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珂广告

寿县出土带钩浅述

寿县出土带钩浅述王建国带钩是古代束腰丝带一端的装置,是古代男性服饰专用的生活用品,经历几千年演化成为皮带头,成为当今男士和窈窕淑女的必需品。目前我国出土最早的带钩为良渚文化时期的玉质带钩。据现有史料《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记载:“(齐桓公)置射钩而使管仲相。”《庄子·内篇·消遥游第一》中《胠箧》记述:

寿县出土带钩浅述

王建国

带钩是古代束腰丝带一端的装置,是古代男性服饰专用的生活用品,经历几千年演化成为皮带头,成为当今男士和窈窕淑女的必需品。目前我国出土最早的带钩为良渚文化时期的玉质带钩。据现有史料《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记载:“(齐桓公)置射钩而使管仲相。”《庄子·内篇·消遥游第一》中《胠箧》记述:“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淮南子·说林训》:“满堂之坐,视钩各异。”这几处文献中的“钩”均指带钩,古又称“犀比”“鲜卑”“师比头”等。

带钩是古代人身份的相征,一般平民阶层没有经济能力和社会地位佩带。带钩质地有金、银、铜、铁、玉等。战国时期兴起至汉代达到鼎盛,南北朝逐渐消失。其形制包罗万象,千奇百怪,有棒形、琵琶形、雁形、T字形、虎形、蟠螭形等;制作工艺有鎏金、错金银、镶玉和宝石等。当时的王公贵族和社会达人所佩的带钩最为精美,无与伦比,是工艺水平和艺术价值的完美体现。带钩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一钩首,二钩身,三钩钮。钩首主要用来和腰带相扣,起到连接的作用,钩身一般都具有装饰性,而钩钮是腰带和带钩的固定关键点。

寿县地处淮河沿岸,曾是楚国最后的都城,汉代是淮南国的王都,因此寿县出土的带钩,虽然受古代中原地区的影响,但也具有自己的特色。寿县博物馆自建馆以来共收藏六十多件带钩,笔者遴选一部分战国至六朝带钩,以飨各位读者。

寿县出土的战国时期带钩一般都是造型做工拙朴,线条简洁明快,以实用性为主,其钩身一般装饰较少。

战国鎏金铜带钩,通长7.1厘米,宽2.3厘米。1966年11月29日寿县化肥厂排水渠工程出土。带钩通体鎏金,钩身饰有蟠螭龙纹。螭龙身体扭曲呈S形,螭首高仰,盘在两圆形凸起上,凸起中心原各镶有一颗宝石,螭龙身饰绳索纹。钩身背面有一圆形钩钮。钩颈细长,截面呈长方形。螭龙钩首,龙首回望,双目圆睁(见图1)。

战国T字形带钩,通长7.75厘米,通宽4.4厘米。1966年11月29日寿县化肥厂排水渠工程出土。钩呈T字形,从正面看似一架正在飞翔的战机。钩身截面呈五棱形,中间起脊,身尾部置对称半圆柱。钩身背面置一圆形钩钮。钩首呈扁圆形。此器线条流畅,简洁粗犷,是带钩中难得一见的精品(见图2-1~图2-3)。

战国透雕蟠虺纹铜带钩,通长7.7厘米,宽3厘米。1980年4月淮南市唐山公社九里大队开挖九里岗河出土。钩身近似方形,饰饕餮纹,饕餮头顶部饰有四条两两对称的蟠虺纹。虺龙扭曲相互缠绕,尽显张力。虺龙头部扁平,顶部饰有两圆形凸起,双目圆睁,似随风而起,有翻云蹈海之势。虺身中间起脊,两侧饰连珠纹(见图3-1~图3-3)。

