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珂广告

木匠·大师

...人澳门事讲木匠故事卢莉齐白石(1864-1957年),幼名纯芝,后更名璜,字濒生,号白石,别号借山吟馆主者、萍翁、三百石印富翁等。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从一个放牛娃、乡下木匠,凭借过人的天赋,经过不懈训练与探索,终成为后世景仰的一代宗师。齐白石祖籍湖南湘潭,他在老家度过了前半生,并在湘潭、长沙的文人圈中

...人 澳门事 讲木匠故事

卢莉

齐白石(1864-1957年),幼名纯芝,后更名璜,字濒生,号白石,别号借山吟馆主者、萍翁、三百石印富翁等。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从一个放牛娃、乡下木匠,凭借过人的天赋,经过不懈训练与探索,终成为后世景仰的一代宗师。齐白石祖籍湖南湘潭,他在老家度过了前半生,并在湘潭、长沙的文人圈中长期浸淫,转益多师,在家乡留下了不少生活印迹以及作品。湖南省博物自成立以来,即以保护湖湘文化艺术为宗旨,收藏了众多湘籍名人、艺术家的手稿和作品,齐白石作品便是其中较为系统的一支。我馆收藏齐白石作品近300件,涵盖其各个时期的绘画、书法精品,以及篆刻佳作,尤为珍贵的是收藏了不少他早年风格探索时期的木雕、篆刻及书画作品。从这些作品风格的不断变化中,我们可以一窥齐白石成长为大师所具备的天赋及付出的努力。

一、木雕

齐白石集中国传统艺术——诗、书、画、印之大成,在篆刻方面更是自成一派,开辟了新的美学。他走上治印的道路是自身兴趣使然,而其霸悍、浑厚的个人风格却与其早年长期从事木匠雕花行当的经历分不开,并且他在学印之初乃是“参用了雕花的手艺”自我摸索。在他所雕刻的竹木摆件或屏风等家具上.齐白石就已经效仿名章形式雕刻了自己的名号。我馆收藏的齐白石木雕八仙人物槅扇(图一),现存三扇,是存世齐白石木雕作品中工艺比较成熟的。

槅扇有外框,与外框连接的是窗格式装饰。中心人物分别是何仙姑、蓝采和、韩湘子和曹国舅。人物造型较为写实,比例适中而略矮。面部为半浮雕,脸型近方,手部细秀。人物姿态生动,衣纹刻画立体。这组屏风约雕于1882-1902年,为齐白石雕花木工出师后所作。该作品不仅技法高超,线条圆转流畅,而且在人物塑造方面流露出他独特的审美——追求自然而不落俗套。齐白石的木雕师傅周之美的雕花手艺,在老家一带很出名,尤其用平刀法雕刻人物更是一绝,齐白石不但学会了师傅的平刀法,还琢磨着改进了圆刀法。师傅夸他既聪明又用心,还常对人说:“我这个徒弟,学成了手艺,一定是我们这一行的能手,我做了一辈子的工,将来面子上沾着些光彩,就靠在他的身上啦!”因为师傅的提携,齐白石出师后,因大家都很看得起,所以常去大户人家做雕花。他白天干活,晚上画画,渐渐地,齐白石擅画的名声跟擅长雕花的名声一样在家乡传开了。直到遇到乡绅胡沁园,在他的教导与鼓励下,齐白石才真正走上了职业书画家的道路。

二、篆刻

齐白石真正用印石刻印,始于1896年前后(32-34岁左右)。他在自述中提到,他曾诚心向长沙来的篆刻家求刻名章,却受到怠慢,篆刻家几次推说他的石头磨得不平,不给刻,于是他在气愤之下连夜用修脚刀把石头给刻了。这是他的第一方印,友人私以为不俗,自此便开始了乐此不疲的治印历程。刻印之初,他用的是家乡盛产的楚石。楚石石质坚硬,并不适合篆刻,然而价格低廉,加上齐白石从事木工雕花锻炼出来的强劲力道,使他不惧用此类石头进行练习。当时他虚心地向本地精通篆刻的黎铁安请教刻印之道,黎笑着对他说:“南泉冲的楚石,有的是!你挑一担回家去,随刻随磨,你要刻满三四个点心盒,都成了石浆,那就刻得好了。”然而玩笑话中出至理,齐白石就是凭着把楚石磨成浆的锲而不舍的精神,一步一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我馆收藏有3方他的楚石印章,2方为较早作品,1方为中年时期作品。这几方印记录了他篆刻风格形成之前漫长而扎实的研习阶段。

齐白石早期(1896-1905年)模仿的是浙派丁敬、黄易的作品,亦步亦趋,达到了“印奴”的地步。这方“一丘一壑自谓过之”朱文印(图二)刻于1897年,便是仿黄易的印极好的范本,细朱文挺拔秀丽。印侧的边款体现出齐白石的创造力,他用何绍基体行书刻出“一丘一壑自谓过之丁酉秋月”的款,笔画飞动,这在白石的印章中是独一无二的。年款旁还刻画了朱文小印“齐氏金石”,甚有雅趣。

