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珂广告

假面遗珍

百件面具遗珍亮相国博展示灵魂的艺术张邦启[内容提要]戴面具表演是傩剧文化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是与其他剧种最明显的区分标志,而面具是贯穿整个傩事活动的核心道具。池州市博物馆现藏清代傩面具27枚,采取平雕、线雕、透雕、镂空、浅浮雕等传统技法,运用柳木或黄杨木雕制、油漆彩绘而成。雕刻刀法简洁、流畅、细腻,追求布

百件面具遗珍亮相国博 展示 灵魂的艺术

张邦启

[内容提要]戴面具表演是傩剧文化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是与其他剧种最明显的区分标志,而面具是贯穿整个傩事活动的核心道具。池州市博物馆现藏清代傩面具27枚,采取平雕、线雕、透雕、镂空、浅浮雕等传统技法,运用柳木或黄杨木雕制、油漆彩绘而成。雕刻刀法简洁、流畅、细腻,追求布局的均衡统一,强调色彩的对比运用,注重刻画人物形象,夸张有度,变形有法,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池州傩面具精品之作,为研究池州傩文化、戏曲文化、民间信仰、雕刻技艺与地域文化等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本文就池州市博物馆现藏清代傩面具的基本情况、面具艺术、研究价值诸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馆藏 清代 傩 面具 艺术

一、基本情况

面具是古代巫傩文化最明显的表现特征,被用作与神灵直接对话的工具,被认为是渗透着精神力量的神灵的化身。面具一般称为“魃”“倛”“馓”“假面”“套头”“大面”“代面”等,池州傩社多称为“脸子”,有的称为“龙神”“嚎啕神圣”“傩神”“戏神”“菩萨”“菩老”等,抄本上则写作“鲍老”“老郎”,地方志上写作“社神”。在池州各宗族傩神会,无论傩仪、傩舞还是傩戏活动,都主要围绕着被视作“神”载体的傩面具来进行,是池州傩事活动的核心。

池州古为吴、楚之地,吴人、楚人均信巫鬼,“以歌舞事神”,一直保持着久远的巫傩信仰。池州傩主要流传于佛教圣地九华山周边池州市域的贵池、青阳和石台等县(区),尤其集中于贵池区原刘街、梅街、茅坦、棠溪、解放、桃坡、里山、清溪、墩上和涓桥等乡镇的山村和圩区的姚、刘、章、唐、柯、金、曹、李、姜、杜、吴、韩等几十个大姓家族。史载“无傩不成村”,其中源头李、渚湖姜、茅坦杜与四章元四大宗族名声尤为显赫。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池州尚有30多个宗族傩神会近80个自然村从事傩事活动。

1966年在破除“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即“破四旧”运动中,池州各傩社相继焚毁了本族傩神会的傩戏剧本、傩戏服装、傩道具(含面具)等,停止一切傩事活动。“文革”期间,为展示“横扫一切牛鬼蛇神”成果,贵池县则举办了“破四旧”之物展览,其中来自刘街、桃坡、里山与清溪等地的傩社共27枚面具参展。展览结束后,王兆乾、彭文廉等同志特意将这些面具收藏于贵池文化馆天花板上。20世纪80年代原贵池县文化局成立“贵池戏曲史料编撰办公室”(即贵池戏曲志办公室),因编撰工作的需要,从贵池文化馆征集了这些面具。1999年9月原贵池市文物管理所将其征集收藏,2005年5月经安徽省文物鉴定专家组鉴定确定均为清代制品,系珍贵文物(三级品),2013年12月移交至池州市博物馆(下称“池州馆藏傩面具”)。

