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珂广告

冰清傲骨

冰清傲骨胡民君摘要:在“四君子”(梅、兰、竹、菊)题材中,梅花位列第一,它一直为宋元以来的文人画家所钟爱,并且代不乏贤,诸如,宋代的杨无咎、元代的王冕、明代的明四家、清代的扬州八怪以及海派诸家等。尽管表现的是同一种题材,但是,在不同画家笔下的梅花,其艺术风格和审美情趣又各有千秋。文章以美术史上两位著

冰清傲骨

胡民君

摘 要:在“四君子”(梅、兰、竹、菊)题材中,梅花位列第一,它一直为宋元以来的文人画家所钟爱,并且代不乏贤,诸如,宋代的杨无咎、元代的王冕、明代的明四家、清代的扬州八怪以及海派诸家等。尽管表现的是同一种题材,但是,在不同画家笔下的梅花,其艺术风格和审美情趣又各有千秋。文章以美术史上两位著名的画梅名家王冕和罗聘为例,比较他们画梅的异同,并分析风格差异的原因。

关键词:梅花;王冕;罗聘;艺术风格;比较

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脉络中,花鸟画较晚于山水画的兴起,却从宋代宫廷花鸟画延续至后期的文人水墨花鸟画从而后来居上受到广泛青睐。而梅花素来有“花魁”“寒香”等雅称,被历代文人赋予格高超迈、孤傲不群等典型的文士意趣而与兰、竹、菊一起并称“四君子”,多次出现在文人花鸟画作品中。

一幅作品不能概括作者一生的风格定势,却也是作者一段时期内看待现实、抒发内心真实情感的镜子,是对自己艺术思想与觉悟的最真实的总结。而每个时代都有其獨特的艺术魅力,生活于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生活经历,注定会造就不一样的艺术成就。王冕是元代著名的画家,以墨梅名世;清代罗聘则是“扬州八怪”中的后起之秀。二人皆爱梅画梅,却在形似间悄然展现出截然不同的创作风格。本文旨在通过这两位画梅圣手的艺术比较与分析,探究其作品背后蕴含的特定因素与人文情怀。

一、生平经历比较

王冕字元章,号煮石山农、会稽外史、梅花屋主等,今浙江诸暨人,元初著名画家、诗人。王冕的一生可谓苦难远多于喜悦。曾有诗句云:“世俗鄙我微,故旧嗤我愚。赖有父母慈,倚门复倚闾。我心苦凄戚,我情痛郁纡。”自幼家境贫寒却嗜学入迷,这也为他之后诗词写作与众多艺术创作间的融会贯通打下基础。也是因为自小的勤学苦读,在机缘巧合下王冕成为了一名儒生,一颗满怀经世致用的心因为科举考试屡屡碰壁,后无奈之下才放弃了仕途之路。然现实中的百姓民不聊生,民族与阶级矛盾使王冕后来多次拒绝为元庭为官。生活给予了他痛与恨,生活也给予了他爱与包容,于是归隐九里山将居住的一片土地规划有序不乏诗情画意。他曾作诗“山中煮石乍归来,满树琼花顷刻开。仿佛暗香生卷里,夜寒明月与徘徊。”夜晚与明月携手踱步虽没有李白“对影成三人”的浪漫,却多了一份田园生活的静谧与无奈。这段归隐的人生转折使之前的怀才不遇、愤懑社会的一腔热血逐渐得到平复并转化为一种自我开解,也与其艺术风格转变为孤傲息息相关。

罗聘,字遯夫,号两峰,原籍安徽歙县,生长于市民阶层兴起的繁华扬州。罗之妻白莲居士方婉仪,女罗芳淑,子罗允绍、罗允缵均喜梅、善画梅,为历史上不多的为梅痴狂的“罗家梅派”,一家仙人眷属、笔墨扶持、其乐融融。其自幼双亲离世,由叔父罗愫抚养长大,生长于市民阶层兴起的繁华扬州,常年穿梭于文人雅会中,因才华横溢为人追捧称道,不论是生活条件还是名誉、幸福的家庭或是后来拜得名师,罗两峰前半生都还算得上是一帆风顺,加之夫妻恩爱、心想事成,这一时期罗聘顺应市民审美积极创作的同时谦虚地拜师学艺充实自我,其所创作的作品情真意切,内心的喜悦动人浮于画面,所画梅花随春风摇曳丝毫没有寒冬气象。直到金农的辞世,罗聘秉承恩师生前遗志三上北京收集其诗稿画作,身临造化开阔视野,犀利发现社会人性的黑暗,大胆创作出像《鬼趣图》这样针砭时弊的作品。