印面内容“一丘一壑自谓过之”,出自《世说新语·品藻》:“明帝问谢鲲:‘君自谓何如庾亮?答曰:‘端委庙堂,使百僚准则,臣不如亮;一丘一壑,自谓过之。”意即谢鲲自认为他的志趣在于山林,非比常人。齐白石选择这样的印来摹刻并作为自用印,也间接表达了他无意官场、寄情艺术创作的追求。

从临习浙派得到篆刻门径之后,齐白石又喜欢上了赵之谦的《二金蝶堂印谱>,转而追求一种自然、平实的风格。而在临习《天发神谶碑》的过程中,他的风格又发生了变化,此碑下笔多方、收笔多尖、转折方圆并用的独特篆法逐渐出现在他的篆刻作品中。我馆所藏的“草间偷活”三面印(图三),便是他个人风格初步显现的代表作品。

该印主面印文为“草间偷活”,左侧而印文为“重游京师归后”,右侧面印文为“丁巳劫灰之余”。“丁巳”即1917年,是齐白石先生一生一生中非常重要的一年。这年春夏间,湖南政局动荡不安,军阀混战,土匪趁机作乱,官避税捐,匪逼钱谷,稍有违拒,巨祸立至。为谋生路,齐白石独自北上,这是他第二次到北京。到北京不到十天,恰逢“张勋复辟”,段祺瑞出兵马厂,他又匆匆去天津避难。待局势稍微稳定,他便从灭津回到北京,由友人家中搬到法源寺庙内。这期间,他与陈师曾成为莫逆之交;和老朋友“知诗者樊樊山,知刻者夏午诒,知画者郭葆荪”往来甚密。这便是“重游京师”的大致情况。齐白石在自述中提到:“到了九月底,听说家乡乱事稍定,我遂出京南下。十月初十到家,家里人避兵在外,尚未回家,茹家冲宅内,已被抢劫一空。”仅樊樊山先生所赠序之诗草等保留下来。此乃“丁巳劫灰之余”。归去的那段时间,兵乱愈发严重,“土匪明目张胆,横行无忌,抢劫绑架,吓诈钱财,几乎天天耳有所闻”,齐白石被谣言威吓,只得带着家人匿居在紫荆山下的几间茅草里,隐姓埋名,时刻提防,可谓是“草间偷活”。到此地步,乡土观念甚再的齐白石为了前途和生计,他选择永久地告别家乡,定居北京。

齐白石自号“三百石印富翁”,但最开始积累的印石都散佚了,如他所感叹的那样“可惜这些印石,留在家乡,在丁卯、戊辰酉年兵乱中,完全给兵匪抢走,这是我生平莫大憾事。”没想到的是,这几方楚石印居然在乱世中保存了下来,最后收藏在我馆,不仅印证了齐白石自述中的点滴细节,也向世人展示了齐白石早期的篆刻水平,为齐白石篆刻的爱好者、学习者及研究者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齐白石自65岁形成个人篆刻风格之后直至九十余岁间,仍奋力治印,以大刀阔斧、商率雄健的风格,自成“齐派”,实现了“胆敢独造”的理想。如这方为谭济夫所刻的名章(图四),作于齐白石85岁时。从印面上爽利劲健的线条看,完全不似出自耄耋老人之手。他吸取了三国吴《天发神谶碑》上粗下细“倒薤”(俗称“倒韭叶”)的特征融入刀法,字形上则采用《祀三公山碑》的方硬汉篆,创造出一种纵横有势、粗拙苍劲的印风。虽然,齐白石与他的前辈邓石如、赵之谦取法的对象一致,但在手法上他却脱尽窠臼,另辟蹊径。

这方印章的篆法经过了精心的谋划,“谭”字横画较多,就用交叉斜线来打破,“济”字竖画虽多,但注重了粗细、疏密的变化。“夫”字则较为方整。整体章法来看,三字分作两列排布,“谭”字最复杂,字形也最大,但下部留红较多,线条以横向为主。“济”“夫”两字,上下紧密衔接,“济”字略长于“夫”字,总体以竖向线条为主。两列的线条在走向上形成呼应,印面红白的对比强烈。而边款也是齐白石典型的平实风格。整体来看,洗尽雕琢之气,犹如铁笔所书,有痛快沉着之感。

三、绘画

齐白石生前曾说过,“吾诗第一,印第二,字笫三,画第四”。绘画被他自己列为末等,然而他笔下的仕女、花鸟、草虫、水族却备受世人喜爱。甚至谈起齐白石的画,无人不想到他画的虾。他笔下的虾(图五)将水墨技巧发挥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创造了雅俗共赏的经典。然而除了他个人风格的形成,齐白石对中国画最大的贡献在于开拓了中国画的题材,将日用寻常之物,诸如瓜果蔬菜(图六)、农具、秤砣、老鼠(图七)等诉睹笔端,为绘画注入了一股浓浓的生活气息。

