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珂广告

通海博物馆藏大理国火葬墓纪年碑浅析

...进大荔八鱼石墓博物馆李波大理国火葬墓纪年碑在通海共发现30余件,均出自火葬墓中。遗憾的是火葬墓均被毁坏,仅存墓碑。碑略为长方形,多数正面打磨过,用于刻字,背面未加工。四边不规整,制造粗糙、简单,长短、厚薄不一,质地都是砂石,层岩(见图1)。根据砂粒的粗细、颜色的不同,大致分成青灰色细砂石层岩和红褐色

...进大荔八鱼石墓博物馆

李波

大理国火葬墓纪年碑在通海共发现30余件,均出自火葬墓中。遗憾的是火葬墓均被毁坏,仅存墓碑。碑略为长方形,多数正面打磨过,用于刻字,背面未加工。四边不规整,制造粗糙、简单,长短、厚薄不一,质地都是砂石,层岩(见图1)。根据砂粒的粗细、颜色的不同,大致分成青灰色细砂石层岩和红褐色粗砂石层岩两种。白塔心周边盛产这种质地的岩石,当地老百姓称之为“千层石”,碑应是就地取材。碑文直书,字体以行书为主,少数为楷书,既有左书,也有右书。碑文格式多数刻3行,少数5行,个别碑文达9行之多,也有1行的。内容分别刻墓主的生卒年月、姓名、立墓的时间以及对墓主的评价,都没有留下撰文、书丹、刻工的名字。从墓碑内容可以看出,墓主大都来自北方,如甘肃的陇西、天水、武威,山西的弘农、太原,河南的洛阳、清河、南阳,山东的瑯琊等。从这些地名可以看出,在宋代大理国时期及更早的时间里,就有大量的北方民族迁徙到云南。

现将通海博物馆收藏的大理国火葬墓纪年碑刊列于后,供大家赏识。

1.大理国通海郡丁卯碑

该碑于2004年从白塔心出土收集,碑身上半部呈弧形,下半部残失,质地为红砂石,层岩。碑残高26厘米,宽29厘米,厚5厘米。碑正面刻字部分经过打磨,四周及背面未经过打磨。碑文下半部分残缺,左书,共四行(见图2)。碑文如下:

大理国通海郡□□□□□ (1行)

诗云 (2行)

位敦三宝六亲忠□□□□ (3行)

天年六十七之峕丁卯□□ (4行)

此碑首行刻有“大理国通海郡”字样,故该碑也是大理国时期的碑刻。第四行刻有“峕丁卯”干支,“卯”字下部残缺,推测定为丁卯干支。在大理国时期丁卯年共出现过五次:段思聪广德十四年(967年),段素真正治元年(1027年),段正明建安五年(1087年),段正严广运十年(1147年),段智祥天开三年(1207年)。据明正德《云南志》载:“蒙氏立为通海郡,段氏改秀山郡,复立通海郡。”在南诏、大理国时期,通海郡郡治皆在今通海县。碑虽无具体年号、年数,但有郡名和干支纪年。在南诏时期设通海郡,到大理国时期何时改为秀山郡没有具体的时间,从通海白塔心出土的碑刻“秀山郡故弘农氏碑”来看,自大理国段氏改通海郡为秀山郡后,到元代至元年间都还称秀山郡。此碑碑文印证了史书记载大理国曾在通海设通海郡的史实。

2.天水氏九斤盛之碑

该碑于2004年从白塔心出土收集,碑身基本完整,约呈长方形,质地为红砂石,层岩。碑高35.8厘米,宽24.5厘米,厚5.3厘米。碑正面为自然剥离面,基本平整,正面、四周及背面未经过打磨。碑文保存完整,右书,共三行(见图3)。碑文如下:

建安九年十一 (1行)

天水氏九斤盛之碑 (2行)

月二十二日立墓男 (3行)

墓碑刻有“建安九年十一月二十五日”纪年及具体时间,有年号、年数、立墓的具体时间,但无干支。据2001年1月中华书局出版的李崇智编著《中国历代年号考》一书记载,建安为大理国段正明年号,段正明在位13年(1082—1094年),共使用过保立(或保定)、建安、天祐三个年号。保立为1082年,即壬戌年,建安年号没有明确的起止年代和干支。据《大理业书金石篇》记载,在通海白塔心出土的大理国火葬墓碑,“斤囡墓碑”上刻有“建安九年、辛未岁”,说明建安九年为辛未年。以此碑为据,推断出建安九年为1091年。此墓碑的发现,补证了历史纪年中对大理国建安起始年和干支的划定,解决了大理国段正明时期使用过的保立(或保定)和建安年号的起止年代和干支年数,即保立(或保定)为壬戌年(1082年),该年号只使用过一年,建安元年为癸亥年(1083年),建安九年为1091年。

3.陇西氏比丘释戒明之碑

该碑于2004年从白塔心出土收集,碑身基本完整,呈椭圆形,下方平直,质地为青砂石。碑高58厘米,宽50厘米,厚6.5厘米。碑正面经过人工打磨平整,四周及背面未有打磨痕迹。碑文为右书,共五行,文字稍残缺(见图4)。碑文如下:

明开七年 立冬十九日迁亡 (1行)

心珠联于凤水 天年余二之春 (2行)

陇西氏比丘释戒明之碑 (3行)

□□□□四十添三之载 (4行)

癸未御岁 仲冬十六日立墓 (5行)

