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时空的爱恋
人类居住大地,生态环境千差万别,而人类创造之文化更是丰富多彩、千姿百态。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对文化多样性与价值相对性的肯定已然成为普世准则。而纵观现代公共博物馆之诞生,天然打上了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与传承的烙印。“文化多样性”对于博物馆而言有着特殊的意味:多元文化通过附着于特定的“物证”或“介质”得以代代相传、渊源不断、生生不息,而这类“物证”或“介质”恰是博物馆赖以存在的基础,我们称之为“藏品”。博物馆的天然使命正在于让此类“物证”或“介质”(即藏品)在延缓“形体”消亡的过程中,得以更合理地利用,更大范围地发扬其蕴含的“精神意义”,从而创造出当代的文化价值。
给予文化多样性的象征物——“物证”或“介质”(即藏品)“生命再创造”是博物馆人的责任与担当。博物馆可以新的方式和手段,再创造凝固了的甚至是濒临消失的“物证”或“介质”(即藏品)的新生命,而让其不受时空的限制,再度鲜活于当下,这是博物馆所追求的“大爱”,能够“让木乃伊跳舞”、“让地府死物再度活起来”正是博物馆人所应担负的伟大使命。多年来,这样的理念,一直牵引着湖南省博物馆上下求索,扮演着“守护者”与“创造者”的角色,从而践行其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宗旨。
湖南省博物馆创办于20世纪50年代初,坐落于省会长沙。湖南自古就是中国长江上下游之间、中原与岭南之间的中转站与流通桥梁,各种文化在这里争奇斗艳,留下了大量奇珍异宝和具有多样性的遗物、遗迹,为一座优秀区域博物馆的成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自古言湖南“北阻大江,南薄五岭,西接黔蜀,群苗所萃”,为“四塞之地”也。其地三面青嶂,一面天堑,山水合围,造就“秋风万里芙蓉国”、“三湘四水”之胜境,构成了湖湘独特的自然环境。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斯山、斯水掩藏不住的幽奇秀丽必成就别具一格的湖湘人文禀赋与性格。而“人”是文明最灵动的载体。先民勤力巧借天工,创造了悠久的湖湘历史与文明。远古神农炎黄,创华夏文明,彪炳史册;自春秋战国始,楚繁衍于斯,屈子赋辞,成就楚辞之不朽;长沙太傅,贾谊哀鹏,壮志未殇,定忧民爱国之情操;宋之程朱,创书院、传理学,集湖湘学派之大成;清之曾左胡彭,湘军突起,叱咤历史风云,赢得“中兴将相,什九湖湘”之称;近现代风流人物,激扬文字,指点江山,开辟巍巍中华新时代。
得益于此,湖南省博物馆建馆时间虽短,却能藏有各类“物证”或“介质”(即藏品)18万件(套),包括从旧石器时代至现代的历代文物,成为湖南省向海内外展示、传承湖湘文化的重要窗口。珍贵的马王堆汉墓文物是世界“马王堆学”形成与发展的坚实基础,马王堆古尸、医书、医简等是研究中医学、生物学等的第一手珍贵资料;馆藏简牍帛书帛画是研究简帛学、文献学、艺术史、思想史、风俗史等必不可缺的资源;几十年来陆续入藏的魏源、曾国藩、左宗棠、彭玉麟、胡林翼、李鸿章、黄兴、蔡锷、谭延间等两百多位中国近现代历史名人数以万计的手迹,构成我馆近现代文物中独具特色的收藏,是研究中国近现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极为重要的第一手史料;馆藏商周青铜器、西汉至清代的古琴、东汉至隋唐的精品瓷器、唐以来的名人书画珍品等,更是在全国都颇具影响和学术价值。
湖南省博物馆利用馆藏湖湘大地的历史文化遗珍,运用创造性的思维和独特方式,将一件件传世“物证”解析得淋漓尽致,将人量出土“物证”有序组织,策划出一场场生动的美丽故事,以此再度展现湘楚区域文明的丰富内涵和源远流长。
就1972-1974年发掘的长沙马王堆汉墓来说,其三座墓葬共出上了3000多件珍贵文物,包括大量的帛书、帛画、竹简、丝织品、漆木器、动植物标本等,以及一具长眠地下两千余年而不腐的保存完好的古代女性遗体。如此丰富而独一无二的大量珍秘文物的面世,促成了一门新学科——“马王堆学”的诞生;同时,因其所出土古代女性遗体的独特性和差异性,而成为世界古人类遗骸分类体系中新类型“湿尸”的代表,区别于“木乃伊”干尸、“尸腊”、“鞣尸”、“冰尸”等尸体类型,自此之后,学界将所有“湿尸”类古人类遗骸,统一命名为“马王堆型尸”。马王堆汉墓文物出土之后,永久收藏于湖南省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自此承担起其从沉寂的地府面世后,与现今“时空”下社会公众进行对话与沟通的“翻译者”和“精神守望者”。
湖南省博物馆希冀制造一种经久不衰的奇迹和神话。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面世之后的1974年,我们建成一栋名为“新仓库”的库房兼展厅,向社会公众解读马王堆汉墓文物,当时引起长沙市民奔走相告,排成长队以候观展。之后的20世纪90年代末,湖南省博物馆新建陈列大楼,再度策划、推出全新的“马王堆汉墓陈列”。该“马王堆汉墓陈列”被评为“2003-2004年度中国十大精品陈列”。这一次策展是从1972-1974年发掘的长沙马王堆三座西汉墓葬中,选取了部分文物精华,并将精美绝伦的文物与时尚新颖的陈列艺术完美地融为一体,引领观众穿越历史时空,感悟中国汉初文明的瑰丽与神奇,为观众留下了强烈震撼和记忆。
