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珂广告

从哥窑“金丝铁线”谈起

哥窑金丝铁线花口瓶丘小君 常斌[摘要]基于实物对比,就哥窑“金丝铁线”的本质特征,及其具体成因进行分析探讨,并据此得出相关推论。“金丝”与“铁线”的产生,系两种完全不同的原因所致。最后,对哥窑寻址提出浅见。[关键词]哥窑金丝铁线南宋官窑一、引言古陶瓷领域悬案之一——哥窑出身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传统上,我

哥窑金丝铁线花口瓶

丘小君 常斌

[摘要]基于实物对比,就哥窑“金丝铁线”的本质特征,及其具体成因进行分析探讨,并据此得出相关推论。“金丝”与“铁线”的产生,系两种完全不同的原因所致。最后,对哥窑寻址提出浅见。

[关键词]哥窑 金丝铁线 南宋官窑

一、引言

古陶瓷领域悬案之一——哥窑出身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传统上,我们通常将具有“金丝铁线”特征的米黄、月白等釉色器物划分为南宋哥窑。各大博物馆所藏传承有序的,称之为“传世哥窑”(以下简称“哥窑”)。几乎所有针对哥窑的研究和发掘寻址,都基于“金丝铁线”这个最主要特征。因此,探寻“金丝铁线”的本质特征及成因,对哥窑研究至关重要。

“金丝铁线”是指哥窑器物上同时存在的黑、黄两种网格状开片。对“金丝铁线”的描述,元、明、清各代皆有,多相互引用,似是而非,语焉不详。至近现代,多有描述“金丝铁线”成因者,有“沿片纹手绘色料”说,有“开片处隐露胎色”说,亦有“两次染色”说,等等。经观察,这些说法均缺少实证,且与实际情况存在出入。

本文通过实物及图片对比分析,尝试探索哥窑“金丝铁线”的本质特征及其真正成因,并对有关问题进行思考。

二、“铁线”特征及成因分析

1.颜色及深浅层次特征

观察图1、图2可以得出:“铁线”为浓淡不一的纯黑色,其呈色源于其开片中填充的黑色物质,与胎色、护胎汁颜色无关。“铁线”开片边缘界限清晰,周边无同色弥散状物质。

2.形状及分布特征

从图3可以发现,“铁线”开片存在“深、浅”和“疏、密”的不同情况。相较“金丝”,“铁线”开片更粗,更硬。“铁线”长度普遍较“金丝”更长,绝大部分为大段连续走线,其所形成的网格将“金丝”包于其内。

从图4可以发现,少数器物外壁“铁线”止于某一水平位置。

从图5可以發现,大部分壶、瓶类琢器,以及部分深腹炉类器物,“铁线”止于内壁中上部,一般为口沿下数公分的某一水平位置。

从图6可以发现,少数深腹器物内底局部有“铁线”,走势呈流淌状。

从图7可以发现,多数小口胆瓶(口内径约一指宽)“铁线”止于口沿,内壁不见。

3.其他相关特征

从图8可以发现,相当一部分器物,其缩釉、漏釉处边缘以及孔洞内,常见纯黑色残留物。

从图9可以发现,相当一部分器物,足底常见纯黑色残留物。

4.“铁线”成因分析

根据前所述“铁线”开片内部呈纯黑色,颜色基本一致,且边缘界限清晰,以及“铁线”较为粗、硬,其网格将“金丝”包于其中,可以认为,“铁线”内的纯黑色,应为外部侵入所致,且“铁线”生成早于“金丝”。

根据前所述“铁线”开片粗、硬和连续性强的特征,显然,“铁线”开片生成时所释放的,由温变产生的胎釉问拉应力是较大的。可以认为,“铁线”的生成过程是在较短时间经历了较大温度的变化。

综上,结合前所述黑色残留物特征,可以得出结论:“铁线”是出窑后,待器物尚有余温时,沁沾墨汁所致,应是最后一道工艺环节,而黑色残留物应是墨渍。

前面介绍“铁线”开片“深、浅”和“疏、密”分别存在于各类器物的情况,应与手工沁墨的具体操作有关。“铁线”颜色深浅,与器物出窑后的沁墨先后次序有关。先沁墨的,器物余温偏高,而墨汁温度尚低,故温差较大,开片力度也大,沁墨时间较短便能生成颜色较深的“铁线”。后沁墨的,器物余温已较低,而由于之前器物的沁沾,墨汁温度已上升,温差减小,开片力度较小,生成开片较细,墨色沁入不够深,故而生成的“铁线”色浅。“铁线”分布疏密与沁墨时间长短有关。沁墨时间短的,生成的“铁线”片纹较为疏朗;沁墨时间稍长的,开片数量也会增多,故而片纹较密。

