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收藏和保护文物是博物馆的基本职能,而研究和传播人类的历史和文化遗产,是新形势下对博物馆从业人员提出的更高要求。博物馆职业道德构建对不同专业人员有不同的要求,每项工作都有相关的责任和义务。博物馆每个岗位都会涉及职业道德要求,无论保管、保护、展览、社教等工作都直接与道德标准相关联。对博物馆工作人员来说,博物馆是公众信任的对象,其社会价值直接与所提供的服务质量成正比。
【关键词】博物馆 职业道德 服务社会
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目标。会议指出“要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加强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科技馆、纪念馆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建设”。文化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公众对精神文化需求的迅速增长,以及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宜、与社会主义法治相协调、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道德规范体系,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的推进,都给博物馆事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博物馆事业在新形势、新政策的推动下犹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壮大。随着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博物馆免费开放以及各项服务民众事业的开发,博物馆不断引起社会各界的认可及重视,随之而来的是社会对博物馆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何在新形势、新政策中体现博物馆特色,对博物馆职业道德构建提出更高的要求。
一个健全的博物馆,除了有赏心悦目的建筑、优雅的环境、和谐的氛围,还应当有与之相协调的能够满足观众更高需求的展览与活动。收藏和保护文物是博物馆的基本职能,而研究和传播人类的历史和文化遗产,是新形势下对博物馆从业人员提出的更高要求。博物馆职业道德构建对不同专业人员有不同的要求,每项工作都有相关的责任和义务。博物馆内有行政人员、保管人员、保护修复人员、安全保卫人员、社会教育人员以及志愿者等各个不同专业的人员。馆内的每个岗位都会涉及职业道德要求,无论保管、保护、展览、社教等工作都直接与道德标准相关联。
一、近年来中国博物馆的发展
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场所,是人类收藏历史记忆凭证和熔铸新文化的殿堂。在博物馆中,会对那些有科学性、历史性或者艺术价值的物品进行分类,能够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博物馆担负着保护、展示和研究人类及人类环境遗存,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职能。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历史文化遗存非常丰富,但中国的博物馆事业起步却比西方国家晚了数百年。近年来,在广大博物馆界前辈的不懈努力下,中国博物馆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后,党和政府从实现科学发展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战略高度,大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支持。我国的博物馆事业得到迅速发展,建起了一大批新的博物馆。公共博物馆实施免费开放、加强管理、改善服务等措施,使博物馆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受到全社会广泛好评,对实现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惠及民生、丰富公众文化生活发挥了积极作用,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对于博物馆里的工作人员来说,博物馆是公众信任的对象,其社会价值直接与所提供的服务质量成正比。随着博物馆形态与社会功能的转化以及专业实践活动的扩展和延伸,对博物馆职业道德的要求也向纵深发展。
二、博物馆职业道德构建的意义
1.提高博物馆从业人员职业素养,提升博物馆公众形象。
博物馆是非盈利的永久性机构,为社会发展提供以学习、教育、娱乐为目的的服务。公众对博物馆有一定的信任度[1]。搞好博物馆的职业道德建设,既是博物馆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又是博物馆事业兴衰成败的关键。博物馆职业道德体系的构建,对提高博物馆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维护博物馆公众形象有很大的促进意义。
2.促进文物保护及研究工作稳步进行
博物馆不单单是向公众展示人类的文化遗产,更多的是博物馆从业人员在收藏保管的同时对文物进行的学术研究和科学保护。人类在不断发展、创造新生活的同时,需要对历史的考证及认可。只有认清历史,才能稳步向前发展。人类的历史信息很多都保留在这些文物上面,对文物的研究及保护重任就落在博物馆业内人士的肩上。构建系统全面的博物馆职业道德体系,明确博物馆从业人员的工作重点,可有效促进文物的研究和科学保护工作稳步进行。
3.有助于协调博物馆从业人员行业人际关系
博物馆从业人员将博物馆职业道德贯彻到职业活动中,自觉遵守职业道德的指引,主动应用职业道德标准和规范约束自己的职业行为,并在职业生涯中深化对博物馆职业道德的认同和支持。坚持博物馆职业道德,能有效增强行业内部的凝聚力,树立积极的职业道德操守,在复杂的社会进程中避免失误。国际博物馆界经过长期的总结,明确“公益”和“服务”是当代博物馆的核心价值观。加强博物馆职业道德构建,能促进博物馆从业人员主动积极地投身“公益”和“服务”事业[2]。
4.促进宗教和民族文化和谐发展
博物馆的展览和策划者在对公众充分尊重的前提下,提供适合大多数观众能够接受的展览。展览展现给观众的是全面的、和谐的主题,从公正的角度出发,向观众阐述不同民族、宗教的文化。观众在多角度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习俗的基础上,实现互相尊重及理解。因此,构建博物馆职业道德体系,有助于博物馆从业人员公平公正地向观众传播民族文化知识,继而促进各民族及宗教文化的和谐发展。
