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故宫博物院藏钟表欣赏
张正义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沈阳故宫,不但有精美的历史建筑,还贮藏着大量的历史文物。在这些精美的历史文物中,最引人注目的,则是沈阳故宫博物院西路戏台的扮戏房设立的“清宫钟表馆”展览。这里展出的各式机械钟表,多产于18世纪至20世纪初,为英国、法国、瑞士、日本以及中国清宫、清代地方制造的。这些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时期所制造的钟表,种类繁多,设计独特,造型别致,制作精良,装饰华贵,风格各异。
2 清宫造办处生产的钟表
1652年,德国传教士汤若望进献给顺治帝一架“天球自鸣钟”,清宫廷开始接触西方钟表。顺治时期,清宫中已开始仿制钟表。康熙帝对西洋科学兴趣浓厚,下令在内务府造办处内增设制作、修理自鸣钟的“自鸣钟处”,雍正时改称“做钟处”。乾隆时期的“做钟处”最为兴盛,制作了大量钟表。现存的清代自鸣钟、更钟、时乐座钟、闹钟等,大多为乾隆时期生产。嘉庆以后“做钟处”逐渐衰落,道光后“做钟处”不再制作钟表,到光绪时只是管理各殿陈设的钟表。造办处生产的钟表,造型多为楼台、亭阁、寺塔等建筑形式,制作中还需漆、铸、牙、玉、木、金等其他作坊的协作,所产钟表用料珍贵,式样奇巧,做工精细。(图14)
3 清宫溥仪钟表
清宣统帝溥仪喜爱西洋玩具和西式钟表,仆臣们迎合其爱好,不时向他进献钟表,如档案所载,宣统二年(1910年)十月,总管恒泰一次就进献了十七件钟表,其中有鸟架式钟、大象钟、洋人打扇钟以及镜子表、镯子表、扇式表等。1912年溥仪退位,仍居紫禁城内。1922年9月4日起,溥仪以赏赐其弟溥杰为名,将部分宫中珍宝包括一些贵重钟表,利用溥杰、溥佳放学之机带出宫外,并转存于天津的私宅。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溥仪来到东北,伪满洲国成立后,日本关东军将溥仪存放于天津的部分清宫珍宝运至长春伪满皇宫。1945年8月日本投降前夕,溥仪逃离伪满皇宫。他精心挑选出57箱珍贵书画、珍宝等物品,携带逃往吉林临江大栗子。这批文物及珍宝,除个别散失外,其余皆被东北民主联军接收,其后,又辗转交沈阳故宫博物院收藏,现在展出的清宫钟表就有清宫溥仪钟表。(图15-图23)
4 清代钟表历史大事年表
1601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向万历皇帝进献自鸣钟,用钟表敲开了皇宫的大门,此举对中国近代机械钟表的制造产生相当大的影响,各地掀起了仿制高潮。
1611年左右据<金陵琐事>记载,黄复初在南京仿制出自鸣钟。黄复初是目前所知中国仿制自鸣钟的第一人。
1640年西洋传教士钟精通钟表机械的葡萄牙人安文恩来华。
1644-1661年(顺治时期)受西洋机械钟表的影响,清宫中开始仿制钟表。同时西洋传教士钟的钟表机械师陆续进入宫廷从事钟表制造。
1662-1722年(康熙年间)宫中设立制作钟表的作坊,一批西洋传教士供职宫中,亲自制作或指导钟表、同时,广州的钟表业逐渐兴起,并制作钟表进献宫中。
1695年西洋传教士钟精通钟表机械的瑞士人林济各来华。
1716年西洋传教士中精通钟表机械的波希米亚人严嘉乐来华。
1723-1735年(雍正时期)宫中钟表制造日益兴盛,传教士、匠役、做钟太监组成的技术队伍保证了钟表生产的规模。
1728年西洋传教士中精通钟表机械的法国人沙如玉来华。雍正晚期在宫中服务根据雍正帝需要发明了更钟。
1728-1759年乾隆时期是中国钟表制造的鼎盛时期,仅在宫中制作钟表的从业人员就达100多人,清宫做钟处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生产钟表造价最高,装饰最为豪华的生产中心。广州也在此时制作了大量装饰精美、结构复杂的钟表。
1738年西洋传教士钟精通钟表机械的法国人杨自新、席澄原来华。
1766年-1785年西洋传教士中精通钟表机械的法国人汪达洪、法国人李衡良、意大利人德天赐、法国人巴茂正等先后来华。
1796年(嘉庆元年)徐朝俊编著的中国古代唯一一部钟表专著<自鸣钟表图法>成书,嘉庆十四年刊刻。此书总结了徐朝俊本人和其他中国钟表匠的技术、经验,体现了当时钟表的制造水准。
1796年以后清宫做钟处产生能力逐渐式微。
1796-1850年(嘉庆、道光时期)南京、苏州的钟表业蓬勃兴盛。据不完全统计,南京手工作坊一度达40家,苏州30家、杭州17家、宁波7家。
1850年以后中国钟表制造业整体渐衰。
1850年以后中国钟表制造业整体渐衰。
1876年瑞士普杰特研制出第一个带秒针的怀表。
此文由 科学育儿网-科技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科学育儿网 > 科技 » 沈阳故宫博物院藏清代钟表鉴赏(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