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珂广告

新发现的过云楼秘藏宋拓“定武兰亭序”帖考(上)

张之望 张嵋珥【摘要】永和九年,右军将军,会稽内史王羲之在会稽山阴留下了著名的《兰亭序》。一千多年来,我国学者对其关注从未间断过。兰亭真迹已不存,仅留下摹本和刻本,摹本少,刻本杂,最有名者数定武。唐兰先生认为现存最好摹本“神龙兰亭”为伪本,其作假的底本是“笪氏宋拓神龙本”,此说影响大。但由于唐兰先生

张之望 张嵋珥

【摘要】永和九年,右军将军,会稽内史王羲之在会稽山阴留下了著名的《兰亭序》。一千多年来,我国学者对其关注从未间断过。兰亭真迹已不存,仅留下摹本和刻本,摹本少,刻本杂,最有名者数定武。唐兰先生认为现存最好摹本“神龙兰亭”为伪本,其作假的底本是“笪氏宋拓神龙本”,此说影响大。但由于唐兰先生未找到“笪氏宋拓神龙本”这实物证据,故其观点未被当今权威接受。作者在唐兰先生论证的基础上不断研究、探索,竞意外发现了苏州过云楼秘藏的“笪氏宋拓定武本”,其质量之高,令人叹为观止。在对其考证、分析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到其至高无上的价值。

弁言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上巳节,身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的王羲之,邀请名士谢安及朝中重臣孙绰等四十一人,在会稽山阴(今绍兴)的兰亭,举行“修禊”盛会,曲水流觞,饮酒赋诗。事后将上述诗作结为一集,由王羲之乘兴为诗集写序,总述其事,该文即是著名的《兰亭序》。一千多年来,中国学者、文人、书法家对《兰亭序》的关注从未间断过。

一、《兰亭序》现有版本杌况

《兰亭序》有临本和刻本之区分,临摹本毫无疑问有很重要的地位,然而因为数量的稀少传播面很窄,因此,刻本便有了不同寻常的意义。正如米芾所吟咏:“翰墨风流冠古今,鹅池谁不赏山阴。此书已向昭陵朽,刻石犹能抵万金。”南宋姜白石也在《兰亭考》中说:“《兰亭》真迹隐,临本行于世;临本少,石本行于世;石本杂,‘定武本行于世。”

宋代能见到的《兰亭序》临摹本有一定的数量,但仍极其有限。能看到这些临摹本的人,特别是宋以前的本子,基本上限于帝王贵胄、时贤公卿。宋代由于刊刻之风十分兴盛,《兰亭序》拓本大量涌现,使广大文人士大夫甚至普通老百姓也能得到拓本,因此《兰亭序》得以广泛传播,对《兰亭序》版本的收藏、鉴定、著录、研究之风也日益兴盛。

其实唐代摹本、宋代拓本和唐诗、宋词一样在逐渐流逝的历史长河中,由于其特有的时空人文环境,再也不可复制,故唐摹、宋拓本在历史上达到了艺术的巅峰,成为了我国标志性的文化遗产。

刻本中最为著名的是“定武兰亭”,许多专家都认为是据欧阳询临本所刻,与摹本《神龙兰亭》相比较,定武兰亭体现了不少欧阳询的笔法。

“定武兰亭”刻本极多,尤其是宋代,刻本蔚为大观,且摹刻精良,董其昌所谓“《兰亭》无下拓”应是专指宋拓本兰亭而言。而宋拓“定武兰亭”本中,以“湍、带、右、流、天”五字未损本尤为珍贵。

二、从唐兰先生《神龙兰亭序辨伪》说起

我们膺服校友唐兰先生的学问,唐兰先生“文革”前写过一篇很有深度的文章《神龙兰亭序辨伪》,没想到的是此力作最后竟成了先生遗作。

近代权威专家都认为现藏故宫博物院的神龙兰亭是距离《兰亭序》原本时间不远的“唐摹本”,唐兰先生在对此“神龙兰亭”本作了细致的考察之后,认为它既不是“唐摹本”,更不是什么“真迹”,而是明代人所造的赝品。文章层层深入,如笋解箨,论据充分,信而有征。文章写好后不久,十年动乱开始,未及发表,唐先生则于1979年去世,后商得经其哲嗣唐复年同志的同意,才得以发表。

近来唐山有位学者王开儒,痴迷我国古代文化,钻研兰亭,也考证出:“其一,故宫‘神龙兰亭为赝品;其二,‘丰坊神龙兰亭是国宝”的两大结论。这一“惊人”的消息,得到了国内外多家媒体报道,天津某出版社还将其出版成书,进入了国内公私图书馆。故宫博物院对于王开儒学术观点采取的办法先是冷处理,后来国内外几十家媒体争相报道,冷处理不了了,故宫博物院有“中国兰亭第一人”之称的王连起先生则在《东方早报》上作了一个非常巧妙的侧面回应——回避了王开儒“神龙兰亭”是赝品的结论一,指出了“丰坊神龙兰亭”为明仿刻本,不可能是国宝这一错误,否定了王开儒结论二。

