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珂广告

沈阳故宫藏牙角雕器鉴赏(下)

张正义牙角雕刻泛指兽牙、兽角的雕刻制品,收藏界特指象牙和犀牛角的雕刻品。象牙天生丽质,色泽洁白、柔和,雕成器物更是美轮美奂,充满艺术魅力;犀牛角则因其珍稀而名贵。我国的牙角雕发端于史前时期。距今七千年左右的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就有十数件象牙雕制品出土,大汶口文化遗址、良渚文化墓也都出土了象牙雕器。商代

张正义

牙角雕刻泛指兽牙、兽角的雕刻制品,收藏界特指象牙和犀牛角的雕刻品。象牙天生丽质,色泽洁白、柔和,雕成器物更是美轮美奂,充满艺术魅力;犀牛角则因其珍稀而名贵。

我国的牙角雕发端于史前时期。距今七千年左右的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就有十数件象牙雕制品出土,大汶口文化遗址、良渚文化墓也都出土了象牙雕器。商代墓葬出土的象牙雕器,纹饰精细繁复,已是精美的牙雕艺术品。宋、明时期,社会经济和海外贸易发展,从南亚及南洋输入的象牙、犀角增加,促进了牙角雕刻艺术的发展。尤其是明代,朝廷多使用牙笏、牙符牌、犀带等器物,民间则在江南及福建漳州等地区盛极一时。

清代时期,由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和发展,西方文化逐渐被引入中国,人们的文化意识、审美意识逐渐增强。加之宫廷和官府对牙角雕制品需求的增加等因素,使这一时期的牙角雕出现空前的繁荣和发展,涌现出大批的能工巧匠,许多格调高雅、精美绝伦的牙角雕作品问世。而犀牛角雕受原料来源的限制,只在清代尤其是雍正、乾隆两代出现过昙花一现的繁荣。

本刊上期精选了部分沈阳故宫珍藏的精品牙角雕器供大家欣赏,本期将继续鉴赏。

10.清牙雕博古笔筒

清中晚期,高14.5厘米,口径12.2厘米。

笔筒呈直筒形,表面线刻人物、植物、古董、书卷等图案(见图15)。浅雕花纹,有两组纹饰:一图为祥云缭绕之古松下,蕉叶旁两人于石上弈棋,一人旁观,周边雕奇花异果;笔筒另一面,雕有展开的书卷,双线勾廓,内阴刻行书七言诗“雨余窗竹琴书润,风度庭花笔砚香”,下刻“清”“玩”连珠印,书卷外刻细鳞纹。笔筒上还刻有壶、花觚、炉瓶,花觚中插有孔雀翎、珊瑚,寓意“翎顶辉煌”“红顶花翎”。

11.清牙雕婴戏芦瓣臂搁

清中晚期,高25厘米,底宽5.6厘米。

臂搁是书写时搁放手臂的文案用具,防止墨迹沾污衣袖或手臂。这两件臂搁上窄下宽,覆瓦式造型,雕为竹节形,一面为光滑搁面,另一面镂雕图案。两件臂搁图案大体相同,镂雕小童捉蟹,两只螃蟹爬上苇秆。芦苇中惊起鸳鸯两只,飞翔盘桓(见图16)。刻绘场景充满动感,妙趣横生。这两件臂搁正背两面分别采用浅浮雕和镂空高浮雕技法雕成,受竹雕影响颇深,刻画细致入微,气韵十足。

12.清牙雕兽耳活环盖瓶

清中晚期,全高41.9厘米,瓶口径10.2厘米,腹径14.5厘米,底径7.9厘米。

瓶高腹长颈,双兽耳活环,带盖,盖顶圆雕狮钮,立狮脚下高浮雕海浪两层,浪花溅起。盖沿及瓶口、肩部与腹部共四处开光,圈足阳刻回纹一周。瓶身满雕缠枝莲纹及暗八仙,瓶身四处开光内镂雕《封神演义》故事,武士战将乘马骑兽、挥刀舞剑,异僧怪道祭宝斗法,人物刻画栩栩如生(见图17)。此器运用圆雕、高浮雕、线雕等技法,图纹繁复,生动异常。

13.清象牙透雕海棠式小盒

清中晚期,高3.1厘米,宽6.3厘米,长8.2厘米。

该盒整体为海棠式造型,盒、盖分别雕刻。盒盖表面镂空锦地式,双凸纹开光,内刻牡丹花、双鸽图案。开光之外以镂空蜂窝纹为地,上雕六只小葫芦及花卉。盒盖立壁面边缘刻回纹,开光内刻镂空锦地,其上再刻流云蝙蝠。底盒立壁面也为开光式,内里浮雕折枝花卉、桃、石榴。座底为重叠海棠形(见图18)。此器采用广东牙雕传统的拨镂、染色、镂钻等技法,雕镂通透,彩绘鲜艳,细致流畅,具很高的观赏性,为宫廷使用的香料盒。