艺术家不同的生活经历会导致其看待社会有着不同的视角,而作为一位文人画家,其对内心的探索最终会在绢素上找到救赎,王冕笔下梅花前期“简花淡蕊”与后期“繁华蜜蕊”式的风格转变与其经历的人间悲欢离合产生的情绪息息相关。而罗聘则因在朱草诗林中有恩师有家眷,作品显得轻松灵动不少,虽同是梅花却给人春回大地之感。

二、时代背景不同

在蒙古族统治下的中原社会民族歧视严重,使得当时的文人志士无法一展抱负,所以从向外治世的抱负转为向内的探索,现实的残酷刺激了他们无限的创作激情,纷纷以笔墨诉说生不逢时的不满。而宋代雍容华贵的宫廷花鸟画亦被水墨文人画所取代,画家纷纷尝试各种方式,如塑造“四君子”类似寄托格调高洁的花卉题材作品;或在表现山水时更倾向于墨色而非青绿;尝试以书法笔触勾写花鸟鱼虫等意趣,这个时代的艺术家极富创作热情,在继承前人技法的基础上乐此不疲地推陈出新,不断刷新文人画的新篇章。元代文人画的确立、成熟与转变在中国传统绘画发展史上均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而正是由于这样特殊的时期造就了像王冕一样杰出、多才而又愤慨揭露社会现象的优秀艺术家。而这其中,王冕则是兼具诗书画印且格调高雅的代表。

相比之下,罗聘显然处于一个幸福感较高、文艺发展欣欣向荣的时代——清中叶,彼时盐业兴盛,扬州又处于全国的商业中心圈,商人好儒者众多,故文士雅会此起彼伏,又因为不同原因聚集一起的扬州八怪(除了罗聘之外)均形成各自明显的艺术风格,画家之间的惺惺相惜给予了罗两峰一个可以充分展示才华与尽情创作的环境。也正是由于频繁地参加比较高级的诗会,罗聘得到了众多“扬州八怪”前辈的青睐,也为后来拜得金农为师埋下伏笔。由于当时商业的高度繁荣,资本主义萌芽悄然破土,民间更有“金脸,银花卉,要讨饭,画山水。”这样的谚语出现,且顾主多来自市民阶层,他们普遍“喜新尚奇”,这一切使罗聘毫不犹豫地排除仕途大道而选择了悠然自得的职业画家之路。

三、二人笔下梅花的艺术风格比较

每一位历史上优秀的文人画名家,都不会简单地满足于现有前人的技法,而是在反复的实践中逐渐实现独特的个人艺术风貌、展现内心最真实的想法。这既是对自我的一种突破,也是将创作提升到历史的高度不断探索的担当。从用笔设色到谋篇布局,由于接触到的艺术氛围不同而逐渐发展了独具个性的意识理解,正是由于这些优秀的文人画家们的不断推陈出新、表现自我,中国传统绘画才能在历史的长河中延绵不绝、形态多样。

(一)用笔设色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画梅从继承到创新在用笔方面有两种表现:一是用水墨晕染出花的轮廓,突出花的形态;二是以淡墨勾花瓣,即圈花法。由于有着深厚的书法底蕴,王冕笔下的老梅从主干到枝梢,笔笔灵动鲜活,不拘一格,阴阳顿挫间飞白妙生,前后出枝无一固定法则,点缀疏密相间的梅花使画面虚实相生,一派傲骨寒梅景象。又墨分五色,说是墨梅却从没有单调的味道,王冕淡淡墨痕的梅花表现却浓淡干湿各不相一,或淡墨渲染衬托白梅光彩或者浓墨渴笔顿挫间既写梅骨更反衬梅花静雅。据记载,王冕善用胭脂作梅花骨体,展现出的梅花更是古情秀逸、生气动人,无论从以书法用笔入画、还是以墨色渲染衬托梅花,均给后人留下无尽的创作启发。