池州馆藏傩面具现有27枚,雕制年代均为清代;质地木质,多为枫柳木,少数黄杨木;形状外凸内凹,呈长方形纵状;规格大小不一,通宽17~31厘米,通高24~40厘米,通厚7~13厘米;有“全脸子”与“半脸子”之分:全脸子冠长一尺三寸左右(最长40厘米),戴时遮住整个面部,半脸子略小,长一尺左右(最小24厘米),遮住面部一半;面具厚薄不一(0.6~1.5厘米);轻重不一(315~910克);面具眼(保留眼珠)、嘴、鼻孔部镂空,两耳上部钻孔,便于贯索、佩戴;通体施不同色漆(内部多施红漆,只有《刘文龙》中“刘文龙”、《陈州散粮》中“包文拯”2枚不施漆)。在傩戏《章文显》中傩面具有“章文显”“张妃”“老丞相”“左丞相”(2枚)、“右丞相”“薛霸”“招魂使者”,共8枚;傩戏《刘文龙》中有“皇帝”(即“汉灵帝”,与《陈州散粮》中“宋仁宗”面具通用)、“刘文龙”“肖淑女”“吉婆”“宋中”“狄将军”,共6枚;傩戏《孟姜女》中有“范杞良”“姑姑”“小姑娘娘”“乡官”,共4枚;傩戏《陈州散粮》中有“包文拯”“赵虎”,共2枚;傩舞《舞伞》中“童子”、《舞回回》中“三回子”、《圣帝登殿》中“关云长”各1枚,共3枚;傩仪《新年斋》中“老和尚”“小和尚”,《问土地》中“土地神”“土地公公”各一枚,共4枚(详见《池州市博物馆藏清代傩面具一览表》)。面具分“通用”与“专用”两大类,如“皇帝”“童子”面具可通作他用,而“关公”“和尚”等面具则为专用。

池州傩面具多是在距傩社路程较近的青阳县庙前镇制作而成的。“文革”前,庙前镇有专门的傩面具雕刻店铺,主要有刘、林两家,代表性传承人有刘本荣、刘千祥、林水云、林宗琳、姚维耘等。雕匠接受祖辈传承下来的雕制技艺,按照祖传的面具图谱进行雕制,并形成各具特色的手艺。雕制面具有一套完整的程序,包括伐木、雕刻、制胚、蒸胚、制漆、上彩、定色、成型等多个步骤。首先取径约25公分的枫柳或黄杨木,锯断剖开,镂空树心,凿雕成傩神形象大致形态和轮廓,如五官、帽冠、发髻等,运用木雕笔或小号刻笔细雕面具的局部,如眼、眉骨、颧骨、皱纹、唇齿等,形成粗坯。再用木锉、砂纸打磨粗胚,放入沸水中蒸煮24小时后,取出置于阴凉干燥通风处,阴干使之定型。接下来用砂纸磨光面具表面,施绘自制的颜色各异的土漆(即采集树脂,勾兑桐油,加热软化、熔融后,再加入老土等富含各种矿物质的材料),定色后补充其他装饰,在双耳上部打孔系绳,一枚面具便制作完成。而制作一套完整的面具,因各宗族扮演剧目不一,整套面具的数目也不相等,有13枚、18枚、19枚、24枚、30枚、36枚、48枚不等,且面具的称谓互不雷同。有些宗族为表示对傩神的崇敬,借鉴九华山众僧徒礼佛的传统做法,特给品位较高的部分面具表层贴一层金箔(即装金)。这些面具经“开光”后,便具有不可亵渎的灵性,与神灵地位等同。

池州馆藏傩面具(即老面具)与近现代新制傩面具既有相同之处(见图1、图2),又有一些不同。具体表现在:一是面具质地方面,虽均为木质,但老面具多为枫柳木或黄杨木,新面具多为樟木。老面具的“胡须”用苎麻丝或发丝制成,新面具有的则由细塑料丝替代。二是雕制方法方面,取木、雕刻、成坯、打磨、上色等制作程序基本一致。老面具取木后用沸水蒸煮24小时后阴干,新面具取木直接阴干。老面具用手工雕钻,砂纸打磨,新面具手工与电动互用打磨。三是施色方面,根据不同人物形象进行施色。老面具通体施漆,正面首先用石膏粉加着色剂刮底,再施自制土漆,内部施红漆。新面具打磨后有的直接上漆,自制土漆与现代漆混用,而内部多施清水漆,有的不施漆。

