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雪冰
Liu Xilin, national first-level artist of China, has made unremitting endeavor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eticulous bird-and-flower painting, creating numerous excellent artworks. It is firmly believed by Liu that Chinese bird-and-flower paintings should be rooted in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so he practiced lots of artworks created by ancient masters and made great progress. Furthermore, he also integrated modern painting techniques with traditional essences, forming his unique style featured with elegance and distinction.
画画是最具个人意志色彩的事,它不需顾及任何人的理会,于自己的王国里自由驰骋。因此有的画家涉笔于林泉高士、寺观道释,有的取材于市井风情、现代人物,有的则逸笔草草、酣畅淋漓。在众多不同的艺苑里,刘西林独辟蹊径,开拓了一块与众不同、令人瞩目的工笔花鸟世界。
刘西林,1954年生于牡丹甲天下的山东曹县。曹县画牡丹蔚然成风,画写意花鸟高手云集,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如果刘西林走写意花鸟的路子、专事牡丹,凭他科班出身的功底和聪明睿智,一定会事半功倍地脱颖而出,但他没有这样做。在他的艺术理念里,他不愿取径便捷,人云亦云。“吃别人嚼过的馒没味道。”他宁愿枯守寂寞,在荆棘丛生的莽原里开辟、播种,因此他毅然选择了耗时费力的工笔花鸟画。
刘西林深知,中国工笔花鸟画如果不先从传统中汲取营养,信笔所至,那就是“野狐禅”,越是勤奋越南辕北辙;假如死守传统,视先贤法度为牢不可破,那是没有创见的,是在古人残羹剩饭中讨生活的惰性表现。因此他大量临摹了古代优秀的工笔花鸟作品。工笔花鸟画自两宋已臻精丽,元明为大雅之正朔,至近现代又有长足进展,可谓旧题新典。诸如于非闇、陈之佛、张大千、何家英等诸贤俊彦都是他法乳之资,且小囿于此,凡有营养,尽管拿来为我所用。除了传统中的三矾九染之外,他不仅吸收了南方画派的撞水撞粉,并且融合了山水画的某些皴擦,还有清末恽南田的没骨法,其倩华淡约、俊润秀逸,就巧妙地被吸收在他的工笔花鸟画里。
数年艰辛的努力探索,他解决了技法层面的问题,但如何与古人有别,与今人有别,一洗时习,呈别样风流?这是一个令当代许许多多畫家当然也包括刘西林在内为之穷其一生试图解决的课题。
刘西林是如何解决的呢?
首先他从工笔花鸟画题材的转换作为切入点。他认为传统题材必然有传统的程式或者叫套路,但历史变了,“笔墨当随时代”。明代袁宏道说:“善画者师物不师人,善学者师心不师道。”他决定在大自然这个宝藏中物色能够寄托自己情感、趣味、意气的对象,从而挣脱传统程式镣铐的桎梏,同时写生不仅是对传统的验证,也是对传统更好的吸收、发扬和取得别样风格的保证。他在写生中投入了常人难以做到的勤奋:不管烈日炎炎还是寒风冽冽,不论是春夏晦明还是晨昏风雨,他都没有放弃写生、观察和思考。最终他把身心聚焦在银杏树上。
银杏树,是古人和今人都没有描绘过的题材。这种乔木在人类远古时代已经屹立于洪荒之中,几经大自然的劫难,侥幸地存活下来,可见其生命力之顽强,被植物学家喻为“活的化石”。其叶、果皆为心形,其味微苦性辛甘,乃果类之佳品。这些银杏的自然属性在刘西林的眼里心中难道没有深刻的寓意吗?
