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珂广告

艺芸书舍宋版书鉴赏

民国活字本艺芸书舍宋元书目浏览民国活字本艺芸书舍宋元书目的价...孙迎庆说到近代藏书家,人们几乎无一例外会想到清末四大藏书家。其实,四家中流传最广的两家,即南瞿北杨,其藏书的主要部分均源于汪士钟艺芸书舍旧藏。清代中期,汪文琛、汪士钟父子在苏州山塘街殳家墙门,建造了闻名中外的藏书楼“艺芸书舍”。该楼堂宇

民国活字本 艺芸书舍宋元书目浏览 民国活字本 艺芸书舍宋元书目的价...

孙迎庆

说到近代藏书家,人们几乎无一例外会想到清末四大藏书家。其实,四家中流传最广的两家,即南瞿北杨,其藏书的主要部分均源于汪士钟艺芸书舍旧藏。清代中期,汪文琛、汪士钟父子在苏州山塘街殳家墙门,建造了闻名中外的藏书楼“艺芸书舍”。该楼堂宇轩敞,树石肃森,远睹飞檐翘角,近闻古色古香。一时间珍本善册荟萃,号称海内之最。堂中悬挂清代大学者阮元赠汪氏楹联一副:“种树类求佳子弟,拥书权拜小诸侯。” 意思是说拥有的书籍实在太多,就凭这些书封个侯都是应该的。艺芸书舍藏书之多由此可见。

汪士钟(1786—?年),字春霆,号阆源,清长洲人。其仕途情况无足够文献可徵,但从其所用“民部尚书郎”藏书印及与阮元的交往,又潘祖荫称其为观察,称士钟之子为比部等旁证来看,汪士钟应当有过功名,至少不是寻常的商贾。据《荛圃藏书题识》载,“阆源观察英年力学,读其尊甫都转厚斋先生所藏四部之书,以为犹是寻常习见之本,必广搜宋元旧刻以及四库未经采辑者。于是厚价收书,不一二年,藏彝日富”。汪文琛,字厚斋,生卒年不详。以开益美布号致富,黄丕烈称他为“厚斋都转”。贩卖洋布致富后,又兼营盐业,因得盐运使的差事。汪文琛大概从1815年起开始购买一些普通刻本,到1822年顾千里撰《艺芸书舍宋元本书目序》止,不过7年,汪氏藏有宋版书达三百多部。早在明清时期,书肆上就流传“一页宋版一两金”的说法,可见汪氏当时经济实力之雄厚,不是一般藏书家可比。

潘祖荫在《艺芸书舍宋元本书目》中说:“吾郡藏书家,自康雍之间碧凤坊顾氏、赐书楼蒋氏后,嘉庆时以黄荛圃百宋一麈、周锡瓒香严书屋、袁寿梼五研楼、顾抱冲小读书堆为最,所谓四藏书家也。后尽归汪阆源观察士钟。”《吴县志》载:“黄荛圃孝廉殁,其书为汪观察士钟捆载而去。”黄丕烈《玄机诗思图跋》诗注中说:“吾家百宋一廛中物,按图索骥,几为一空。”“按图索骥”之人指的就是汪士钟。目前有关汪士钟的史料,大多是由黄丕烈所作的题跋提供的。

《艺芸书舍宋元本书目》是由汪士钟取其所藏之宋元旧本编撰而成。著录宋本319种,元本155种,但在其生前没有出版。同治十二年(1873年),潘祖荫得《艺芸书舍宋元本书目》钞本,慨之“富矣精矣,真不减东涧、仓苇,盖皆荛圃、涧黄诸老为之评定,故绝无伪刻,因付诸梓,犹黄荛圃刻毛季书目之例”,遂辑入《滂喜斋丛书》刊以行世。首刊顾千里序曰:“汪君阆源藏书甚富,取宋本、元本别编其目,各成1册,以予于此向尝究心,出以相示,且属为序。”潘景郑《著砚楼书跋》云:“旧钞绿格本汪阆源先生《艺芸书舍宋元本书目》2卷,家藏殆六七十年,书衣题字,犹是先大父手笔,刊入《滂喜斋丛书》,即据是本违录。”

