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流 钟凤文
砚是我国文房四宝之一,是伴随着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与进步逐渐产生与发展起来的。其悠久的历史可追溯至5500年前的黄帝时代,经历了先秦的肇始期,秦汉六朝的嬗变期,隋唐五代的发展期,辽宋金的繁荣期,元的低迷期,到明清的鼎盛期。其间,东汉宦官蔡伦对造纸技术突破性的改进,唐代中叶人们摆脱席地而坐的生活习惯而普遍使用桌椅,到五代时期桌椅的进一步普及使用,人们写字作画逐渐形成了伏案的习惯,砚台的形制无不是相应地随之变化而变化。
砚在汉代以前称作“研”,从汉代开始才改称为“砚”。本文着重从秦汉到明清这一中国砚的主要发展阶段来阐述其在此不同时期形制方面的特点与变化。
一、秦汉六朝时期
秦汉时期,以竹木简为书法载体,用墨量不大,砚面一般都以无墨池的平面为主。此时多为石砚,石质一般,但砚面打磨平整,上等的砚加以雕琢彩绘纹饰工艺来增添美感。从实用的角度看,秦汉时期的砚从质到形都还没有成熟,仍处于初创的阶段。常见的形制有:
1.长方形研板(包括配有精致木盒或彩绘漆盒的嵌石研):一般四面向下内敛,呈上大下小形态,便于手抓或镶嵌于盒中(见图1)。漆木盒嵌石研比研板多一个漆盒,有放置研磨石的槽,汉至西晋流行于上层社会中。研板一般为长方形,到三国时趋于正方形;研磨石槽多为方形,也有圆形的。
2.圆砚(三足和无足的):三足圆砚是两汉时流行的形制,其足有兽面、人面等(见图2),分有盖和无盖两种砚。砚面的边缘分有子口和无子口。一般带研磨石,研磨石的形制一般为上圆下方,便于拿捏,西汉早期有圆形的,中期以后很少出现。汉代的研磨石多重装饰,一般有雕刻、文字、彩绘、几何图样等。有盖的三足砚在盖中间挖一个穹,用来放置研磨石。东汉时墨块出现,带砚池的砚随之出现,带耳杯形墨池的三足圆砚应为最早的带墨池的砚台。
到了六朝时期,由于造纸技术的日趋成熟,纸逐渐取代竹木简,砚面上小砚池或无砚池就无法满足书写的需求,渐被淘汰。此时的砚主要为圆形,与汉代的三足圆砚相似。瓷砚为六朝时期一大特色。
二、隋唐时期
隋唐时期砚的最大特点是砚面储墨量增大。唐代中期前后,随着桌椅的制作和使用,人们不再席地而坐,砚被置于台上,因而砚足似有点多余,足相对地缩短了。此时期经典形制主要有:
1.辟雍砚。辟雍本为周王朝为贵族子弟所建的学府,其四周有水,如璧环形状。后将砚堂砚池制成这种形状的砚称为辟雍砚,也称为分题砚。该式样东晋时已露端倪,南北朝成形,隋唐成为流行式样,多为带足的圆形(见图3)。唐代辟雍砚三足仅是个例,一般足较多。五代基本不见多足辟雍砚,因较为费工。此时期较为流行石砚。
2.箕形砚。当辟雍砚在中唐时期日渐式微之时,箕形砚呈逐渐发展之势,直至比较盛行,成为唐砚中的代表砚种之一。其造型如人们生活中所用的簸箕,下有三足,前端圆底着地为一大圆矮足,后有两长方形高足。砚首与辽宋时期相比较窄,斜坡状堂池,砚堂深广为淌池,极为实用(见图4)。据宋人米芾《砚史》记载,这种箕形砚在晋朝时已有制作。唐代箕形砚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砚首储墨处如捣臼状,称为“臼池箕形砚”;另一种是有“勒成痕”的箕形砚,称为“有折箕形砚”,即池底有折痕线,线两端向砚首和砚尾放射两道折痕,如四块砚石拼接之状。“有折箕形砚”对五代箕形砚影响很大,五代箕形砚基本是有折的,但砚首加宽,上翻沿常带装饰,双足降低,重心下移。
