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莽钱币大泉五十一对
汤隆皓
【摘 要】新莽钱币在全国很多地方都有出土,甚至朝鲜半岛也有出现。在王莽币制改革的背景下,三十余种钱币陆续问世,其繁杂性让百姓在实际生活中难以使用,然而其精美程度又令后人咂舌。新莽钱上的字体飘逸俊秀,铸造工艺精湛,使其具有极高的价值。
【关键词】币制改革 王莽 货币
新莽钱币是王莽在西汉末年到新朝时期通过频繁的币制改革发行的一系列钱币。虽然其币制改革遭到后人的负面评价,并被认为是导致其政权灭亡的主要原因,但新莽钱本身依然具有极大的价值,其中几种甚至被称为传世精品,为后世的钱币研究提供了很重要的历史素材。本文以王莽币制改革时期发行的货币为主题,围绕新莽钱币的出土、特点、铸造工艺三方面展开,旨在对新莽钱币作一综述,方便后人研究。
一、新莽钱币的出土概况
自新中国考古事业发展以来,新莽钱币在全国陆续有出土,现取几例来说明。20世纪70年代,在甘肃酒泉地区有大量新莽钱币出土,其主要出土的钱币类型有小泉直一、大泉五十、布泉、货泉。20世纪80~90年代,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出土十余种新莽钱币,有契刀、错刀、大泉五十、中泉三十、小泉直一、小布一百、大布黄千、货布、布泉、货泉等,另外在伊盟各旗市文管所中也有不少钱币是属于新莽时期的[1]。2008年,陕西西安北郊墓群出土的钱币窖藏,窖藏中的钱币全部是新莽货币,包括大泉五十、货布、布泉、货泉等,其中出土的大泉五十数量最多。出土钱币的版别也非常丰富,直径最大的大约为29毫米,货泉中有厚度超过十毫米的“饼货泉”,另外还有二十多枚“货布”,表面被褐绿蓝色锈包裹,钱币上的文字俊秀,制作非常规整[2]。除了上述的出土地点之外,近年来也有不少地方出土了新莽钱币。2011年夏,湖北省十堰博物馆组成的考古队对竹溪县的一座东汉砖室墓进行发掘时出土了三枚钱币,经确认为“大布黄千”钱,钱身为布状,平肩平足,字体采用“悬针篆”,笔画流畅字体均匀。其出土填补了十堰地区没有莽钱的空白,对于研究湖北地区莽钱的流通与经济状况等具有重要价值[3]。2012年,章丘市曹范镇于家埠村的一个电力施工工地内发现汉墓群,济南市考古研究所随后配合进行抢救性发掘,在大约一个月的发掘期间,发现了罕见的两汉期间汉墓群,包括土坑竖穴墓、磚室墓、土坑砖椁墓等多种墓葬形式。并在汉墓群中出土了50多件汉代时期的随葬品,包括陶罐、铜镜、青铜质地带钩等,其中就有新莽钱币“大泉五十”,几个墓葬出土的大泉五十规制相同。同年9月,江苏姜堰市城区也出土了重十多斤的近千枚古钱币,经确认为“大泉五十”。这批钱币是在窖藏中被发现的,成串发现于一个较大的灰陶瓮子中,出土于万竹园工地,距离地表八十厘米。钱币为青铜材质,中有方孔,直径大约26毫米,大小接近现在的一元硬币,古钱正面的“大泉五十”四个字为篆体,保存相对较好。除了上述国内的地点之外,国外地区也有新莽钱币的出土。2016年1月,根据韩国《朝鲜日报》报道,韩国光州广域市在修建道路时发现一堆2000年前的中国“货泉”。东北亚支石墓研究所后来表示,这些货泉来源于早期铁器时代中国王莽建立的新朝。这些货泉属于贝币,是王莽在第四次币制改革时所铸造,与货泉并行流通。在这之前,货泉只在朝鲜半岛荣山江流域、南海岸和济州等地出土过,这次在韩国成串发现也是首次,研究人员认为这批货泉正是当时中国与朝鲜半岛贸易往来的证据。
