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余叔岩的十八张半唱片
吴剑
一代京剧大师余叔岩曾在百代、高亭、长城、国乐等唱片公司灌过37面唱片,这就是大家熟知的“十八张半”。这些唱片的背后,则讲述了一桩桩不为人知的故事。
余叔岩(1890年至1943年),原名余第棋,又名余叔言,早年艺名小小余三胜,京剧老生。名第祺,湖北罗田人,余三胜之孙,余紫云之子。余叔岩在全面继承谭派(鑫培)艺术的基础上,以丰富的演唱技巧进行了较大的发展与创造,成为“新谭派”的代表人物,世称“余派”,醇厚的韵味和典雅的风格是余派艺术的主要特色。在唱腔和唱法方面,余叔岩尽量发挥自己的长处,对谭鑫培的唱腔加以选择和调整,化谭的浑厚古朴为清刚细腻,寓儒雅于苍劲,于英武中蕴涵深沉俊秀的书卷气,对于所扮演的人物有极好的表演能力,对后来的京剧老生行影响巨大。
余派演唱艺术形成于上世纪20年代。1904年,余叔岩就在老倍克唱片灌录过两张半唱片,唱片题名《小余三胜》应该是误写,余叔岩当时艺名“小小余三胜”。这两张半是《空城计》两面、《托兆碰碑》两面、《打渔杀家》一面。此时“余派”尚未形成,唱得并不中听,余叔岩成名后曾想高价收买这些古董唱片,却也没买到。到了现在,作为重要的京剧文献资料,这几张老倍克的《小余三胜》存世无几,可以说是唱片瑰宝了。
余叔岩成名后,先后在百代(1920年)、高亭(1924年)、长城(1932年)、国乐(1940年)等唱片公司灌过37面唱片,即“十八张半”。相传余叔岩成名之前找到过上海百代公司,提出灌录唱片,但是余叔岩并无名气,百代公司并未答应。余叔岩非常生气,发下话来,有朝一日成名之后,百代找我灌录唱片,必定要高价!果不其然,民国九年,也就是1920年,百代公司找到余叔岩,出了高价请他录制了:《捉放行路》两面、《战樊城》两面、《探母》两面、《卖马》一面、《法场换子》一面、《上天台》一面、《一捧雪》一面、《琼林宴》一面、《桑园寄子》一面、《八大锤》念白一面。上世纪20年代百代发行的都是12寸的钻针唱片,片心商标是一只大红公鸡,即俗称“红公鸡”。其中念白的半张《八大锤》据说没有再版,而且这是他惟一的一段念白录音,非常罕见。其他6张后来都重新发行了再版的钢针唱片,由于余叔岩名气大,影响力广,再版钢针唱片发行量比较大,现在也还算多见,收藏起来较为容易,甚至能见到全新原光的带歌词原封套、七八十年的物品,保存得这么好,上针一听,原汁原味。拿在手上,看着非常喜人。
民国十三年(1924年),由杭子和司鼓、李佩卿操琴,余叔岩在高亭公司录制了:《空城计》两面、《搜孤救孤》两面、《珠帘寨》一面、《洪羊洞》一面、《战太平》一面、《状元谱》一面、《乌盆记》一面、《八大锤》一面、《鱼肠剑》一面、《李陵碑》一面,共6张“红高亭”,唱片片心是红底金字。
当年高亭公司特别聘请了德国录音室到北京,由于当时余叔岩身体不佳,一直不能录,所以高亭的德国录音师一直在北京,等余叔岩等了好几个月,花费不菲,给余叔岩的酬劳也是高达3000大洋一张,现在听起来真是不可思议。终于等到有一天余叔岩来信可以录了,结果当晚余叔岩还是嗓子有痰,没办法,余叔岩拿了顶貂皮帽子,吐一口痰唱一句,足足录到天亮,吐了一帽子的痰。
长城唱片公司是上海的一家本土唱片公司,由张啸林、俞叶封、叶庸方等于1933年5月7日正式发起创办,由张啸林担任董事长,杜月笙、黄金荣等人都是发起人。叶庸方在京剧唱片灌音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正是由于他的奔波劳碌,才让今天的我们还能听到一批京剧大师独唱或是合作的录音精品。长城公司的唱片大都是在德国压制,质量好,其灌制的京剧唱片也是名家辈出,精品荟萃。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由杭子和司鼓、朱家夔操琴,余叔岩在长城公司录制了:《捉放宿店》两面、《摘缨会》两面、《失街亭》一面、《乌龙院》一面、《打渔杀家》一面、《打严嵩》一面,共4张唱片。这里不得不说的是,《打渔杀家》《打严嵩》唱片,相传余叔岩对这张唱片录制不满意,不同意发行,一气之下还把唱片母版刮坏了,结果这张唱片发行时就有刮痕。其实不然,据考证,事实是当时长城公司在运母版过程中,伙计不小心给弄伤了母版,请余叔岩重录,余叔岩坚决不同意,因为花费很高,可又不能就这样废了,只好把有伤的母版硬是压制出了少量的唱片继续发行,所以这张唱片每一张上都有刮痕。因为发行量小,所以这张唱片非常难得。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余叔岩在国乐唱片公司录制了:《沙桥饯别》两面、《伐东吴》一面、《打侄上坟》一面,总共两张,就是著名的“金国乐”。历史学家吴小如在《吴小如戏曲文录》中,评价这张《沙桥饯别》为余叔岩“诸片之冠”,盖炉火纯青,腔嗓俱佳“只千古而无对”。此戏余叔岩并未正式演出过,只在家调嗓时用来连唱。陈大濩北上拜余叔岩未遂,跟刘曾复学得此戏,上世纪60年代发行过密纹唱片。这两张“金国乐”可以说是余叔岩18张半唱片中的头等精品,唱腔好,存量少,国内藏家手中也不多见。另外,当时余叔岩为国乐公司录这两张唱片时,录了两遍,有两段录音。其中一版就是“金国乐”,另外一版,日本的金鼓唱片发行过,其中《伐东吴》“黄汉盛撩袍”一句又所不同,因此可以断定当时录了两版。不过余叔岩发行的金鼓唱片实物已是凤毛麟角,笔者也未曾见过。
此文由 科学育儿网-科技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科学育儿网 > 科技 » 余叔岩的“十八张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