罗两峰作画不拘小节,可冲出重形似的意识桎梏之外又能收于方圆之内,用笔大胆潇洒无毫末之并焉,受金农影响作品中金石意味强且富有张力。故而在描摹前人与外师造化的基础上,其更加注重创新,凡可以使作品达到意想之境的方法必然不择手段,故而形成自己强烈的艺术风格,融入扬州八怪之列。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在其所作《梅花图》中曾以老师金农的诗落款:“老梅愈老愈精神,水店山楼若有人。清到十分寒满把,如知明月是前身。”时逢罗两峰已年过半百,画中的江路野梅更多了一份叫人伤感的禅味、体现了作者对于人生起伏与世事变迁的体悟。画面主干侧出一粗枝杆径直向上生长,粗枝虬曲且横斜交错,枝梢横斜处有白雪片片,疏散有致的梅花看上去满是孤独以及对旧人的怀念。如在1772年创作的《梅花册页》中,提有“客窗晨起,用玉楼人口脂画此红梅”,即用女子染唇色的唇脂来点染梅花,此举是突破当时的思维定势、烘托暖阳下红梅的清爽娇艳。

(二)画面布局

“冰花个个圆如玉,羌笛吹他不下来。”王元章作画既重墨韵,更讲究构图,在其众多梅花图轴中,有枝梢从左右而出者绣劲典雅、花瓣淡润、花蕊点染;有老枝自下向上劲直生长又不乏侧枝灵动伸展,韧性之外凸显老梅刚直个性;亦有自画面上方或左或右出枝者,多束梅花丛丛随风拂动、生气盎然,作者野逸、孤傲的性情跃然纸上。

王冕在继承仲仁和尚与杨补之的墨梅技法基础上,也日渐形成了独特的自我风范,对于梅花题材的布局章法也是一变再变,比如创作于至正六年(1346 年)的《墨梅图》属于其早期风格,一断枝老干由画面左下角往右斜生,枝分左右,枝头点缀着几朵含苞待放的梅花,疏枝浅蕊,充满萧散野逸之气。而创作于乙未年(1355),现藏于上海博物馆的《墨梅图》算得上是其后期精品之作,画面中多了一份静气与放达,布局更似是对于点线面的安置而耐人寻味。画中无主枝,两条枝梢弯曲灵动牵引繁华蜜蕊错落有致、将梅的含苞待放与盛开之姿置于一处,并在梅花下方呼应以方形长诗并坠以印章,以书画印的完美结合开启我国早期文人画的新图式。

前面提到罗聘作画不拘小节,注意大处着眼重视构图,通过作品可见不再有长篇的留空题跋,以“新”“怪”见长,明显有摆脱前人文人画的意味,多从画面的整体出发,强调绘画的表现力。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与妻方婉仪合作的《梅花图卷》(现藏于上海博物馆)中取盛開的梅林一角,枝梢梅花竞相绽放一扫初春寒冷气象,中间向右伸展的梅枝上点缀花苞与花萼与画面右侧落款相互呼应。整幅作品在构图上左右相应,疏散有序,生机勃勃叫人欣赏之余自有一份愉悦之情油然而生。在《磎月黄昏图》中,浓墨写出主枝的顿挫与浑然苍老气象,片片梅花点缀其间,枝梢交错间一轮明月幽然显现并以淡墨渲染似乎并不寒冷的月光。整幅作品构图乱中有序,层次分明,给予人黄昏时分一种恬静幽然的感觉。历史上曾称罗聘“梅能写其香,佛能画其善”足见其画梅不仅在形式刻画上入木三分,而且在表现对象灵魂方面穷尽所能,达到形神兼备又独抒己志的目的。

四、结语

王冕与罗聘二人均将“师古不泥古”发挥得淋漓尽致,但是由于二人所处时代背景不同,他们分别创作出了清气孤傲与生机勃勃两种给人完全不同感受的梅花作品。正如泰戈尔所言:“生命以痛吻我,让我报之以歌。”历经坎坷的王冕最后在家乡种起了梅园,找到了人生的归宿;而罗聘则是由青年时期的意气风发到中年的澄怀味道,沉淀自己一生的酸甜苦辣。诗人在诗中活出永生,画家却在画中得到救赎,欣赏一幅作品最终是读懂那个时代,读懂画家。比较王冕和罗聘的梅花,主要是希望欣赏者能够深刻认知二人作品的内在意蕴和审美趣旨。

作者单位:

安徽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

此文由 科学育儿网-科技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科学育儿网 > 科技 » 冰清傲骨

冰清傲骨胡民君摘要:在“四君子”(梅、兰、竹、菊)题材中,梅花位列第一,它一直为宋元以来的文人画家所钟爱,并且代不乏贤,诸如,宋代的杨无咎、元代的王冕、明代的明四家、清代的扬州八怪以及海派诸家等。尽管表现的是同一种题材,但是,在不同画家笔下的梅花,其艺术风格和审美情趣又各有千秋。文章以美术史上两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