池州傩面具与江西、贵州、云南等地区傩面具相比较,表现出极强的地域性:一是质地方面,池州傩面具质地单一,为木质;其他地区傩面具质地多样,有木、竹、纸、皮革、毛毡、草、石、铜等。二是造型方面,池州傩面具以人物形象为主,注重塑造不同的傩神形象;其他地区多以动物图案为主,突出强调傩神的原始形态。三是风格方面,池州傩面具突出写实的审美情趣;其他地区傩面具凸显狰狞、恐怖的面目。

二、面具艺术

池州馆藏傩面具造型生动,结构严谨,注重写实,色彩绚丽,形象夸张有度,雕刻刀法流畅,展现出一种古朴、粗犷之美,其雕绘特色及形制特征具体表现如下:

(一)雕刻技法

池州馆藏傩面具的雕刻吸收民间传统优良工艺,在平雕、透雕、镂空的基础上,再增加线雕、浅浮雕技法,相叠有序,讲求雕刻力度轻重的相对均等,注重对傩神形象气质的刻画,把雕刻技艺与艺术规律融合得浑然一体。雕刻刀法匀称、娴熟、流畅、细腻,转折自然,显示出很强的粗犷美,体现着人物的神韵,显示出明清时期民间工匠高超的雕刻技艺和庄重、繁缛、富丽的艺术风格。如“童子”面具,又名“和合”,即傩舞《舞伞》中的“伞童”、《舞钱伞》中的“和合”,呈长方形,纵28.3厘米,宽18.7厘米。面部方圆,双目圆睁,细眉,垂耳,眼、眼珠、鼻孔、嘴角镂空。通体涂漆,面部整体呈乳白色,无发处涂三个黑色桃形发饰,黑眉黑眼,鼻梁高直,白齿红唇。童子憨厚敦实,可亲可爱(见图3)。

(二)布局造型

池州馆藏傩面具布局上追求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之间的相对和谐、均衡。造型上注重写实,根据傩神的不同塑造不同的神灵形象,表现手法以五官和装饰的变化分别塑造出凶猛、威武、忠诚、奸诈、和蔼等不同的人物形象,夸张有度,变形有法。

1.武生面具

暴突的眼球大而圆,眼睛炯炯有神,虎视眈眈,浓眉刻成两条横肉,嘴部雕成龇牙咧嘴状,有的雕有尖利的獠牙,上、下各两颗,有的下腭有圆球两个,有的额头刻有圆形火球,额上长出两角,狰狞可怕,神气咄咄逼人,增强了人物刚强、凶悍的特色。如“招魂使者”面具,即傩戏《章文显》剧中的“武将”,呈长方形,纵26厘米,宽19.5厘米。头顶官帽,额部刻竖式椭圆形,火焰眉,凸圆眼珠,咧嘴,眼、鼻孔、咧嘴均镂空。面部两侧大垂耳(见图4)。通体刷漆,帽红色,面部黑色,眉、唇红色,有胡须,形象似乎是人与鬼的结合,暴突的眼球大而圆,有威慑人的力量。

2.生角面具

大抵眉清目秀,粉面朱唇,温良恭谦,淳朴忠厚,呈现类型化的标准美。如“刘文龙”面具,即傩戏《刘文龙》中的“刘文龙”,呈长方形,纵36.5厘米,宽19厘米。头顶秀才帽,柳眉,塌鼻,小嘴,大垂耳,耳根外敞,眼、眼珠、鼻孔镂空。正面涂漆,帽主体为黑色,红边金沿,脸部乳白色,红唇,牙齿白色(见图5)。面具眉清目秀,粉面朱唇,温良恭谦,淳朴忠厚,小生形象逼真。