3.龟形砚。唐代即有,质地有石、陶、铜等,形制分有墨池和无墨池,整砚分有盖和无盖的。石质龟形砚一般为山东临句所产之石,堂池一体,龟盖为甲,爬形状(见图5)。陶质和铜质龟形砚多有墨池,以一道弧形梁将堂池分隔。
4.抄手砚。五代已有抄手砚的雏形。砚面前低后高,砚面大于底面,已具宋抄手砚之形。
三、辽宋金时期
辽宋金时期砚的款型是砚史上最为丰富多彩的,可谓千姿百态。此时期人们对砚形的考量首先是简洁宜用,如大多数的歙砚,呈现出上大下小依次收分的斗样,以平直为美和贵,并且许多似长方形的砚面都是首窄尾宽的梯形,既便于抓取,又体现了美学理念及摆放时的最佳视觉效果。此时期的经典形制主要有:
1.辽代箕形砚。辽代箕形砚在继承唐代样式的基础上有所创新,砚额比唐代的宽,有的额边呈弧状三边形,并且和圆砚一样装饰花卉纹(见图6)。
2.风字砚。砚面如风字而得名。其形制与唐代两足箕形砚有着明显的继承关系,砚足变矮了,砚首加宽了,额边的宽度变窄了,近似两边的宽度(见图7~图9)。《砚史》对风字砚的变化也有论述:“至隋唐工稍巧,头圆身微瘦下阔,而足或圆为柱,已不逮古。至本朝变成穹高、腰瘦、刃阔斧钺之状,仁庙前砚多作此制。”其所述指一般的隋唐砚是北宋早期之制,中期已变成斧钺之状,并成为当时流行样式,但也有个别仍保持着五代和宋早期的箕形砚样式。总之,风字砚的足是从矩形台体足或无足向圆足和垂裙足发展的,足的位置逐渐向刃部两端靠,或直接落在尖端处。腰从不收到渐收,直至束腰状。砚尾越来越阔,弧度也加大,呈斧钺形。整体形制由瘦长向宽矮发展。
3.抄手砚。也称插手砚,因可用手抄砚底攫取、体积较小而得名,是宋代流行样式,常和年代连称为“宋抄手”。抄手砚是宋代最有特色、存世最多、款式变化最多的砚台形制,也是宋砚中极具时代特征的一种款形式,到明清乃至现在仍有制作。纵观抄手砚的发展过程,按时间顺序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早期称为箕形抄手砚,砚形上窄下宽,砚池为斜坡式淌池,属唐代箕形砚的新发展;中期的抄手砚为长方形,砚堂平浅,砚池窄小且深,抄手内为斜线或弧线形的空间;晚期的抄手砚虽是长方形,但其长宽比例与一般的长方形砚相同,且砚堂与砚池也与普通的长方形一样,其两侧砚边多做成门式(玉堂式),因此有门式抄手和玉堂抄手之称,这种抄手砚的底部由弧线改成曲线,曲线形抄手给人们提砚时带来舒适感。而按形制可分为四式:一式为斜坡状堂池(见图10);二式砚堂渐趋平坦,墨池为淌池(见图11);三式砚面有凸起的缘边阻挡墨汁,在堂面挖各式深槽为池(见图12);四式砚面外围长方梯形,内围椭圆形,淌池。四式也称只履砚,因形似古代鞋履故名,分抄手式和平底式两种。还有两个履形砚堂连在一起的,称双履砚。
抄手砚中有一款两边平直、砚堂平坦、砚体较高的款式,有人称为“太史砚”,多为端石,其砚池有由淌池向一字池演变的趋势(见图13)。此类常有宋代和明代之争。