14.民国牙雕洛神赋图插屏

民国十八年(1929年),通高34厘米(含底座),屏径10厘米,屏厚0.4厘米。

插屏上部为圆形牙雕屏心,下端为木雕云龙纹底座。屏心中部以白描法浅雕洛神形象。洛神头梳螺髻,垂发披于后颈,锦袍长裙,孔雀翎披肩,衣带当风,舒卷飘逸(见图19)。顶部微雕三国时期文学家、诗人曹植所作《洛神赋》全文,近一千一百余字。款属“乙巳春二月江都芝田先生雅属,吴南愚刻”,为民国时期扬州著名雕刻艺人吴岳(字南愚,1894—1941年)所制。插屏木座呈X形,镂雕两条蛟龙翻腾于云水波涛中。

15.民国牙雕山水小插屏

民国九年(1920年),通高10厘米(含底座),屏边长5厘米,屏厚0.6 厘米。

插屏屏心正方形,下部为紫檀雕底座。屏心浅雕山水风光,为“桃花源记”诗意图:远山起伏逶迤,丛林蓊郁,云蒸霞蔚;山下溪水一弯,渔夫荡舟其中;近山桃林茂盛,枝桠虬曲,青草萋萋。一派景色优美、安宁平和的世外桃源风光(见图20)。屏左上部以行书微雕东晋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全文,计四百余字。文后款属“庚申春日,豪文先生清赏,款刊于硕”。此牙屏为江苏著名牙雕家于硕(字啸轩,1873—1957年)制于民国九年。插屏下部为木雕底座,镂雕拐子纹、回纹。

16.明犀角镂雕梅花杯

明中期,高8厘米,口径长13.7厘米,宽7.5厘米。

杯口椭圆形,杯外壁浮雕为一段枝叶压叠、盘根错节的老梅,造型平稳敦厚,构思巧妙,刻绘出梅树的沧桑与斑驳(见图21)。老梅之梅花或争奇斗艳,或含苞待放,生机盎然。此器采用浮雕、镂雕等技法,刀法古朴、凝重,代表了明中期犀角雕工艺的高超水平,为沈阳故宫藏国家一级文物。

17.明犀角雕玉兰花杯

明晚期,高8厘米,口径长15.8厘米,宽12厘米。

此杯截取犀角一段雕成盛开的玉兰花状,杯口椭圆形、五瓣花式。杯体浮雕小玉兰花及枝叶,花萼肥厚,枝桠粗壮,花朵、花蕾错落有致,花、叶与杯融为一体,清雅宜人(见图22)。所用犀角材质润泽,总体呈棕红色,根部黝黑。此器用深、浅浮雕和镂雕技法,刀法娴熟,线条流畅,运用疏密、繁简对比法,所雕枝叶、花朵姿态生动自然,富立体感。

18.清染角透雕人物船

清中期,全长30.7厘米,底宽5.8厘米。

以牛角雕成船形,染为红色。船体自然弯曲,带篷中空,船篷遍雕松枝,枝繁叶茂,仙鹤卧鹿,寓意“松鹤万年”“鹤鹿同春”。船中镂雕五人,或弈棋,或弄鹤,或吹笛,或读书,清雅安乐(见图23)。船体浮雕水波,波涛汹涌。船下底座为红木所制,镂雕枝叶纹、波浪纹。整器立意绝巧,鬼斧神工。

19.清象牙雕酒令筹盒

清代,高11.5厘米,底径5.1厘米,盖高2.1厘米,盖径4.3厘米。

此酒令筹盒附酒筹令30根,均为象牙制成。盒外以浅浮雕手法雕云、花卉、松树,松树下三童围于桌旁,旁有竹石(见图24-1)。其上刻行草文字“诗题思筹酒,留雪拟弹琴”,下刻“竹”“石”二印(见图24-2)。此套酒筹令是在酒筹上书写唐诗,按诗文之意制为酒令(见图24-3)。以其中几根酒筹令为例:一根正面“坐到三更见日华”,背面为“惧内二杯,自认免,不认三杯”;一根正面“月落乌啼霜满天”,背面“左三右四各一杯”;一根正面“并蒂芙蓉本自双”,背面“有妾三杯”等。唐诗诗文与酒令相合,诙谐有趣。

此文由 科学育儿网-科技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科学育儿网 > 科技 » 沈阳故宫藏牙角雕器鉴赏(下)

张正义牙角雕刻泛指兽牙、兽角的雕刻制品,收藏界特指象牙和犀牛角的雕刻品。象牙天生丽质,色泽洁白、柔和,雕成器物更是美轮美奂,充满艺术魅力;犀牛角则因其珍稀而名贵。我国的牙角雕发端于史前时期。距今七千年左右的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就有十数件象牙雕制品出土,大汶口文化遗址、良渚文化墓也都出土了象牙雕器。商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