根据前面介绍的“铁线”分布特征,器物沁沾墨汁的姿势似亦有规律可循。合理过程如下:大部分立件器物,是口向下倒置沁入墨中,由于内部气压所致,墨汁只能进入腔内数公分,故“铁线”仅延伸至此。沾墨后经擦拭,再将器物置正时,偶有残余墨汁淌至内底,故个别器物内底可见局部“铁线”呈流淌状。小口胆瓶,形状浑圆,抓之容易脱手,有时窑工会以手指插入瓶口,沁沾墨汁,手指恰好堵住瓶口,墨不能入,故口沿以内无“铁线”。上述沾墨方法,应是为防止墨汁大量进入器内,难以清理。

至于部分器物外壁铁线止于某一水平位置,是由于沁沾稍浅,墨汁未能完全淹没器物所致。

三、“金丝”特征及成因分析

1.颜色及深浅层次特征

观察图1、图2可以发现,“金丝”颜色为浓淡不一的棕黄色,其边缘附着有无规律弥漫状的同色物质。

2.形状及分布特征

从图1、图2、图3可以发现,“金丝”开片连续性不强,长度普遍较“铁线”短小,走线较“铁线”更细、更软,多断断续续。“金丝”开片多在“铁线”形成的黑色网格内,有些因与铁线重叠而不易观察,有些连接于铁线之上。

3.“金丝”成因分析

根据前面所述颜色特征,“金丝”呈色源于其开片中填充的棕黄色物质,应是其周边弥漫的同色物质聚集于开片缝隙所形成,而与胎色、护胎汁颜色无关。

根据“金丝”浓淡不一以及“金丝”开片断断续续,走线细、软的特征,可以认为,“金丝”开片的形成,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引发开片的胎釉间拉应力,应是不断减小的。也即,“金丝”是在“铁线”生成后,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综上,可以认定:“金丝”是“铁线”生成后,随着环境温度变化,残余应力使釉面继续不断产生开片,而这些开片又受到长时间土侵所致。四、两件残器标本对“铁线”成因的验证

图10、图11中的“葵口洗”和“胆瓶”残件,是比较典型的、具有“金丝铁线”特征的哥窑标本。从断口处可以清晰地看到,人为浸染的墨色,进入开片成为较为统一的“铁线”,局部开片较深处,墨色大量进入胎釉结合部,甚至有些开片已深入胎体,墨色随之进入胎体缝隙。

五、关于哥窑窑址问题的思考

长期以来,考古界对于疑似哥窑窑址的考证,通常都会得出“未发现具有哥窑特征遗存”的结论。这里所指哥窑特征,应是“金丝铁线”。

根据本文前述分析,“铁线”属人工生成,故可以作为哥窑的重要特征,用于考古寻址;“金丝”为开片受土侵所致,与胎、釉的温度变形模量、存在环境有关,或多或少,或浓或淡,属个体性征。那么,问题似乎就集中在能否在疑似窑址找到具有哥窑“铁线”特征的残片标本。

既然“铁线”是哥窑出炉后的最后一道工序,且沁墨之后需要及时清洗擦拭墨迹,费工费时,那么我们有理由推定,拣选残次品的工序应在出窑后、沁墨前。存在严重缺陷不符合要求的器物,应在出窑后直接拣选毁弃,没有必要进行沁墨。换言之,窑炉附近或集中堆积坑内的废弃残片,很可能不具有“铁线”特征,而只有自然开片受到土侵,形成的或多或少、或浓或淡的棕黄色片纹。

按照上述分析,“铁线”残片,更可能出现的位置,应在离开窑址的转运途中,如山道旁、古河道附近。或许,这一思路有助于破解哥窑窑址之谜。

六、结语

哥窑有关问题看似复杂,抑或答案又近在眼前。

本文基于实物观察对比,仅就哥窑“金丝铁线”特征进行了分析探讨,初步得出一些推论。一切完备结论,有待考古发掘进一步证实。希望本文的粗浅分析,对哥窑的相关研究工作有所帮助。水平有限,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篇幅所限,有关哥窑与官窑的关系,将在本文基础上另文讨论。

本文研究过程中,得到国内多位知名收藏家支持,提供实物对比分析,在此表示感谢。文中部分图片来自国内外各大博物馆(院)以及海外拍卖预展。

此文由 科学育儿网-科技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科学育儿网 > 科技 » 从哥窑“金丝铁线”谈起

哥窑金丝铁线花口瓶丘小君 常斌[摘要]基于实物对比,就哥窑“金丝铁线”的本质特征,及其具体成因进行分析探讨,并据此得出相关推论。“金丝”与“铁线”的产生,系两种完全不同的原因所致。最后,对哥窑寻址提出浅见。[关键词]哥窑金丝铁线南宋官窑一、引言古陶瓷领域悬案之一——哥窑出身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传统上,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