3.旦角面具

头顶多为二发髻,黄面朱唇,瓜子脸,柳叶眉,丹凤眼,耳戴金色的耳环,显得端庄恬静,贤淑善良。如“萧淑女”面具,即傩戏《刘文龙》中“萧(肖)氏女”,呈长方形,纵30.5厘米,宽17.5厘米。头顶单螺高髻,瓜子脸,细眉,丹凤眼,瘪嘴,细长耳,耳根挂桃形坠,眼、眼珠、鼻孔、嘴角镂空,通体涂漆,发为黑色,面部为乳白色,黑眉、黑眼、红唇、金色桃坠(见图6)。人物形象端庄恬静,贤淑善良。

4.丑角面具

多细眉窄眼歪嘴,夸张变形,给人以奸邪狡诈之感。

池州馆藏傩面具呈现出千姿百态的艺术造型,无不给人以美的享受。

(三)色彩运用

池州馆藏傩面具讲究色彩的运用,一般多以墨黑为底色,然后运用红、白、紫、黄(金)、绛红、赫红等色,巧借色彩的渲染作用来刻画人物形象。

1.红色面具

红色面具表示忠勇、热血,展现一个人的智勇双全、文韬武略。如“关云长”面具,即傩舞《圣帝登殿》中的“关公”,按照“面如重枣卧蚕眉,长须美发”的形貌来雕刻塑造,呈长方形,纵40厘米,宽21厘米。头顶官帽,两飘带上扬,面部两眉心,有三条皱纹。眼、鼻孔、嘴部均为镂空,有胡须。面部两侧有大垂耳。通体刷大红色漆,黑帽、黑眉、黑眼,一双丹凤眼,竖立,半睁半闭,具有威慑作用与神力(见图7)。

2.黑色面具

黑色面具表示率直、朴实、刚正,表现人物朴直、率真、刚正的性格。如“包文拯”面具,即傩戏《章文显》中“包拯”,呈长方形,纵35厘米,宽20.8厘米。头顶官帽,额顶圆月,细眉上扬,印堂处刻两道皱纹,兜齿络腮胡,大垂耳。正面涂漆,面部整体为黑色,白眼珠,白齿,红唇(见图8)。人物形象率直、朴实、刚正。

3.黄(金)面具

黄(金)面具表示沉着、老练、忠实,以表现功德广大、知识渊博和人物老练的性格,多适用于表示主神与忠臣,如“皇帝”“左丞相”“右丞相”等。如“皇帝”面具,即傩戏《刘文龙》中“汉灵帝”、《章文显》剧中的“宋仁宗”,呈长方形,纵24厘米,宽19厘米。头戴官帽,弯月眉,小鼻孔,瘪嘴,孔明胡,苎麻丝为须,大垂耳,眼、眼珠、鼻孔、嘴部均镂空,通体涂漆,帽为红色,面部乳白色,黑眉,黑眼,红唇(见图9)。造型温文典雅,富丽堂皇。

4.白色面具

白色面具有时为奸诈形象,表现人物阴险恐怖的性格;有时为洁白、文静、善良的形象,表现人物纯洁、温和、善良与慈悲的性格,适合表现仙人。如“土地神”面具,即傩舞《问土地》中“土地”,呈长方形,纵34厘米,宽21厘米。面为老相,头戴员外帽,额头刻有三条弧形皱纹,凸雕柳叶眉,瘪嘴,大垂耳,眼、眼珠、鼻孔、嘴角镂空。通体涂漆,帽涂金、红、墨色,诸色相间,面为乳白色,兜腮胡,和蔼亲善(见图10)。

池州傩面具通过色彩对比运用,追求理性化,并形成一定的艺术程式,从而表现出装饰化、工艺化、寓意化。

此文由 科学育儿网-科技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科学育儿网 > 科技 » 假面遗珍

百件面具遗珍亮相国博展示灵魂的艺术张邦启[内容提要]戴面具表演是傩剧文化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是与其他剧种最明显的区分标志,而面具是贯穿整个傩事活动的核心道具。池州市博物馆现藏清代傩面具27枚,采取平雕、线雕、透雕、镂空、浅浮雕等传统技法,运用柳木或黄杨木雕制、油漆彩绘而成。雕刻刀法简洁、流畅、细腻,追求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