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珂广告

乾隆款玻璃胎画珐琅山水人物纹鼻烟壶赏析

清乾隆玻璃胎画珐琅人物鼻烟壶马燕梅我国古代玻璃器制造始于西周,清代发展到顶峰,康熙时期还出现了独特的玻璃胎画珐琅。玻璃胎画珐琅以玻璃作胎,珐琅彩绘制纹饰,反复多次经高温烧制而成。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造办处在德国传教士纪里安(KilianStumpf)的指导下开设玻璃厂,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筹建完成,专门为

清 乾隆玻璃胎画珐琅人物鼻烟壶

马燕梅

我国古代玻璃器制造始于西周,清代发展到顶峰,康熙时期还出现了独特的玻璃胎画珐琅。玻璃胎画珐琅以玻璃作胎,珐琅彩绘制纹饰,反复多次经高温烧制而成。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造办处在德国传教士纪里安(Kilian Stumpf)的指导下开设玻璃厂,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筹建完成,专门为清官制作玻璃器。在玻璃厂建立之初,除传教士以外,还有广东、山东的工匠曾在玻璃厂供职。根据史料记载,玻璃厂位于西安门蚕池口,可惜今日已无踪迹可循。至雍正时期,圆明园建立另一玻璃厂,以便满足清官对玻璃器的需求。内务府造办处记载日常承办各类活计的《造办处各作成活计清档》中,详细记载了从雍正元年(1723年)至宣统三年(1911年)玻璃厂玻璃制作的情况。虽然缺失康熙时期的档案,但从其他文献史料中可以窥见康熙时期已有画珐琅玻璃。

珐琅在清代康熙年间从欧洲传人我国,是一种硅酸盐类物质。玻璃胎画珐琅是清代首创的玻璃装饰工艺,除此之外,画珐琅还有瓷胎、宜兴胎、铜胎、金胎和银胎。而玻璃胎画珐琅由于最难制作、最少、存世量更少,显得尤为珍贵。据档案记载,雍正时期,皇帝曾下旨,令造办处仿造玻璃画珐琅水丞,但未成功,可见制作难度之大。应是因为玻璃与珐琅的熔点相近,温度高玻璃胎会变形,温度低珐琅的颜色难以体现,且不同颜色的珐琅料烧成温度不一,同一件器物需要反复烧造多次,所以在过程中需要精准的控制温度,技术上难度很大。

故宫博物院所藏道光十五年七月十一日立《玻璃珐琅宜兴瓷胎陈设档案》中有“康熙款玻璃胎画珐琅牡丹蓝地胆瓶一件”的记载,这是康熙玻璃胎画珐琅最早的记录,据台北故宫研究员稽若昕女士研究,现藏台北故宫的玻璃胎画珐琅蓝地牡丹纹胆瓶即是档案记载的器物。此外香港李先生藏有一件清康熙玻璃胎画珐琅开光四季花卉纹杯,此杯仅高3.6厘米,也可称为酒盅,杯体略有残,但已修复。胎体为白色不透明玻璃,平口,外壁四个圆形开光,内绘制牡丹、月季、菊花以及荷花,开光外绘制团花,底部略内凹,中心蓝料署双框“康熙御制”四字楷书款。根据制作工艺和珐琅彩的呈色来看,此杯已属于技术较为成熟的作品了。除此之外,已知最早的玻璃胎画珐琅鼻烟壶是台北故宫收藏的雍正款玻璃胎画珐琅绿地竹叶纹鼻烟壶。

鼻烟壶是康熙时期承办、制造、修缮清官各项器物的机构养心殿造办处,创制的小口、鼓腹、带盖和匙,专门使用鼻烟的器物。烟草粉末与香料调和,经过发酵、沉淀,称为鼻烟。17世纪风靡欧洲,17世纪末传人我国,18世纪形成独特的潮流,逐渐在中西方不同的国家,演变出各自独特的文化。鼻烟壶材质讲究且多样化,金、玉、瓷、玻璃、宝石等,涉猎广泛,并集合各类工艺,雕刻、镶嵌、绘画等,珍贵精巧,不光有实用性,更有艺术性。常作为贵重的礼品,赏赐朝臣使节。