二、新莽钱币的特点
研究新莽钱币,必然离不开王莽施行的币制改革,在此以王莽的四次币制改革为历史背景对新莽钱币的特点加以说明。
新莽王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短命朝代,是王莽在西汉之后建立的,大约处于公元8年到公元23年之间。王莽在西汉末年朝野上下动荡不安时上任,并推行其新政,史称为“王莽改制”。从王莽执政以来一直到新朝的倒台,期间进行的许多改革中,以货币改革最为频繁多样。在短短的几年其间,就进行了多达4次的币制改革。第一次是在其摄政时期,后面三次均是在称帝时期。
王莽第一次货币改革是在居摄二年(公元7年),这时他已经掌握了朝廷内的最高权利。他效法先秦时期的古钱币,发行了三种货币,即错刀五千、契刀五百和大泉五十,与五铢钱一并流通,同时将黄金收归国有。根据《汉书·食货志》记载,错刀,形制精美,后人称之为“金错刀”,其环2.7厘米,通长7厘米,重30克。它也是中国古代唯一一种用错金工艺制作成的钱币。契刀五百也就是当时价值五百五铢钱的契刀,其形制基本与错刀相似,此钱环如大钱,身形如刀,长二寸。大泉五十,其径寸二分,重十二铢,这种钱币是王莽执政时期最为普遍的货币,其形制虽然略有变化,但却一直延续到第四次币制改革才废除,延续时间也最长。
王莽的第二次货币改革是在建国元年(公元9年),当时的王莽担心刘氏家族会东山再起,因为刘的繁体是由卯、金、刀三字组成,于是便废除了错刀、契刀和原先的西汉五铢钱,以此消除刘氏集团在百姓心中的影响。这次改革又发行了小泉直一、幺泉一十、幼泉二十、中泉三十、壮泉四十,与大泉五十并行流通,通称“六泉”。根据《汉书·食货志》记载,小钱径六分,重一株,文曰小泉直一;次七分三株,日幺钱一十;次八分五株,曰幼钱二十;次九分七株,曰中泉三十;次一寸九株,曰壮钱四十。
王莽的第三次货币改革发生在始建国二年(公元10年),这次改革实行“宝货制”,下令罢大、小钱,并通行五物、六货,分二十八品。所谓五物,是指金、银、铜、龟、贝五种材料的货币。六货又称六名,是指金货、银货、龟货、贝货、布货和泉货六种货币,规定金货一品,银货二品,龟宝四品,贝货五品,钱货六品,布货十品(小布、幺布、幼布、序布、差布、中布、壮布、第布、次布和大布,其中小布长一寸五分,重十五株,值钱一百,小布以后每一布都比前一布增加一分,重加一铢,增值一百,故大布长二寸四分,重一两,值一千钱),此为二十八品,并为了确保这种货币制度的使用,王莽将大布设为“通行证”,且大布也是布货中铸造量最大的一种。
天凤元年(公元14年),王莽迫于币制混乱的形势,不得不进行第四次币制改革,这次改革废除了大、小钱和金、银、龟、贝之货,改货布、货泉并用。根据《汉书·食货志》记载,货布为方足布形,长二寸五分,广一寸,首长八分有奇,广八分,圆径二分半,足枝长八分,间广二分,重二十五铢,值货泉二十五。货泉径一寸,重五铢,方孔圆钱。另外与这两种钱币相似的还有“布泉”,但不知为何,这种钱币史书并无记载。这三种钱币之上有悬针篆,无比精美。另还有一种莽钱名曰“国宝金匮直万”,史书同样无记载,其钱上部方孔圆钱中刻“国宝金匮”,下部方形竖列“直万”二字,这种钱币的面额在中国古钱中是最大的,且这种钱币至今仅存数枚,无比珍贵。
三、新莽钱的铸造工艺
古诗云“人有一绝,莽为钱绝”,王莽时期是秦汉以来钱币铸造工艺发展的集大成时期。莽钱无论是从铸造技艺上还是从钱币书法艺术上都体现了极高的水平,因此对莽钱铸造工艺的探讨也就包括了钱币文字和铸造技术两方面,兹加以分析。
