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洋
“夏病冬治”源于中医古籍《黄帝内经》
“夏病冬治”源于中医古籍《黄帝内经》中“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论,适用于症状夏重冬轻的慢性疾病。
春夏时节正是大自然气温上升,阳气由初生到完全外达极盛的状态,此时养生侧重于养阳,才能顺应季节的变化,预防或少生,甚至不生疾病。具体方法是早睡早起,广步于庭,以适应春季阳气初升的特点,天热要防汗出太多或过食冷饮以防伤阳气。对于素有阳气虚弱的人而言,可在春夏季节服用人参、六君子汤等补气健脾的药物。久咳、哮喘、关节疼痛等阳气不足、秋冬易发病的人,则可采用针刺、灸法、中药敷贴和中药内服等方法补养阳气,达到预防冬季疾病复发的目的。这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冬病夏治”。
秋冬阳气则由外达极盛状态转入收敛封藏,阴气偏胜,此时应顺应秋冬的收藏之气,注重养阴。如秋冬季节天干物燥,此时应少吃辛辣食物,不喝白酒,以免燥上加燥;可选择润燥滋阴的饮食如百合、木耳、梨、葡萄、芡实、大枣等制成的药膳。对于阴虚之人,在冬季吃一些养阴之品如枸杞、麦冬、六味地黄丸等,可有效调整人体的阴虚状态,夏季口干舌燥的症状亦会有所缓解,也不容易发病了,这亦即“夏病冬治”之理。
“夏病冬治”常用的方法有药膳食疗、穴位敷贴、针灸耳针、中药汤剂、中药熏浴、药酒膏方等,根据每个人不同情况来辨证施治,阴虚的人在冬天应注意养阴,这样到了夏季,阴阳调和,原有疾病症状会减轻,甚至消失。如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慢性咽炎、慢性胃炎、急慢性气管炎、汗证、红斑狼疮等,常易在夏季好发或加重,这类疾病患者如在冬天通过合理中医药调理,便可加强和巩固治疗效果。
哪些“夏病”适宜“冬治”
一些体弱者易患春夏发作的慢性衰减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经常性感冒、急慢性气管炎、慢性咳嗽、慢性咽炎、慢性胃炎、结肠炎、颈肩腰腿痛、肠功能紊乱、病毒性肝炎、尿路感染、甲亢、复发性口腔溃疡,以及美尼尔氏病、癫痫、汗证、红斑狼疮等常在夏季好发或加重的疾病,统称为夏病,均适宜在冬天诊治。
“夏病”之所以在夏季容易发作或加剧,除个体差异等因素外,还多因夏季气候炎热,易滋生热毒,致瘀毒内阻;夏多夹湿为患,损伤脾胃气机,升降失调而血瘀;暑性开泄,伤阴耗津,可致肾精亏少,阴虚火旺,痰火上扰等症状。
因为夏季病症,多兼有暑热或暑湿,一般只能治标,或清暑热,或化暑湿;又因夏季患者常饮食减少、舌苔黄腻,不能服食补益药物,而中医治病又非常重视“治病必求其本”,只有扶助正气,才能外驱邪气。因此,欲使夏季疾病除其根,最有利的方式就是在冬季滋补。古人“夏病冬治,冬病夏治”,体现了传统中医学“天人相应”与“治未病”的思想。其中,包含两层意思:其一,凡事要逆向思维,夏病冬治;其二,凡事要未雨绸缪,夏病冬防。
“夏病冬治”常用的方法有药膳食疗、穴位敷贴、针灸耳针、中药汤剂、中药熏浴、药酒膏方等,根据每个人不同情况来辨证施治,阴虚的人在冬天应注意养阴,这样到了夏季,阴阳调和,原有疾病症状会减轻,甚至消失。
但冬病夏治之法,不是万能的。是否用,怎么治,需要看个人的身体状况来决定,不可盲从。
(转自:养生之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