房却野蛮生长。不管在城里有无房产,外出几年后,有了积蓄的石泉人总要在土生土长的乡下建幢楼房,而且要建得宽敞、高大,有的还建成了乡间的别墅。家家户户一幢楼,有的靠老人小孩留守,有全家进城的甚至常年锁门。不管房子利用率是高是低,也不管常年闲置是否荒废,挣了钱一定要在乡间建幢高大漂亮的房子,那是世代的宅基,是家人在乡里的脸面和名片。
美丽乡村——还是原生地最舒心
2008~2015
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美丽乡村计划在石泉实施。国家扶持“三农”发展的政策密集出台,石泉乡迎来发展的最好时机。
十年前,石泉乡因缺少资源工业欠发达而排名落后,十年后,石泉乡的山青水秀成为最宝贵的资源。因为土地没受污染,土质、气候适宜药材种植,中药种植产业迅速发展,石泉成为全国著名的丹参种植基地。土地集约经营,产业规模发展,花圃苗木、经济林木、经济作物等各种产业园连成一片。大企业订单不断,种植大户不断涌现。回乡创业的大学生逐渐多了,运用科学技术,乡村种植养殖也可致富。有的圈养山鸡销售“野鸡蛋”,有的用有机肥种出“绿色菜”,有的把藤萝编制成精美手工品。运用网络技术,本地的农产品、特色工艺品销往全国。还有大学生在自家庭院开起乡村咖啡屋、乡村西餐厅,居然顾客爆满,假期需要预约订座。
石泉乡山岭连绵,境内西眉山是县域内的最高峰。山上茂林清溪,山腰古寺梵音,山顶还有一座电视塔,现代文明与传统文明在此汇聚。山下有西眉湖,碧水涟漪,波光粼粼,湖光山色宛若图画。石泉的春天桃李灿烂、菜花金黄,夏季荷池飘香、清风拂面,秋季摘果品果、瓜果飘香,冬季湖水映雪、群山银妆。石泉乡成为远近闻名的乡村旅游地。
连接中江县城、德阳市区的公路改造升级,驾车半小时就可进城。村与村之间道路全部水泥硬化,小轿车可以开进家门。便捷交通助推汽车产业发展,石泉掀起一波波购置家用轿车的热潮。春节期间,街上汽车拥堵、乡村汽车连成线,各国品牌汽车都有,犹如乡间汽车博览会。石泉,成为车轮上的中国的缩影。
物质生活方面,城市与乡村正逐渐消除差异。手机成为必备工具,电脑几乎家家普及。互联网和汽车,改变了石泉,连接了世界。
交通便利,网络通畅,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美丽的石泉散发着迷人的魅力。越来越多的石泉人感叹“故土难离”,与城市生活相比,他们更愿意回归乡村,吃绿色蔬菜,喝纯粮美酒。有人退休后返归乡里,种瓜种果,享受清新空气。在外打拼的人,喜欢乡下度假,享受清闲和单纯。
风水轮流转,石泉乡的变化是否在暗示:美丽乡村,才是现代人精神与生活的栖息地?
没错!是的。
此文由 科学育儿网-观点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科学育儿网 > 观点 » 乡村,疲惫后的驻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