三、我国博物馆工作中现存问题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推进,经济全球化发展,由于收入差距逐渐拉大,利益等因素的驱使,使一些博物馆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面临着考验。有小部分工作人员把市场经济中的一些规则拿到博物馆的日常工作中,“一切向钱看”,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极端自由主义等错误思想充斥大脑,甚至愈演愈烈。近年来利用文物场所进行牟利的行为越来越多。问题之严重令人瞠目结舌。这些“消费”文物、“消费”历史的拙劣行为极大程度地危害着文物的安全。这些丧失了最起码的职业道德的恶劣行为,严重损害了博物馆与广大博物馆工作人员在社会工作中的良好形象,对未来博物馆事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阻碍。因此,加强当代博物馆的职业道德建设是势在必行的。
造成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人生观、价值观的失衡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推进,经济全球化发展,由于收入差距逐渐拉大,利益等因素的驱使,使一些博物馆工作人员的人生观、价值观受到冲击,甚至产生失衡的状况。为了片面地追求经济利益,出现工作作风不够严谨、功利主义占主导地位的现象,而忽视博物馆收藏、保护、研究、传播的工作重心。
2.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意识欠缺
中国博物馆界往往把对博物馆的职业道德要求和政治要求、工作纪律混为一谈,对职业道德概念的模糊,造成职业道德建设处于被忽视的状态。没有把职业道德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摆上日程,博物馆从业人员缺乏自觉加强自身职业道德建设的意识。有个别博物馆从业人员不能完全地尽到主人翁的责任。例如,专业技能低下,无法满足观众的相关需求,不能完成自己分内的工作;责任心不强,对观众服务不够耐心,对工作敷衍了事,不注意维护单位荣誉。这些问题的凸显,除了工作人员自身素质的原因外,和博物馆从业人员的主人翁意识及责任感使命感有密切的关系。
3.职业道德理论研究不足
长期以来我国缺乏科学系统的博物馆职业道德规范,没有明确规定博物馆职业道德的内涵以及构成要素、特性特征等。国家文物局制定的《中国文物、博物馆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其内容规定了从业人员应该具备的基本职业道德素养,但由于规则过于笼统,没有涉及博物馆工作执行中的具体道德问题,没有对博物馆管理机构和博物馆工作中各个环节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做出细致明确的规定,执行性、约束性还不够强[3]。
四、构建博物馆职业道德的有效途径
加强博物馆职业道德建设,提高博物馆从业人员专业素质,深化博物馆从业人员的职业精神,是博物馆职业道德建设中长远的工作目标。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博物馆学界开始把职业道德建设作为一项重要课题来研究,中国博物馆界也进行了深入的探索。要将一种先进的道德要求内化为博物馆整个行业每个人自愿性的行为,绝非轻而易举的事情。如何构建博物馆职业道德,下面几点是本人的一些认识和看法。
1.树立主人翁意识,强化责任感使命感
博物馆从业人员必须意识到,自己既是文物与广大观众的服务人员又是自己工作岗位的主人翁。只有充分认清自己,摆正位置,才能更好地主动地完成自己的分内工作。博物馆的工作重心已经从学术、教育扩展到休闲、旅游等其他文化领域,从专家机构到服务性设施。以博物馆为中心,工作人员服务于观众。只有正确树立主人翁意识,把博物馆当成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强化责任感、使命感,才能更好地发挥自身能力,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最大价值。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构建核心价值体系
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不仅衡量一个人的行为,也简洁地展示了这个群体的基本素质和理论操守。博物馆从业人员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收藏、保护、研究历史文物和传播知识为己任,并坚守基本原则和信念,不轻易被动摇。只有确立了博物馆核心价值体系,并在博物馆界发扬、传播,博物馆界才有明确的价值取向和思想基础。博物馆职业道德才有明确的执行路线。
3.强化执行力度,将制度落实到实处
制度是现代社会运行的基础,是对人的行为规范性要求。良好的制度既需要制定者高超的理论水平,更需要执行者有力的执行和推动。我国博物馆在职业道德规范长期缺乏的情况下,进行系统规范的职业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如何使制度贯彻落实到实处,除了需要全体博物馆从业人员同心同德、实现职业道德建设的决心之外,更是执行力度的体现。通过制度的约束,使职工逐步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全身心地投入到本职工作中去,使职工自身专业素质得到提升的同时,提高博物馆服务职能,提升博物馆的公众形象。
4.体会民生,创办贴近生活与观众需要的展览
从人民群众中来,到人民群众中去。博物馆职业道德要求博物馆从业人员,开阔视野,从观众视角出发,创办贴近百姓生活和观众需要的展览。博物馆职业道德的优劣主要体现在社会公众对博物馆的信任度。博物馆应该以展览为主要方式,一切从观众出发,考虑观众的需要和喜好,为观众提供他们期望和能够接受的展览活动。这些展览必须在尊重宗教和民族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办,其特点新颖而具有特色,且能够提供正确和真实的信息。符合人民群众的意愿和要求的博物馆展览才能更好地完成博物馆的使命。
构建博物馆职业道德体系,有助于增强博物馆从业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主动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需要,进一步明确博物馆事业的方向和目标,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加快发展步伐,加强改革创新,激发可持续发展的活力,推动博物馆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加快从博物馆大国向博物馆强国迈进,致力于传承中华文明,传播科学知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蔡琴.博物馆职业道德研究综述[J].东方博物,2006(12).122-124
[2]宋向光.博物馆职业道德是博物馆发展的思想保障[J].中国博物馆,2014(2).73-81
[3]朱军.当代中国博物馆职业道德建设初探[J].中国博物馆,2014(3).126-128
作者简介:
曹晋(1976.12—),女,河南博物院馆员。
此文由 科学育儿网-科技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科学育儿网 > 科技 » 基于博物馆工作特性谈如何进行博物馆职业道德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