对于齐白石自身而言,他更爱寄情于山水。从40岁开始,在夏寿田等朋友的极力支持下,他四处游历,“五出五归”,所到之处便有画稿留下,洞庭湖、华山、嵩山、小孤山、桂林等地的奇妙景物都成为了他乐趣无穷的创作,并编成了《借山图卷》。也就是这个时期开始,他的绘画更多的强调来源于生活,画风也渐渐有别于他过去临摹的“四王”一路,注入了强烈的感情色彩和生活气息。虽受到画坛保守势力的非议,但他坚持己见毫不动摇,显示出艺术大师特有的执著和坚忍不拔的品格。他反对宗派拘束和死临死摹,常说:“胸中山气奇天下,删去临摹手一双。”

我馆所藏的这幅《孤舟渡海图》(图八)画上没有年款,然却是同类题材与构图的作品中最早的一幅。画面主体为浩淼的水波,远处一孤篷小舟载一人于浪间沉浮,近景则为岸渚的一片树林。构图非常简洁,用色清淡,传达出一种苍茫而又执着的情绪。画上的题诗真实吐露了他的心声:“渡湖过海不知休,得遂初心纵远游。行尽烟波家万里,能同患难只孤舟。”齐白石为担负家庭的重担,壮年时“五出五归”,如诗中所云“渡湖过海不知休”。每行在物质及创作泉源、生活体验均有收获,可谓“得遂初心”,但毕竟如“孤舟”独行,患难乏人分担,自怜形单影只。初到京师备受冷落,在艺术创作上的追求不与同侪相类,我行我素,毁誉任人,在艺事路途上岂不也如一叶孤舟?

这幅山水虽是齐白石中年所绘,却足以代表他的典型风格:画面生动、构图单纯、笔墨简练,给人强烈的印象。画面上的小舟、水波、树林以及题跋构成了缺一不可的整体,不仅内容简单到极致,笔墨也简练到无以复加的程度。如此这般,非有深厚的传统功底以及极其纯净空灵的思想情感不能为。

齐白石自称因山水画耗费心力太多,50-70岁年间懒于多费神思,曾在润格中订明不再为人画山水,20年中画了不过寥寥几幅。这幅作于1925年(63岁)的《瀑布松林图》(图九),便是这少数中的杰作。

《瀑布松林图》最突出的地方在于画面布满整纸,似乎是黑白灰共同演绎的交响乐。左上部题了一首诗:“造化可夺理难说,何处奔源到石巅。疑是银河通世界,鼎湖山顶看飞泉。”这首诗是他45岁时“四出”与郭葆生同游广东肇庆鼎湖山、观飞泉潭的旧作,而画的便是在飞泉潭观瀑所见景象。诗中形容瀑布非常雄奇且不可思议,从高高的石颠奔流而下,犹如银河贯穿了整个世界。为了更好地表达这种感受,齐白石突破了传统中国画中“上有天、下有地”的构图方式,将瀑布和山石从上而下布满整个画面,给人以视觉的冲击力。画面中有如带的瀑布,有大块的山石,并有遒劲的松柏掩映在流水和岩石之间。与其说齐白石画的是流水、岩石和树木,不如说他已经把这些自然之景抽象为点线而的关系,流水、树干是充满力量的线,而岩石是面,树干上一团团的树叶则是点。点线面的巧妙搭配带给人无尽的美感。代表岩石的面墨色有浓有淡,显示出黑、白、灰的变化,富于韵律。而瀑布的线条与树干的线条相互穿插且充满节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勃勃生机。齐白石山水画中这种大胆的满构图形式和画面元素的提炼方法为后来的李可染、潘天寿所吸收,并发挥得淋漓尽致,得以创作出更为浓墨重彩的国画山水。

齐白石不但在篆刻上“胆敢独造”,在绘画上亦大胆突破,“衰年变法”中他一改冷逸格调,开创了“红花墨叶”的经典画法(图十、图十一),深受大众喜爱,更被无数后人追摩效仿。

从木匠到大师,齐白石的艺术历程走得踏实而艰辛。他以手艺人的灵一陛,读书人的情怀,职业书画家的身份,70年如一日地在艺术天地里辛勤耕耘。他对艺术的执拗、对故土的眷恋、对自然的热爱沉淀在心底,喷薄于笔下,创造出令人耳目一新的独特艺术风格。不论是他的篆刻还是绘画都是那么天真直率、雄强大气,饱满的生命力是以感染每一个人,这就是大师的魅力。

此文由 科学育儿网-科技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科学育儿网 > 科技 » 木匠·大师

...人澳门事讲木匠故事卢莉齐白石(1864-1957年),幼名纯芝,后更名璜,字濒生,号白石,别号借山吟馆主者、萍翁、三百石印富翁等。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从一个放牛娃、乡下木匠,凭借过人的天赋,经过不懈训练与探索,终成为后世景仰的一代宗师。齐白石祖籍湖南湘潭,他在老家度过了前半生,并在湘潭、长沙的文人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