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传说,古代帝王的宫殿里,地上铺满金砖。古代皇帝的奢侈生活是早有耳闻的,可是连皇宫里的地砖都是用黄金做的,这似乎太不可思议了。皇宫里铺的地砖真的是用黄金做的吗?
在北京故宫金銮殿,地面上铺着四千七百十八块油润如玉、光亮似镜的地砖,它质地密实,走在上面不滑不涩,而且还叮叮有声,脆若金石——这就是传说中的“金砖”。但所谓的金砖并非真是用黄金做的,它实际上也是用泥土烧制而成的,从这一点上讲,与一般地砖也没什么不同。但是它为什么会被称为金砖呢?
此砖为何叫“金砖”?
有一本《金砖墁地》的书,对金砖是这样描述的:“专为皇宫烧制的细料方砖,颗粒细腻,质地密实,敲之作金石之声,称‘金砖;又因砖运北京‘京仓,供皇宫专用,称之‘京砖,后逐步演化称‘金砖。”在民间流传的说法里,金砖的得名有三种来源,一是这种砖是由苏州所造送往京城的,本名“京砖”,后来逐渐演变成了“金砖”。另一种说法是,金砖烧成后质地极为坚硬,敲击时会发出金属的脆声,所以叫“金砖”。还有一种说法是,明朝时这种砖非常金贵,价值一两黄金一块,所以叫做“金砖”。
金砖具有光润耐磨、越擦越亮、不滑不涩等特点,既可以防止地下潮气上升,又可以把皇宫衬托得更壮丽,直到现在,故宫里的金砖历经几百年的沧桑巨变和踏磨,还依然光亮如新,块块完好。在明清时代,人们既没有水泥,也没有掌握现代化的建筑工艺,却能烧制出如此精美而实用的金砖,的确是一件非常令人咋舌的事情。现在,人们如果前去参观北京故宫的珍宝馆,脚上都要套双“文保鞋”,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地上的金砖。
这种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金砖出产在苏州郊外。苏州城东北的御窑村(原名余窑村)是著名的金砖产地,因其地土质优良,烧制有方,做工考究,所产的金砖特别细腻坚硬,因而被永乐皇帝赐封为“御窑”。
御窑金砖,皇室专用
御窑金砖是中国汉族传统窑砖烧制业中的珍品,明清以来受到历代帝王的青睐,成为皇宫建筑的专用产品。
明朝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大兴土木,开始为营建北京城做准备工作,经苏州香山帮工匠的推荐,陆墓砖窑被工部看中,决定“始砖于苏州,责其役于长洲窑户六十三家”,其中用来墁地的金砖由苏州等五府负责烧制。因为苏州府等位于大运河旁,土质细腻,含胶状体丰厚,可塑性大,容易澄浆,制成的金砖坚硬密实,而且由于靠近大运河,运输方便,可从水路直达北京通州。现在北京故宫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以及十三陵之一的定陵内铺墁的大方金砖侧面,尚有明永乐、正德和清乾隆等年号以及“苏州府督造”等印章。
由于精工细作,金砖的成品率极高,误差极小,每块金砖的规格分别为二尺二、二尺和一尺七见方,同一规格的金砖大小误差不超过一毫米。当然其产量也是极为有限的,据记载,明朝为营建北京城而烧制的五万块金砖,足足花了三年时间。
金砖运到北京后,官府还会逐块检验,每块都要“敲之有声,断之无孔”,才能铺墁在皇宫里。墁地的工艺也非常严格讲究,首先要磨砖加工,使砖与砖的接触面严丝合缝,二尺的金砖,每一工只能磨三块。墁地时,一名瓦工加上两个体壮力大的助手,一天也只能墁五块。
但故宫铺设金砖的面积也很有限,集中在东、中、西三条路线上。在故宫的核心建筑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所在的中路上,用的金砖是最大的二尺。中路外侧的金砖稍小,有一尺七的,也有一尺四的。
复活烧制工艺
御窑在经历了明、清两代的兴盛后日渐冷落,金砖也随之消失。有资料记载,在光绪三十四年,江苏苏州的御窑村还有御灶二十四座,“金砖”就是在这一年停做的。现在御窑村的村民姚兴民家中藏着多块“金砖”,其中两块是明代正德元年五月出窑的,应该算是现存最古老的“金砖”了。