这种“宫内”与“宫外”的“神龙兰亭”学术之争,其实都只讲对了一部分结论。唐兰先生早有定论,其“神龙兰亭”研究犹如孙悟空的金箍棒在地上画了一个圈,“宫内外”两位学者的争论,并没有跳出唐先生画的圈。唐先生对“神龙兰亭”的研究如此之深,但唐先生的学术观点却没有被后来我国主流权威接纳,是唐先生水平不够?学术地位不高?皆非也。像唐兰先生这样的国学大师,在我国传统文化出现断层的今天,已是一代绝唱。

唐先生的“神龙兰亭”学说,并没有被后来我国最权威的学者接受,主要原因还是证据不足。证据不足,不是没有证据,而是其证据是文献到文献。当然文献也是证据,何况唐先生用的文献均是可靠的文献。但如果有实物证据的话,那话语权重就又是一个级别了。

唐先生指出,伪造“神龙兰亭”者的高明之处,是其所造本是有蓝本的,底本应为北宋前朝的秘阁本,在元祐时曾刻过石,南宋时有翻刻本。唐先生进一步分析,从作伪者的角度来说,凭空伪造出一个本子是比较困难的,也是容易露马脚的。相反,如果找到一个底本,只在某些细节地方改动一下,就容易得多了。“神龙本”所取的是后一种办法,它的底本如秘阁本、苏才翁本,本身就很精彩,只要照样摹刻下来,只要作伪者在书学上有一定功夫,就很容易显出本领,可以动人。这种作假,是有本之学,比之向壁虚造要高明得多,但同时也留下了一个大漏洞,如果我们知道它是根据哪一个底本作伪,那就原形毕露了。

唐先生也找到了“神龙兰亭”的底本,是在启功先生处借到过此“笪氏”宋拓本照片。查考到翁方纲在嘉庆辛未所题:“愚见笪重光所藏即是此本,尝与王蒻林所见董玉虬藏本细对,无毫发差异,秋史已重勒于石矣。”据程瑶田在“笪重光本”后的跋语说:“笪重光侍御蓄一本,有元人陈彦廉《跋》,其为宋拓无疑。”还考证到“笪氏”“神龙兰亭”藏本有“崇宁纪元十月五日襄阳米芾记”《跋》。考证颇详,论证有据,但可惜是唐先生最终还是没有见到“笪重光”所藏原拓本,即故宫“神龙兰亭”底本,故唐先生的“神龙兰亭序辨伪”说还需我辈继续帮其寻找“笪重光神龙兰亭”宋拓本这一有力的实物证据。

三、新发现“笪氏”宋拓“定武兰亭”五宇未损本

笪重光的神龙宋拓本还是没有找到,有幸的是却最新发现了笪重光的宋拓“定武兰亭”五字未损本。

笪重光,清朝书画家,字在辛,号君宜,又号蟾光、逸叟、江上外史,晚年居茅山学道改名传光,亦署逸光,号奉真、始青道人,江苏省句容人。顺治九年进士,任刑部郎中,考选监察御史,《清史稿》卷二百八十二有传。康熙帝下江南时笪伴随,后因弹劾权臣而罢官。《清史稿》又载:“清初,郑成功犯镇江,重光缒城乞援,事平,赐御书榜。卒,祀乡贤。”

笪重光书画方面的成就超过了其政绩,清朝学者吴修在《昭代尺牍小传》中称其“书出入苏、米,其纵逸之致,王梦楼(文治)最所称服”。笪重光与姜宸英、汪士铉、何焯合称清初“帖学四大家”,其多幅作品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其《书筏》《画筌》两部理论著作,为我国书画艺术史上写上了重重的一笔。

一般人不知,其实笪重光收藏鉴定方面的成就又大于他书画方面的成就。我们在中外许多博物馆收藏的著名书画碑帖中都能见到“江上外史”“笪重光印”“在辛”等笪氏标志性的鉴藏章。换言之,有笪氏鉴藏章的书画碑帖,一定是重量级的艺术品。

“笪氏”定武兰亭拓本为卷轴装,全部展开应当有5~6米长,卷轴装裱从外观看,应为明末清初重新装裱过。

展卷观此定武兰亭,静穆古雅。保存之好,令人吃惊,远观的话还以为是新拓。

凝视之,亦觉无半点燥气,墨色黑中居然还泛着幽幽的可人紫光,沁人心扉。近辨纸墨,当为白麻纸,用松烟墨精拓。逼视之,发现“笪氏”拓本墨色和柯九思本、独孤本、吴炳本是不同的(另行文谈这个问题)。

