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珂广告

且藏且珍惜

且藏且珍惜孙浩博最近,有位邻居叔叔,因为想买房子,问起我能否找到买主把多年来集邮购置的邮册出手,他还特别强调:藏品里面还包括一套第一版的生肖票。这可把我难住了,邮票从邮局可以花钱买,但到哪里去卖呢?经过多方咨询,所得结果无非是:一去网站拍卖,二去摆摊等主,三是藏友转让,每条路都充满了不确定性,可行但

且藏且珍惜

孙浩博

最近,有位邻居叔叔,因为想买房子,问起我能否找到买主把多年来集邮购置的邮册出手,他还特别强调:藏品里面还包括一套第一版的生肖票。这可把我难住了,邮票从邮局可以花钱买,但到哪里去卖呢?

经过多方咨询,所得结果无非是:一去网站拍卖,二去摆摊等主,三是藏友转让,每条路都充满了不确定性,可行但都不靠谱。

收藏是性之所及、情之所至的一种爱好、一种习惯。如果说重复的动作叫锻炼,那么重复的消费就叫收藏。尤其在当今“全民收藏”的大背景下,个体很容易被人流拥入到“收藏”的热潮当中。一出门,满世界的古玩城、旧货市场,一睁眼,全频道的鉴宝、理财栏目;这年头老百姓谁要是不知道点儿淘宝、捡漏的事,都不敢出门聊天;谁要是不戴个手串、攥两核桃,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正所谓:凡有井水饮处,皆能说收藏!生活好了,人民群众在吃好、穿好、住好之余,追求精神层次的享受,提升文化方面的品位是再正常不过的社会现象。再经过掌握话语权的文化学者们热情的普及、行内专家们耐心的讲解、理财高手们自信的预测、幕后推手们强势的操盘,“收藏”这“只”王榭庭前燕,还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了!

收藏门槛降低的同时,变现却依旧高不可攀。因为收藏本就是一厢情愿的买卖。古玩行里有句话叫:等主候客,点明了收藏市场的实质就是需求主导供应。一方踏破铁鞋,四方寻觅;一方稳坐钓台,愿者上钩。经过一番买卖博弈,收藏者的下场也就无非两种:要么买假了,要么买贵了!假了自不必说,没人要,烂在手里。就算是走运买对了,价格早被宰到了天上,被人家预支了几十年后的CPI,藏家再想变现,卖给谁呢?古玩行里倒也存在着极少数“例外”:对于交往较熟,信任度较强的买卖双方来说,卖方承诺买方可以一年或几年后将货物以当年成交价退回。这表面上是一种保真的承诺,实质是一种贬值的变现。卖方对自己的商品有信心进行二次销售,赢利两次。因为真正的好东西永远是升值的!关键是商人手里握着固定的买方群体和销售渠道,不愁好东西卖不出去,而这个圈子对于外行藏家来说,永远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除了自己吆喝叫卖之外,收藏者想把藏品合法变现就只有指望拍卖和典当了。

鉴于知名古玩艺术品拍卖公司的专业性,他们对藏品有着很高的品质要求和市场预期。普通藏家手中的藏品很难两个条件都满足。况且拍卖的运作时间在半年左右,对于急需资金的收藏者来说远水难解近渴。而典当行却正相反,因为收藏品的专业性太强,社会鉴定标准不一、价格评估无法把握而大多不敢触碰。简单一句话:绝大多数收藏者手里视为珍宝的东西是拍卖行看不上,典当行看不懂!

我想起多年前的古玩博览会上,一位参展的安徽老人引起了我的注意,因为他很“另类”,一看就不是“生意人”。他说自己收藏了20多年的古玉,因为儿子结婚需要钱,所以想通过展会一次性卖掉。我说:“您收藏了这么多年,如果一天就把它们卖了,难道不心疼吗?”,他笑了笑,没有正面回答,只是默默地说:“孩子要结婚,和我说了好久了……”。展会结束的那天,我又踱到他的展位前问问结果。他淡淡地说:“卖了,不到20万。”我不知道这宗成功的变现案例,对藏者来说应该算是幸运还是不幸?

收藏虽易,变现不易,且藏且珍惜!

此文由 科学育儿网-科技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科学育儿网 > 科技 » 且藏且珍惜

且藏且珍惜孙浩博最近,有位邻居叔叔,因为想买房子,问起我能否找到买主把多年来集邮购置的邮册出手,他还特别强调:藏品里面还包括一套第一版的生肖票。这可把我难住了,邮票从邮局可以花钱买,但到哪里去卖呢?经过多方咨询,所得结果无非是:一去网站拍卖,二去摆摊等主,三是藏友转让,每条路都充满了不确定性,可行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