新莽钱币的钱文在继承了前朝艺术成就的基础上也创造出了新的风格,其铸造的圆钱、布币、刀币等设计都为外廓高挺,因此对文字保护的甚好,故得以流传下来为后人欣赏[4]。新莽时期的钱币,有的采用了悬针篆(垂针篆),是篆书的异变体,南朝宋王愔的《文字志》云,“悬针,小篆体也,字必垂画细末,细末纤直如悬针”,正是对这种字体的写照。悬针篆中最著名的钱币是布泉,其钱径2.55厘米,重3.3克,布泉上的悬针篆,笔画流畅,字体俊秀,挺拔且刚劲有力,巧夺天工。除了布泉之外,大布黄千上的悬针篆也比较精美,反应了当时的审美及时尚元素。另外,现存的契刀五百书法雄厚,笔画流转,金错刀质朴厚重,文字与钱身结合的天衣无缝,它們虽不及悬针篆钱文体挺拔力足,但也是莽钱钱文艺术中的经典体现。
新莽时期的钱币虽然名目繁多,百姓抵制,但其铸造质量却无与伦比,这一时期的铸造工艺一方面沿用西汉末期的工艺,另一方面也使用了新的工艺。汉末成熟的铲状范铸工艺在王莽执政时期非常流行,其方法是先制作出铜母范或者阳文泥,再翻成或是铸成铜或阴泥文子范,然后用面、背两块阴文子范合成一套平面树状的钱树,用这样的方法一次可以铸造很多钱,例如铸造大泉五十一次可以造出六十四枚,铸造小泉直一一次可铸造大约150枚。除了汉末成熟的铲状范铸工艺之外,新朝更多的是采用壳型铸造工艺或是叠铸工艺,其原理是先制成一种阳文铜母范,然后由其翻出阴文泥子范。铜母范的精妙设计可以让两块阴文泥子范合在一起成为一套,从而外涂胶泥成为一体,烘干浇铸,成为立体花状钱树。在考古发现中,这种大泉五十的陶范由三十八套上下的子范配合而成,一次可以铸出304枚钱币[5]。以“国宝金匮直万”为例,由于其质量上乘,文字俊秀,保存也相对完整,堪称古钱中难得的精品,其当时价值一斤黄金,是最后一次币制改革中发行的大额钱币。它是方孔钱与正方形的结合产物,形状类似葫芦。“国宝金匮”四字雕于圆部四方,虽为铜质,但感觉敦实,表现出与“金错刀”相对的另一种姿态。现代的铸钱工艺是由二战时期的法西斯德国最先开始使用的,后来逐渐传入其他的工业国家,而我国新莽时期的壳铸工艺与现代铸钱技艺比起来仍有许多领先之处。例如,古代铸币的壳型厚约五毫米,而现代壳型却厚约为6~8毫米,古代钱币的最薄部分大约为0.7毫米,而现代则为1.50~1.75毫米;古代铸币的光洁度为3~5级,而现代钱币的光洁度为4~5级;古代铸币的泥型原料为黏土或沉积泥,而现代铸币则使用细砂结合酚醛树脂做成胶合剂。因此古代的铸币工艺对现代铸币技术来说依然有借鉴作用和可取之处。
结语
王莽是在西汉社会濒临崩溃之时接手政权的,本应顺应历史发展的规律,拨乱反正,让利于百姓,但是他却通过币制改革变相搜刮百姓财富,同时朝令夕改,使市场秩序混乱,经济凋零。然而莽钱精美程度常让人惊叹,吸引着收藏者的目光。今天,除了大泉五十、小泉直一、货布、货泉等发行量大的钱币还可以寻见之外,别的钱币几乎都成为了难得一见的珍品。
参考文献:
[1]王玉宁.新莽钱币在鄂尔多斯[J].内蒙古金融研究,1992(9).
[2]老牛,张继开.西安出土莽钱的思考[J].收藏界,2008(4).
[3]丁振东,阎威,李菲.十堰地区首次发现“大布黄千”莽钱[J].中国钱币,2014(4).
[4]陈世.谈王莽钱币的价值[J].中国市场,2007(1).
[5]杨萍.莽钱及其铸造技术[J].金属世界,19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