4.圆砚。曾是汉唐流行样式,汉代多三足,唐代为多足辟雍砚,宋代圆砚款式远超汉唐时期,总体都有砚堂微隆、砚体上大下小依次收分的特点(见图14),砚底以平直、环底、穹窿底为主,平底为多,还有在平底设两足的,但北宋早中期不见三足砚。
圆砚中的古样风字在宋砚中也是别具特色的,辽砚中的三彩圆砚就是受其影响发展起来的。一般为平底,砚堂开得较深,呈淌池状(见图15)。“马蹄样”也是宋代流行样式(见图16),有平底的和双面马蹄两种。圆砚中也有带盖的盒砚(见图17),《西清砚谱》称之为“石函砚”。
5.仿生砚。辽宋金是仿生砚的发展兴盛时期。汉唐时期的砚台仅是局部雕饰,仿生砚较少,如龟形砚、箕形砚等。而宋代文献记载的仿生砚就有几十种之多,如琴样、动物样、玉兰样等,可谓千姿百态(见图18~图20)。此时的仿生砚求神似,没有明清时期那么注重精雕细琢、观赏重于实用,有着很大的不同。
6.镶式砚。指砚堂依形挖出后不打磨,而是另外依样切割一块颜色不同,往往是材质更优的石片,正面打磨后镶嵌于砚堂,民间称为“箱式砚”,其材质的细润度超过砚台本身。
7.蓬莱砚。指在砚台上以“蓬莱山”“蓬莱仙岛”或“蓬莱道山”为铭文的砚台,都称为“蓬莱样”,南宋初期才有。这类纹饰繁复的蓬莱砚与常见的重石质、轻文饰的宋砚风格相异,因而常被许多砚的研究者降为明代。
四、元代时期
经历了蒙古铁骑的肆意践踏,特别是长达1300年的科举制在此期间竟有70多年停止了科举取士,由此影响了文玩用具特别是砚台的发展。因而元代前期的砚台基本为南宋、金的特征,体现了一种过渡时期的状况。如前文所述的“蓬莱砚”,砚形没有什么变化,没有款识就只能参照出土资料定为元代的。随着元代政权的建立及时局的稳固,元代时期砚台的形制也有稍许改进。喜好随形置足,圆砚三足,长方砚四足,八角砚八足等。大砚增多,高度较宋式的要高,刀法粗犷,这些明显反映出受元人生活习俗的影响而在砚台形制所反映出的元代特征(见图21、图22);圆足仍保持宋代风格;抄手砚正直低矮,即三边平直,砚形较前代稍宽,抄手低矮。
五、明清时期
此时期砚台的鼎盛主要表现在明代砚的制作和工艺装饰的指导思想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功能由实用为主转变为以艺术为主,成为文人墨客的收藏品。明代的砚形创新不多,以摹仿前朝的形制为主,如蝉形砚在明代也很流行,但墨池的摺边都刻意做平(见图23),多为乳状足。瓷砚多为长方形和圆形。圆砚外围似宋代的鼓形砚,内如辟雍,墨池狭窄,有的在圆形砚堂边增加一个缺口便于取墨。长方形砚的堂池似南宋影青瓷砚,但底部似内挖的长方形高足,平底深陷其中,与同为景德镇窑的南宋平底长方砚相左。明代仿汉瓦形砚的高度增加,与太史砚的高度差不多。而到了清代,砚台形制的发展已无规制可循,仿古、雕琢、随形是其主要三大特色(见图24)。甚至由于乾隆皇帝的尚文好古,亲自主持仿制了许多古代名砚,因而其上述三大特色甚至超越了明代,而许多文人和艺术家也走上了制砚这条路。制砚时集砚的石品、质地、工艺、镌刻并与砚的各种形制有机地结合起来。而此时整理出的砚史,研究砚石和砚雕艺术的著述,和制砚的材质品种都超越了明代,更非其他朝代可同日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