战国透雕虎纹带钩,通长6.2厘米,通宽2厘米。1966年5月寿县原爱国公社槐店大队农中生产队出土。钩身采用透雕的手法饰有一只猛虎,虎后腿屈于腹下,尾上扬呈S形。曲颈,虎首回望,虎口大开,衔有一圆球,似在玩耍,憨态可爱,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虎臀部饰有一团菊花纹,虎身有竖形肋条纹。钩首为蟠螭纹。钩身背面有一圆形钩钮(见图4-1~图4-3)。

战国铜带钩,通长6.2厘米,通宽0.9厘米。寿县八公乡(原八公公社)陆郢大队陆郢生产队黄家牌坊出土。钩体细长,器身表面圆润、饱满,线条流畅自然。钩首截面呈长方形。器身背面有一圆形钩钮(见图5-1、图5-2)。

汉代以后的带钩制作工艺更加完善,达到一个鼎盛时期,涌现出大量的精品之作。寿县也出现相对复杂的错金银工艺,是寿县汉代出土带钩的代表之作。

汉错金银琵琶形铜带钩,通长12.4厘米,通宽2厘米。寿县刘岗镇(原双枣乡)双枣村出土。钩身整体呈琵琶形,器身表面满饰错金银云气纹。钩首为龙形,蒜头鼻,一对圆眼,双剑眉,头上有双绵羊角。背面通素,置有一圆形钩钮。钮表面采用错银技法,饰有四个相连、两两对称的如意云纹,如意云纹之间饰有涡纹。整件带钩器形优美,工艺精良,是汉代错金银制作工艺带钩的代表之一(见图6-1~图6-4)。

汉错金银棒形铜带钩,通长14.3厘米,通宽1.2厘米。寿县寿春镇(原东津公社)花园大队高庄生产队南古堆出土。钩体呈圆棒形,满工,采用错金银工艺。正面身前端至颈部饰两组三宽带纹,镶有银饰,两组宽带纹间以满布联珠纹为地纹,以饕餮纹为主纹。钩身以联珠纹为地纹,饰有三组涡纹,镶有金饰。钩首为蟠螭首,头上有两圆形凸起,高眉骨,圆眼,宽鼻。器身背面饰有九道双凸弦纹,九个分区内只饰有四个草叶纹,草叶纹内饰有联珠纹。圆形钩钮,缘处饰一周联珠纹,中间饰有四个连体的菱形花纹,以金线镶嵌,内满饰珠纹。该器工艺繁复,把几种纹饰有机地结合起来,松紧有度,布局合理,是寿县难得一见的精品(见图7-1~图7-3)。

汉凫形铜带钩,通长3.4厘米,通宽1.1厘米。寿县陶店乡(原陶店公社)顾圩大队董岗生产队出土。器形呈凫鸟状,钩首似天鹅首,长嘴,高冠,长颈,凫身肥硕。凫回首似在凝视远方,又似在小憩,神态祥和宁静,给人留下无限的遐想。器身背面有一圆形的钩钮(见图8-1、图8-2)。

汉凫形铜带钩,通长2.53厘米,通宽1.07厘米。寿县陶店乡(原陶店公社)顾圩大队董岗生产队出土。器形呈凫鸟状,钩首似鹅首,短颈,凫身肥硕。器身背面有一圆形的钩钮。此器和图8的带钩是同一墓葬出土,一大一小,像一对母子(见图9-1、图9-2)。

汉凤鸟纹铜带钩,通长10.5厘米,通宽1.9厘米。寿县原城关镇捐交。钩首为凤首形,长颈,喙尖如钩,圆目,头上饰有扇形凤冠。钩身饰有一对翅膀,翅膀上饰有联珠纹。器背有一圆形钮。(见图10-1~图10-3)。

汉螭龙铜带钩,通长12厘米,通宽3.5厘米。寿县公安局收缴方家文物。 整个器形呈勺柄状,中间置一圆形环,内饰一个小卧螭。螭龙肩、臀部肌肉健壮、圆润,身躯扭曲,苍劲有力,四肢匍匐,螭首两眼圆睁,脸部圆润,表情憨态可掬,头部趴在圆环上,尾巴细长。钩首为一螭首,回首正望小螭龙,眼神充满了慈爱,喻意为“苍龙望子”。器身尾部饰有一U形凸弦纹。背部有一圆形钩钮(见图11-1、图11-2)。