汪士钟的藏书在咸丰年间尽数散出,其中长编钜册,皆为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所得,其余归杨氏海源阁。《清朝野史大观》“艺芸书舍条”载:“太平军至苏州,合家离散,宋元本悉为邻家携去。汪氏子孙只知贾不知书,与丁氏、瞿氏相差何啻千里万里之距。”潘祖荫曾说:“汪氏与潘家‘累世通婿之谊,迄今子姓尤繁,惟业贾者多,知簿录者无一人,询以旧藏,则瞠于莫辨矣。”综观汪氏藏书之巨,是建立在雄厚的经济实力基础之上的,后来其所经营的布号逐渐衰落,甚至将商号转让给程氏商人经营,商业上的失败也是汪氏藏书流散的重要原因之一。私家藏书,没有聚而不散的,有的遭天灾人祸,有的为子孙售卖,汪氏藏书也逃脱不了这一魔咒。现将上海图书馆所藏汪氏父子宋版书赏析如下。

《补注蒙求》8卷。唐李瀚撰,宋徐子光注,清乔松年题跋,存8册。匡高18厘米,广13.5厘米。半页12行,行19字。左右双边,白口,单鱼尾。钤有“牧翁蒙叟”“子孙宝之”“某泉”“汪振勋印”“汪士钟藏”“于公子孙”等藏书印。原文冠于卷首,后以每二句为一节,详为注释(见图1、图2)。

《才调集》10卷。五代后蜀韦縠辑。宋临安府陈宅书籍铺刻本。存5册。匡高17.5厘米,广12.6厘米。半页10行,行18字。左右双边,白口,单鱼尾。钤有“季振宜藏书”“汪文琛印”“民部尚书郎”“汪士钟印”“朱学勤印”“徐乃昌读等”藏书印(见图3)。《才调集》是现存唐人选唐诗中规模最大的一部,韦縠自序称:“今纂诸家歌诗,总一千首,每一百首成卷,分之为十目,曰《才调集》。”

《东莱先生吕成公点句春秋经传集解》30卷。晋杜预撰。唐陆德明释文。存十六册。匡高13.9厘米,广9.7厘米。半页13行,行21字,小字双行同。四周双边,细黑口。双鱼尾,间有单鱼尾。有耳题。钤有“东海徐元玉印”“汪士钟读”“宋本”“昌进收藏”等藏书印(见图4)。

《汉丞相诸葛忠武侯传》1卷。宋张栻撰。1册。匡高20.7厘米,广16.1厘米。半页10行,行17字。左右双边,白口,双鱼尾。蝴蝶装。清黄丕烈、近人刘体知题跋(见图5、图6)。《百宋一廛赋》中云“一册垂丞相之型”者即是此本。钤有“京兆刘氏世家”“文徵明印”“三桥居士”“士礼居”“荛圃过眼”“宋本”“汪文琛印”等藏书印。

《皇朝编年备要》30卷。宋陈均撰。清钱大昕跋。30册。匡高19.2厘米,广12.2厘米。半页8行,行16字,小字双行,行23字。四周双边,细黑口,双鱼尾。钤有“袁廷梼印”“五砚楼”“丕烈”“荛夫”“士礼居”“汪士钟印”“阆源真赏”“郁松年印”“田耕堂藏”“徐乃昌读”等藏书印(见图7、图8)。

《嘉祐集》15卷。宋苏洵撰。四册。匡高14.8厘米,广9.9厘米。半页14行,行25字。左右双边,白口,单鱼尾。卷末题绍兴十七年(1147年)婺州州学雕。清黄丕烈、乔松年题跋。钤有“徐健庵”“乾学”“荛夫”“丕烈”“阆源真赏”等藏印(见图9~图11)。《艺云精舍宋元本书目》著录。