但长期以来,御窑村村民烧砖制瓦的技艺世代相袭。“金砖”的制作需要经过取土、制坯、烧制、出窑、打磨和浸泡等几道工序。几道工序,听上去似乎也并不特别复杂,但其实每一道大的工序下面,还包含了好多道小工序,这些大大小小的工序加在一起,使得“金砖”的制作变成一件奢侈的事情。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在失传七十多年后,苏州御窑开始抢救这一传统的金砖烧制工艺,并逐步复原其本来面貌。
第一步是取土。取土之前先要选土,所用的土质须黏而不散,粉而不沙。那些有经验的师傅才能看出哪里的土不仅具有黏性,而且土中含铝量较高,可以磨成粉末。选好土之后,还要经过掘、运、晒、椎、浆、磨、筛等七道工序才算完成,耗时将长达8个月之久。
第二步是制坯。把备好的泥土,用半手工半机械的方式制成砖坯。普通的金砖,只要按照需要的尺寸和厚度把泥土制成坯块即可。比较复杂的是那些有特殊工艺要求的花砖,比如有的砖上需要绘制图案,为了让烧制出来的图案生动逼真,就要求在制坯时对图案的刻画把握得恰到好处。
第三步是烧制。坯入窑后,点燃窑火的过程复杂之极:以糠草熏一个月,片柴烧一个月,棵柴烧一个月,松枝柴烧40天,经过这四种不同燃料的燃烧,在耗时130天之后,方可窨水出窑。所谓窨水,指的是一窑砖烧好后,必须往窑里浇水降温。这些浇向窑里的水,得由窑工们沿着窑墩外那条又陡又高的砖梯挑到窑顶,再从窑顶浇入窑中。
第四步是出窑。出窑的日子,小小的窑腹里灰尘弥漫,异常呛人。在出窑之前,虽然已往窑中浇水降温了四五天,但窑中温度仍然很高,长时间烧制过的“金砖”更是炙热难当。一块块又烫又重的“金砖”,在工人们手里飞快地传递着。为了督促同伴加快速度,同时,也是为了给自己鼓劲,工人们在搬卸“金砖”时,嘴里会发出一种奇怪的咝咝声。“货船泊岸夕阳斜,女伴搬砖笑语哗。一脸窑煤粘汗黑,阿侬貌本艳于花。”这首《竹枝词》,描述的就是出窑时的场景——在炎热的窑中劳作,女窑工很快就满脸汗水,飞扬的尘土扑到脸上,原本“艳于花”的女子,刹那间也乌黑如煤灰。
第五步是打磨。刚从窑里搬出来的“金砖”还只能算是璞一样的半成品,要让它成为光彩照人的玉,还得花一番心血进行细致地打磨。“金砖”的打磨是运用极其简单的工具,在一个圆形的水槽里进行,一边磨,一边冲水,不仅要让金砖表面变得平滑,还要让它使用时间愈长,反而愈加光亮,甚至可以当镜子用——不过,遗憾的是,让“金砖”变得像镜面一样的打磨技术,如今已失传。
最后一步是泡油。打磨之后的“金砖”,要一块块地浸泡在桐油里。桐油不仅能使“金砖”光泽鲜亮,还能够延长它的使用寿命。至此,从泥土到金砖的全部工序才算大功告成。以上几个工序耗费的时间加在一起,已经是一年多,而每座窑一次能够生产的金砖,至多不超过7000块——其中还得有一定比例的次品和废品。
经过多年努力,这一传统工艺终于被成功地复活,苏州御窑金砖的制作工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1990年,北京故宫维修时首次用上新烧制的金砖,除打磨、切削,新烧制的金砖都沿袭数百年传统制作工艺。2003年,天安门城楼开始了自1949年以来第三次大规模修缮,经国家文物保护专家的多方论证与对比之后,最终决定一万五千余块大“金砖”和特制古城砖全部由相城区陆墓御窑供货。北京颐和园、上海城隍庙、普陀山普济寺等全国各地风景名胜建造修复工程大多都采用陆墓御窑的金砖。
现在,御窑村生产的金砖及各类其他古建筑砖瓦、构件,不仅用于全国各地的古建筑修复和仿古建筑工程,而且还漂洋过海,远销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在一些注重文化的大城市,古老的金砖已经成为一种极富文化气息的收藏品。
此文由 科学育儿网-科技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科学育儿网 > 科技 » 紫禁城的专用品:苏州御窑“金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