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珂广告

国内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问题研究综述

我国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为视...王曦曦[摘要]自从1999年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推行,高校毕业生在面临供给大于需求这一总量性失业困境的同时,其结构性失业问题也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所以文章借助文本分析的方法,对国内核心期刊中58篇相关论文进行分析,多种视角对我国高校毕业生结构性

我国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为视...

王曦曦

[摘 要]自从1999年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推行,高校毕业生在面临供给大于需求这一总量性失业困境的同时,其结构性失业问题也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所以文章借助文本分析的方法,对国内核心期刊中58篇相关论文进行分析,多种视角对我国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现象的产生原因及解决策略进行重点评述,希望能够为大学生就业增加理论基础。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总量性失业

[DOI]10.13939/j.cnki.zgsc.2017.28.149

据官方数据显示,2016年求人倍率达1.08,大于1,劳动力市场需求略高于供给。可见,总量性失业的确已经不属于我国劳动力市场中所需关注的核心问题。但与此同时,有关数据显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供需比逐年下降,其就业状况不容乐观。究其根本,结构性失业才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形成的关键原因,也是研究中的薄弱环节和现实中较难解决的深层次问题,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

综观与主题相关的研究成果,学者在对待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问题的讨论中,涉及该问题的原因和解决对策两方面,虽然研究视角复杂多样,但并没有进行整合,对策研究也相对零散,不够全面。所以,笔者采用文献分析等方法对这些论文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和梳理,以期有所贡献。

1 国内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问题的研究现状

笔者在《中国知网》下的《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以2003年至2017年为时间跨度,分别以“高校毕业生”“大学生”“结构性失业”“就业”为检索词进行检索,共搜集到发表在国内核心期刊上的研究成果共58篇,其中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18篇。经过统计,研究成果的总体发表趋势如下图所示。

2003—2017年我国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问题研究成果统计

之后,笔者以文章相关度、发表时间、引用率及期刊的影响因子作为考量因素,对这14年间的重要文献进行筛选和梳理,进行总结。可见,学者们对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问题形成的原因和解决对策的探索,其研究视角多种多样,可以归纳为劳动力市场、高等教育体制和高校毕业生自身三个方面,如下表所示。

2 劳动力市场视角下分析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问题

伴随着我国各地区资源配置不均衡,经济发展程度统一,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巨大差异,进而导致我国劳动力市场呈现多层次分割状态。赖德胜(2001)、谭永生(2011)指出,高校毕业生失业的主要原因是目前劳动力市场分割情况下劳动力供求不匹配。呈现方式为主次劳动力市场之间的差距过大,主要劳动力市场上毕业生大量堆积,造成失业,而次要劳动力市场上资源短缺,远远不足。赖教授在2007年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完善劳动力市场,利用政府的宏观调控手段,改革与之相联系的社会保障制度,促使行业收入透明化;此外,加强对具有非正规部门特点的行业劳动者的保障力度,提高其对大学毕业生的吸引力。武向荣(2003)也从劳动力市场分割的视角入手研究问题,明确提出,尽管伴随着经济不断增长,但市场上新增加的就业岗位数量并没有实质性地提高。曾湘泉、王霆(2009)主张我国政府应该借鉴美国的做法,建立较为科学合理、层次分明的职业认证体系,增加劳动力的供给方与需求方。白玉华(2014)表示,目前劳动力市场具有层次性和分割性,高校毕业生失业在所难免,主张政府必须有所作为,尽量去解决造成主次劳动力市场存在差距的障碍,完善次要劳动力市场内相应的户籍、住房、医疗等政策制度。此外也要在次要劳动力市场中,发挥工会作用,促使其工资等待遇变得合理有效。

3 高等教育体制视角下分析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问题

孙泽厚(2002)表示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培养方式与现阶段的经济结构不匹配。一方面我们在不断追求工业化的培养目标;另一方面毕业生对工业方面的兴趣程度在不断减弱。之后,结合其他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经验借鉴,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努力落实高等院校自主权。清华大学谢维和教授(2004)根据近年来毕业生失业就业的大量数据,深入探讨不同学历、专业下的就业情况,总结出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结构因素是学历和专业,同样也为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问题做出有力解释。杨河清、肖鹏燕(2009)从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的角度入手,指出职业教育发展不足,难以吸引低層次毕业生的就业眼光。谭永生(2011)等专家也认为我国的高等教育本身发展不健全,过于片面追求高层次而轻技能实用性,盲目设置热门专业,而不顾市场需求。王霆、曾湘泉(2009)、谭永生(2011)主张改革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引进国外先进经验,在通过市场竞争的方式建立优秀的研究型大学的同时,努力发展以培养学生就业能力为导向的职业型院校,两种教育体系拥有同等地位,最终实现研究型教育体系和职业型教育体系均衡发展。

4 高校毕业生自身视角下分析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问题

曾湘泉(2004)利用经济学方法,认为高校毕业生对薪资等待遇的要求过高,远超过用人单位的承受能力,是造成高校毕业生失业的关键因素。黄敬宝(2008)、王霆、曾湘泉(2009)、王霆、曾湘泉、杨玉梅(2011)造成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现象的重要原因在于高校培养的大学生自身就业能力不足。许静娴、吴克明(2006)、红永(2007)、刘艳华(2009)指出高校毕业生择业观念的偏差造成其短时期内自愿性失业,所以对他们来说,与其说就业难,不如说择业难。吴克明、赖德胜(2006)明确提出,为大学生提供大量的就业信息有利于其降低心理预期,找到合理定位。目前来看,互联网实现信息共享,就业信息铺天盖地,这一对策就显得不再那么关键。王霆、曾湘泉、杨玉梅(2011)、曾湘泉(2012)从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角度提出对策,鼓励用人单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建立多维度的大学生就业能力模型,并结合社会、高校等资源,实证研究,综合考量大学生就业能力需求、认知等情况,设计出较为全面的就业能力指标,进而为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奠定基础,培养既符合专业发展也满足市场需求的高就业能力人才。

5 研究的局限性与未来展望

综合考虑现阶段我国有关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问题的论文观点,足以看出,虽然国内学者对该问题的成因、解决对策等都有关注,且视角不同,但没有形成一个科学的、系统的研究体系框架。首先,文献的研究方法多数借助定性分析方法,除了杨玉梅(2011)、郑文力(2012)之外,几乎就没有使用的定量分析的工具来研究我国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问题的文献资料,仅仅少部分学者会去采用一些数量指标做简单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其次,文章内容侧重于研究高等教育体制如何去被动地顺应劳动力市场经济结构的发展,倾向于主张政策建议等规范性分析,而缺乏对毕业生供求结构等测量数据的实证研究。所以弥补现有研究的不足可能是未来的研究方向:加强高校毕业生生结构性失业问题的实证研究,可以重点放在高等教育与经济之间互动性的实证分析。

参考文献:

[1]赖德胜.劳动力市场分割与大学毕业生失业[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4).

[2]谭永生.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理性定位及实现路径[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10).

[3]孙红永.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教育与职业,2017(12).endprint

此文由 科学育儿网-观点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科学育儿网 > 观点 » 国内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问题研究综述

我国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为视...王曦曦[摘要]自从1999年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推行,高校毕业生在面临供给大于需求这一总量性失业困境的同时,其结构性失业问题也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所以文章借助文本分析的方法,对国内核心期刊中58篇相关论文进行分析,多种视角对我国高校毕业生结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