统观“笪氏拓本”,全具有定武佳刻特征:“永”字,无画,发笔处微折转;“事”字,脚斜拂不挑;“是”字,下“疋”(音竦)凡三转不断;三行“群”字末笔又叉燥笔;七行首“盛”字上有石花如小龟形;十一行末“仰”字末连笔一小圈名针眼;十四行“殊”字下钩如蟹爪;又有界栏八行阔九行长,俗称八阔九修本特征,初观即可认定为定武佳拓本。又“群、带、右、流、天”五字未损,弥足珍贵。此拓本字口清晰,字形稍肥,“云”字带肉,传说中的定武兰亭肥本是也!(见图1、图2)

我们再来看看此定武拓本主人笪氏的题跋,卷轴开头笪重光题写了六个古穆的篆字“宋拓定武兰亭”引首,后面是笪氏对此藏品洋洋洒洒长达近800字的考跋,笪氏小楷,尤其珍贵(见图3、图4)。其考证之详,旁征之博,用力之深,闻所未闻。我们见到故宫博物院许多名帖名画上都也只有笪氏一二个鉴藏章,最多有一二句题跋,像这样长的题跋,是首次发现。

笪重光跋语对自己“定武兰亭”本主要作了以下几点说明:

其一,引用了赵孟烦的观点,只有定武石刻最能体现右军笔意,“定武兰亭”是用秃笔书,故古雅,笔意和墓田丙舍帖相类。

其二,许多兰亭临本并没有学到右军的笔意。

其三,宋高宗极重视兰亭,认为必须照“定武兰亭肥本”临池学书,才能和苏、米书法抗衡。

其四,笪氏及同乡张氏都藏有宋拓开皇本兰亭,疑非真定武本。

其五,此拓本气象淳朴、肥瘦相宜,符合前人定武鉴定法则。许多著名版本如颖上本、褚摹本、米跋双钩本等不能和其相提并论。

其六,宋刻本流传也不少,所传复州本、豫章本、江州本、鄱阳本、处州本,其石罅和此本不同,此本完全符合定武特征。五字未损本,应当是熙宁以前本,赵孟頫认为最难得。

其七,宋刻《星凤楼帖》中“定武兰亭”是以此本为底本,此本还保存了沈揆、龚子敬的题跋。

其八,此定武本原为新安吴用卿家藏。

其九,汪道贯在此拓本《跋》中讲,其宗兄(汪道昆)所藏的子昂十三跋(独孤本)比此本要稍逊色。这一观点正和董其昌评论后来归涿鹿冯铨的子昂十三跋拓本,认为其没有神采的说法是相同的。笪氏认为涿鹿冯学士的拓本就是南冥先生(汪道昆)原收藏的这一本(即独孤本)。

其十,董其昌在此拓本上题跋,认为此拓本是右军法书的第一,这一评价是实事求是的。

其十一,赵孟頫讲,世间旧拓本越来越少了,识真的人很少,只有真正懂书法的人,一见就明白了。

其十二,此拓本与毗陵庄澹庵太史所珍藏内府流传一册,毫发不殊。认为海内外没有比这二本更好的定武兰亭。

其十三,曾见到贾秋壑(历史上收藏兰亭最多的藏家)题跋的定武兰亭手迹上讲,真正鉴碑,要看拓本是否有古意,望之使人心庄气肃,而仿本就似举体沓拖的少年,看了不舒服,像人得了病一样。

其十四,笪氏认为此拓本的镌手刀法圆劲,与唐初未经翻刻的“定武兰亭”碑气象神骨是一样的,这就像黄山谷先生所讲,鉴定定武兰亭“要以心会其妙耳”。

其十五,开皇本和此一比就没有必要留了,送给了友人。留此拓本为了使江左后人能够见到右军的真正法书重器,怎么不是一件快乐的事呢! (未完待续)

此文由 科学育儿网-科技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科学育儿网 > 科技 » 新发现的过云楼秘藏宋拓“定武兰亭序”帖考(上)

张之望 张嵋珥【摘要】永和九年,右军将军,会稽内史王羲之在会稽山阴留下了著名的《兰亭序》。一千多年来,我国学者对其关注从未间断过。兰亭真迹已不存,仅留下摹本和刻本,摹本少,刻本杂,最有名者数定武。唐兰先生认为现存最好摹本“神龙兰亭”为伪本,其作假的底本是“笪氏宋拓神龙本”,此说影响大。但由于唐兰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