汉草叶纹带钩,通长10厘米,通宽2厘米。征集于寿县废品仓库。器身呈植物叶形,扁长条状,器身末端呈圆弧形,器身表面饰有一周凸弦纹,首端为圆柱形,有两道凹箍,用来系钩首。背面有一圆形钩钮(见图12)。

东汉至六朝时期,带钩经过鼎盛时期,逐步走向衰落阶段。这段时间出土的带钩无论是数量还是工艺都不能与前朝相比,其造型以写实为主,形态生动。

六朝雁形铜带钩,通长6.2厘米,通宽2.5厘米。1973年7月寿县大顺乡(原大顺公社)大顺大队仇郢生产队出土。器物呈雁形,钩身宽大,饰有一对翅膀,翅膀羽毛层次分明,共为三层:小羽、中羽、大羽。小羽朵朵如绒花;中羽如树叶;大羽根根清晰,似如箭翎,形态逼真。钩首呈圆柱形。器背面有一圆形钩钮。大雁似在试翅高飞,又似在水中清洗美羽或嬉戏(见图13-1~图13-3)。

六朝虎形铜带钩,通长5.9厘米,通宽1.4厘米。寿县东门外护城河内出土。钩身呈虎形,虎身呈卧态,前肢后屈,后腿俯于腹下,虎尾翘于臀上部,虎头回望,口微张,似在长啸,凸耳,圆目。虎身根根肋骨凸现,霸劲十足,尽现王者之雄风。臀部饰双线卷云纹。器物背面有一圆形钩钮(见图14-1、图14-2)。

六朝凫形铜带钩,通长4.2厘米,通宽1.1厘米。征集于寿县废品仓库。器形似呈凫鸟形,体形肥硕、圆润。钩首呈长方形。背面有一圆形钩钮(见图15-1、图15-2)。

六朝鹰形带钩,残长4.5厘米,通宽2.5厘米。1964年2月寿县原建设选区朱幼山捐赠。器物整体呈鹰鸟形,扁平状,钩首残。鹰两翅和尾羽展开,尾部呈三角形,似正在高飞翱翔,俯视苍茫大地。两翅各饰二长方形凹槽,鸟身上部置一心形凹槽,中间有两半心形凹槽,尾部饰两长方形和两三角形凹槽,所有凹槽所镶嵌的饰物均已脱落。背面有一圆形钩钮(见图16)。

寿县出土战国至六朝许多不同形制的带钩,虽然只是全国出土的零星一部分,但也是带钩发展历程的印证,反映出在江淮寿县地区当时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审美观点。特别是错金银带钩的发现,此类型带钩是具有一定身份人佩带的,表明寿县在战国末期和西汉时期曾经是一些王侯及贵族居住和生活的地方。

这些带钩中以汉代的工艺最为精湛,错金银工艺的成功使用,标志当时最为先进的科技已经运用于生产生活用品。随着大量带钩的发现,人们逐渐对带钩产生了新的认识和关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带钩进行研究和收藏。带钩不仅是男性的生活用品,也涵盖了制模、冶金、装饰和美学等相关信息,是人类文明达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此文由 科学育儿网-科技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科学育儿网 > 科技 » 寿县出土带钩浅述

寿县出土带钩浅述王建国带钩是古代束腰丝带一端的装置,是古代男性服饰专用的生活用品,经历几千年演化成为皮带头,成为当今男士和窈窕淑女的必需品。目前我国出土最早的带钩为良渚文化时期的玉质带钩。据现有史料《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记载:“(齐桓公)置射钩而使管仲相。”《庄子·内篇·消遥游第一》中《胠箧》记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