王世祯《香祖笔记》载,鼻烟最初以玻璃瓶存放。吴麟《咏鼻烟壶四十韵》曾说:“贮器贵玻璃”。《秋阴杂记》提到:“制壶之始。仅有玻瓈。余皆后起也”。可见当时玻璃鼻烟壶的地位。在玻璃鼻烟壶中,除单色以外,发展出画珐琅、刻花、套玻璃、描金、洒金等等种类。其中玻璃胎画珐琅鼻烟壶最具特色,由养心殿造办处玻璃厂和珐琅作合作烧造。台北故宫收藏的清雍正玻璃胎画珐琅绿地竹叶纹鼻烟壶,是两岸故宫唯一的一件雍正款玻璃胎画珐琅。此器胎体为白色不透明玻璃胎,三段竹节形,通体绘以斑竹纹,青黄地衬褐色竹斑,碧竹二枝配两蜘蛛,底部灵芝开光,内红料署“雍正年制”四字楷书款。竹节为节节谐音,蜘蛛喻意双喜,可能是雍正六年(1728年)《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中所提到的玻璃胎烧珐琅节节双喜鼻烟壶。

乾隆时期玻璃厂制作数量最多的玻璃器就是经过各种艺术加工的鼻烟壶,这一时期也是玻璃胎画珐琅鼻烟壶工艺的鼎盛时期。北京故宫收藏的玻璃胎画珐琅实物均为乾隆时期的玻璃器,约20件左右,除两件玻璃瓶外,余下都是鼻烟壶。台北故宫藏有乾隆时期鼻烟壶四十余件,其中一组43件玻璃胎画珐琅鼻烟壶同存一日本漆盒中,以多宝格方式组合储存,虽然造型相似,但纹饰、题材、配色无一相同,极尽巧思,全面展示了乾隆时期玻璃胎画珐琅鼻烟壶的巅峰工艺。

另见大英博物馆藏有两件葫芦形玻璃胎画珐琅鼻烟壶。

乾隆时期,出现了以西洋人物、西洋建筑为主的装饰图案。从山水风格韵味分析,应为造办处工匠所绘制,侧面反映了乾隆时期中西文化的交流与借鉴。本文介绍的“乾隆年制”款玻璃胎画珐琅山水人物纹鼻烟壶,高仅3.4厘米,簪花铜鎏金盖。壶呈白色不透明玻璃胎,扁圆鼓腹,椭圆形圈足。颈部绘黄地红色卷草纹,壶身通体蓝色卷草纹,两面开光,内胭脂色西洋画手法,绘西洋建筑和山水风景、人物,底足中心刻“乾隆年制”四字楷书款。颜色清丽淡雅,画工精湛,是乾隆时期的典范之作(图一)。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的一件清乾隆玻璃胎画珐琅渔婆图鼻烟壶(图二)与其纹饰风格相同。为有模吹制而成,绿玻璃盖,象牙匙。器身长方形,椭圆形圈足。通体为白色不透明玻璃胎,颈部绘浅绿色蕉叶纹一周,肩部黄色卷草纹。腹部四面开光,前后两面绘制渔婆图,左右两侧胭脂色绘西洋建筑。底部蓝料署“乾隆年制”四字楷书款。色彩和谐雅致,画面细致入微,体现了宫廷画家高超的绘画技巧和扎实的艺术功底。类似的渔婆图与胭脂红西洋建筑纹饰的鼻烟壶,台北故宫、天津艺术博物馆也有收藏。

此文由 科学育儿网-科技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科学育儿网 > 科技 » 乾隆款玻璃胎画珐琅山水人物纹鼻烟壶赏析

清乾隆玻璃胎画珐琅人物鼻烟壶马燕梅我国古代玻璃器制造始于西周,清代发展到顶峰,康熙时期还出现了独特的玻璃胎画珐琅。玻璃胎画珐琅以玻璃作胎,珐琅彩绘制纹饰,反复多次经高温烧制而成。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造办处在德国传教士纪里安(KilianStumpf)的指导下开设玻璃厂,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筹建完成,专门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