《李学士新注孙尚书内简尺牍》16卷。宋孙觌撰,宋李祖尧注。宋蔡氏家塾刻本。4册。匡高18.9厘米,广12.7厘米。半页12行,行20字。左右双边,细黑口,双鱼尾。钤印有“马子渊氏”“玄默道人”“汪印士钟”“阆源真赏”“德均审定”“甲子丙寅韩德均钱润文夫妇两度携书避难记”“松江读有用书斋金山守山阁两后人韩德均钱润文夫妇之印”等藏书印(见图12)。《艺芸书舍宋元本书目》著录。

《吕氏家塾读诗记》32卷。宋吕祖谦撰。存8册。匡高16.2厘米,广11.3厘米。半页12行,行22字。四周双边,白口,双鱼尾。钤有“汪士钟曾读”“赵宋本”“徐乃昌读”等藏书印(见图13)。《艺芸书舍宋元本书目》著录。

《梁溪先生文集》180卷。宋李纲撰。存37卷,20册。匡高22.7厘米,广16.6厘米。半页9行,行20字。左右双边,白口,双鱼尾。清李枚、黄丕烈、徐康题跋。钤有“锡山安国之印”“毛晋之印”“黄丕烈印”“树镛私印”“潘祖荫藏书印”等印(见图14~图16)。

《侍郎葛公归愚集》20卷。宋葛立方撰,存4册。匡高19.5厘米,广14.2厘米。半页12行,行22字。左右双边,白口,双鱼尾。清黄丕烈题跋(见图17~19)。

《王荆公唐百家诗选》20卷。宋王安石辑。存5册。匡高22.4厘米,广17.1厘米。半页10行,行18字。四周双边,白口,单鱼尾。蝴蝶装。钤有“黄丕烈印”“荛圃”“百宋一廛”“汪士钟印”“阆源真赏”等藏书印(见图20)。

《新编方舆胜览》70卷。宋祝穆编,宋祝洙增订。宋咸淳三年(1267年)吴坚、刘振孙刻重修本。20册。匡高17.5厘米,广11.8厘米。半页大字7行,字数不等;小字14行,行23字。左右双边,细黑口,双鱼尾。钤有“汪士钟印”“阆源真赏”“东郡杨二”“彦合珍存”等藏书印(见图21)。《艺芸书舍宋元本书目》著录。

《重雕足本鉴诫录》10卷。五代后蜀何光远撰。2册。匡高13.8厘米,广10.5厘米。半页15行,行24字。四周双边,白口,单鱼尾。蝴蝶装(见图22~图24)。此书为明代项元汴天籁阁旧藏,书中有明万历元年(1573年)重装题记:“时明万历元年秋七月既望重装于天籁阁。”至清代康熙年间,此书入归朱彝尊曝书亭,继而徐七来得此书,后顾广圻从徐氏处购藏此书,旋归同门之友程世铨所有,后程氏书散,黄丕烈辗转购得之,黄氏之后,此书转入汪士钟家,最后为常熟翁氏入藏。历经明清间八位藏书家辗转收藏,多名公题跋识语,又先后经项氏和黄氏重新装帧。

此文由 科学育儿网-科技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科学育儿网 > 科技 » 艺芸书舍宋版书鉴赏

民国活字本艺芸书舍宋元书目浏览民国活字本艺芸书舍宋元书目的价...孙迎庆说到近代藏书家,人们几乎无一例外会想到清末四大藏书家。其实,四家中流传最广的两家,即南瞿北杨,其藏书的主要部分均源于汪士钟艺芸书舍旧藏。清代中期,汪文琛、汪士钟父子在苏州山塘街殳家墙门,建造了闻名中外的藏书楼“艺芸书舍”。该楼堂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