“马王堆汉墓陈列”的成功,源自湖南省博物馆改革策展体制机制,凝聚了一支深谙此道的团队。在策划该陈列之初,策展人除具备深厚的历史学、艺术学、文化学素养之外,还充分研究观众行为学、消费心理学、博物馆营销学等,在内容和形式设计上突出主题和亮点,理性规划展线,把握好观众的参观效果和节奏,最终以展品为“胆”,凝练出陈列所要展现的“魂”。一些突出的亮点是轪侯夫人塑像、《导引图》放大浮雕等辅助展品的运用,马王堆一号汉墓墓坑的复原,半景画馆的设计等等均为该陈列独具匠心的策划,并为观众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此外,在马王堆汉墓出土古尸的陈列上,策展人做足研究工作,充分比较先展示与后展示之间的微妙关系,并从博物馆基本职能出发,从如何合理引导观众关注与了解历史与文化信息的目的出发,从关注人类遗骸展示的伦理道德出发,精心策划,使之达到“浑然天成”、因文化震撼而引导观众文化自觉、尊重历史和文化多样性的效果,反响甚好。
传承“大爱”,勇于“创造”应该是一种持续的发力,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状态,而非一蹴而就。数十年来,针对马王堆汉墓文物,湖南省博物馆并不仅仅只是立是本馆的常设陈列,还积极“走出去”,精心策划不同主题的临时展览,从3000余件各类文物中挑选、组织核心展品,力图营造与以往陈列展览不同的氛围,叙述耳目一新的新传奇,使之不停彰显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持续的魅力和聚焦点。这完全是对博物馆策展人的极大挑战,因为也许是同样的一件“藏品”,在策展人营造的不同场域中,“她”要传递的内涵和信息却干差万别。“藏品”变成“展品”,并因展示主题的不同而不停变换扮演角色,必然要求策展人不停挑战自我,挑战传统,从而创造出新的生命力。据统计,湖南省博物馆以“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为核心展品,策划推出的各种陈列展览不下三十个,除在中华大地多省巡回展出之外,还到过业洲、美洲、欧洲等的多个国家。从20世纪70年代至2012年,已有逾三千万以上人次参观过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其中不乏国家总统、首相和总理等首腑人物,各国驻华使节,各种代表团、访问团和各类学术团体等等。
除此之外,湖南省博物馆还依托其丰富的馆藏资源体系,策划、推出其他文物系列的精品陈列展览,在博物馆界引起强烈反响,树立了湖南省博物馆陈列展览策划的品牌形象,并因其所推出陈列展览的高吸引力和耀眼度,而被视为是“长沙审美趣味的引领者和提升者”,“在一座城市的记忆里,永远是关于风尚的指南针,指向过去,也指向未来”。数十年以来,湖南省博物馆推出的其有较大影响的陈列,除“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系列之外,还有“湖南商周青铜器陈列”“湖南名窑陶瓷陈列”“馆藏明清绘画陈列”“馆藏明清书法陈列”“湖南十大考古新发现陈列”等陈列,连同每年举办的大量临时展览,如“‘走向盛唐归国汇报展”“国家宝藏——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品展”“古典与唯美——西蒙基金会藏欧洲19世纪绘画精品展”“凤舞九天——楚文物特展”“梦幻童话——珍藏版芭比娃娃&乐高中国巡回展”“草原牧歌——契丹文物精华展”“意大利乌菲齐博物馆珍藏展:十五世纪二十世纪”“复兴的铜器艺术——湖南晚期铜器展”等等,一道构成了湘博一定历史时期内的展陈体系。
配合不同主题的陈列展览,推出内涌丰富、形式多样的社会教育与延伸服务活动也是湖南省博物馆“文化遗产守护者”一贯的做法。湖南省博物馆举办的专场讲座、美术鉴赏活动、流动美术馆、教师沙龙、免费讲解、博物馆之友、网站建设等共同建构了一个面向未来的公共文化服务范型,形成了符合时代发展方向的新型博物馆文化生态。2013年度,湖南省博物馆被全球最大旅游点评网——到到网(Tripadvisor中国官网)授予“2013年度卓越奖”,湖南省博物馆的优质服务获得了海内外游客的高度认可,美誉蜚声中外。
新世纪迈过新的第一个十年之后,湖南省博物馆再次迎来了崭新的发展机遇,新的馆合改扩建工程全面铺开,全新的湘博展陈体系正在策划中,新湘博也将重新起航,在充当“穿越时空”的“文化遗产守护者”方面永不停止,推陈出新,将继续以最大的热情和忠诚度担负起沟通“历史”与“当下”的重大使命,并将再度彰显自己的个性,凝聚崭新的“博物”精神。湖南省博物馆之精神信仰,即矢志传递对“藏品”凝结之“思古幽情”,对以传承与保护文化遗产、守望人类精神家园为己任的忠贞与坚定!
此文由 科学育儿网-科技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科学育儿网 > 科技 » 穿越时空的爱与再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