锁定题材并非难事,难在使主题得以深化、升华,从而塑造一种属于个人符号的载体,传达出作者“情、趣、意”,这才是一个画家的艺术灵魂所在。为此他深入学习中国古典文学,在《诗经》中寻找银杏倩影,在魏晋散文里搜索银杏品格,到农村山区去聆听有关银杏传奇的神秘故事。那是一个个充满虔诚敬畏之心的老人的诉说。大凡数百年的银杏树下都会披红挂彩,香火缭绕,似能保平安、祛病魔。因此他对银杏充满了敬爱之情,不由自主地以笔墨抒胸臆。吴冠中先生曾经说过:“感情能永远流传,历史选择的第一是感情。”诚然,我们在开卷展读任何一件作品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作品的气息,是作品蕴含的“情、趣、意”。没有这些,作品就是没有灵魂的,毫无意义。刘西林没有这样的作品,他的作品充满盎然生气。画鸟,鸟儿啁啾;写莲塘,但觉凉翠满襟,柔碧无际;写银杏,一片灿烂,叶如黄华,秋色如醉。他的银杏系列,演绎了不同时空的银杏风情,每幅都可以诱人深思咀嚼,带给人们田园般的诗意陶醉。
他的构图,又有另一番景象,即传统又现代,繁而透,空而灵,动静结合,素艳得宜。
工作了一天后,回到家里,背倚沙发,一面啜茗,一面读着刘西林的工笔花鸟画,欣赏着活色生香花鸟果蔬,品味着内中的寄寓,我觉得这既是一种对疲惫身心的放松,更是一种人生高雅的精神享受。
Born in Cao County, Shandong Province in 1954, Liu Xilin graduated from 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 with the major of Chinese traditional paintings. Now he is a member of China Artists Association, ViceChairman of Chinese bird-and-flower painting Artistic Committee in Hong Kong International Art Academy and Vice-Presid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Painting College etc. He has devoted himself to the art creation for more than 20 years and achieved great success. He has participated in various exhibitions and won grand prizes. Many of his artworks have been collected by famous museums, organizations and individuals.
刘西林,1954年9月出生于山东曹县,毕业于山东师大美术系国画专业,现专业从事国画创作。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香港国际画院中国花鸟画艺术委员会副主席、《中国艺术鉴藏》杂志编委、中国国画院副院长、中国诗书画研究会研究员,国家一级美术师。
近20年来,作品多次参加展览并获奖。
《金秋银声》入选“全国第二届中国花鸟画展览”;
《绿荫情》入选“第五届工笔画大展”获优秀奖;
《阳光丽日》入选“全国第六届工笔画大展”获收藏奖;
《新秋晨曲》入选“99中国画摄影大展”获优秀奖;
《秋声》入选“中华寿星杯”全国书画大奖赛获银奖;
《绿荫》入选“全国工艺美术书法大展”获铜奖;
《秋林贤士》入选中国文联“2000年百杰画家作品展”;
《竹林七贤》入选“新世纪全国中国画·书法精品展”获优秀奖;
《夏风》入选“2003年全国中国画提名展”;
《月下栖禽图》入选“2004年全国中国画提名展”;
《金凤》入选“2006年全国中国画提名展”;
《和平颂》入选“全国第十二届当代中国花鸟画邀请展”获铜奖;
《四季吉祥》入选“全国第十三届当代中国花鸟画提名展”获优秀奖;
《雨林》入选“草原情”全国中国画大展;
《雨林晓月》入选“第二届中国(湘潭)齐白石国际文化艺术节”中国画书法作品展获优秀奖。
被中国文联评为“2000年百杰画家”、“海峡两岸德艺双馨艺术家”。
2003年四幅作品被国家邮政局选入个性化邮票在全国发行。曾在黄山、河南、宁波、北京、青岛、辽宁、成都、广安、深圳、扬州、太原、内蒙古、济南、厦门等地举办个展和联展,广受好评。《中国艺术博览与收藏指南》《中国美术》《艺术与收藏》《中国画家》《中国艺术鉴藏》《人民日报》《中国书画报》《美术大观》《当代名家》《美術星空》等报刊发表其作品及专题介绍。2006年中央数字频道做了“刘西林的艺术人生”专题报道。作品被中国美协、中央电视台、历史博物馆、国家人事部、文化部、美术馆等艺术机构及国际友人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