明开为段正淳年号。据2001年1月中华书局出版的李崇智编著《中国历代年号考》一书记载,“段正淳年号为开明或明开(1097—1102年)”,使用过6年。而此碑为明开七年,说明明开年号至少使用过7年,更正了明开的纪年年号和使用的年数。明开纪年文物的出现为大理国时期明开年号的正确写法、起始年代、使用的具体年数和终止年代提供了确凿的证据。

4.真得、芳保合葬墓碑

该碑于2004年从白塔心出土收集,碑身保存基本完整,约呈长方形,上窄下宽,右上角残,质地为砂石,层岩。碑高43厘米,宽26厘米,厚6厘米。碑正面基本平整,四周及背面未经过打磨。碑文第一行最后残缺一字,中间两行字体比左右两行略大,右书,共四行(见图5)。碑文如下:

文治七年六月十三日亡□ (1行)

陇西氏弎男真得之碑 (2行)

弘浓氏妇人芳保之墓 (3行)

岁御辛丑 十一月廿八日立 (4行)

碑文有年号、干支,分别刻有“文治七年”纪年和“岁御辛丑”干支。文治为大理国段正严年号,文治七年(1116年)为丙申年,此时间与第四行的辛丑干支不相对应,但辛丑前又无年号年数。文治七年应为真得死亡(或葬)的年代,辛丑年为芳保死亡(或葬)的年代,两者死亡时间不会相差太远。查干支次序表,文治七年(丙申年)与辛丑年相隔5年,所以辛丑年应为1121年,即文治十二年。

5.南阳氏幼男青飒之碑

该碑于2004年从白塔心出土收集,碑身基本完整,约呈长方形,形状不规则,质地为砂石。碑高51厘米,宽30厘米,厚5.2厘米。碑正面经过人工打磨平整,四周及背面未有打磨痕迹。碑文为右书,共三行,文字保存完整(见图6)。碑文如下:

居世三十七春八月十五日寿终 (1行)

南阳氏幼男青飒之碑 (2行)

广运辛酉之峕十二月一日立墓 (3行)

此碑虽无年数,但有年号、干支。广运年号在中国历代纪元表中共使用过五次,分别为后梁莒公萧琮广运(586—587年)、大理国段正严广运(1138—1147年)、北汉刘继元广运(974—979年)、西夏景宗李元昊广运(1034—1036年)。根据此件文物的出土地点、碑刻上的年号及干支判断,此广运年号应为大理国时期段正严的年号,此墓碑的广运辛酉年为广运四年(1141年)。

6.秀山郡释通允和尚合葬墓碑

该碑于2004年从白塔心出土收集,碑身基本完整,呈长方形,形状不规则,质地为红砂石。碑高53厘米,宽39厘米,厚6.5厘米。碑正面经人工打磨基本平整,背面未有打磨痕迹。碑文为右书,共六行,文字保存基本完整(见图7)。碑文如下:

秀山郡故弘农氏谥曰释通允和尚碑 (1行)

生来笃信在群先世土功勋善绩全 (2行)

直往西方安妙刹福彰百代子孙贤 (3行)

峕岁次丁未孟春下旬二十二日立碑 (4行)

故杨踰城杏杨妙明生碑 (5行)

丁未年正月十六日终 (6行)

碑文中无立碑的年款,无法得知此座墓的准确年代。不过碑文中首行书 “秀山郡”,它无疑属大理国时期的火葬墓。在大理国时代,秀山郡郡治皆在今通海县,碑虽无具体年号、年数,但有年号、干支。据明正德《云南志》载:“蒙氏立为通海郡,段氏改秀山郡,复立通海郡。”大理国(938—1253年)时期使用过丁未干支的共五次,即段思良至治二年丁未(947年)、段素英明应丁未(1007年)、段思廉正德丁未年(1067年)、段正严永嘉六年丁未年(1127年)、段智兴元亨三年丁未年(1187年)。此碑碑文印证了史书记载大理国曾在通海设过秀山郡的史实。同时墓碑也说明是座合葬墓,墓主人出现一僧一俗,释通允和尚为僧人,杨踰城杏杨妙明生为俗人,对于探讨僧俗合葬墓的形式提供了实物证据。

7.通海郡杨氏保大之碑

该碑于2004年从白塔心出土收集,碑身左上角残失,呈长方形,质地为青砂石,层岩。碑残高36厘米,宽28厘米,厚5厘米。碑正面刻字部分经过打磨,基本平整,四周及背面未经过打磨。碑文每行上部均有残缺,左书,共四行(见图8)。碑文如下:

□□□通海郡杨氏保大之碑 (1行)

□□□□先君 万载千秋已别离 (2行)

□□□魂没处 可怜风扫为流云 (3行)

□□年丙辰一十二月七日墓誌 (4行)

碑文中立碑的年款已残失,无法得知此座墓的准确年代。不过碑文中首行书“通海郡”。据明正德《云南志》载:“蒙氏立为通海郡,段氏改秀山郡,复立通海郡。”在南诏、大理国时期通海郡郡治皆在今通海县。碑虽无具体年号、年数,但有郡名和干支纪年。在南诏年号中涉及丙辰干支纪年的共有三个:南诏阁罗凤长寿八年(776年)、南诏劝丰祐保和十三年(836年)、大封民隆舜嵯耶八年(896年)。在大理国年号中涉及丙辰干支纪年的共有五个:段思聪广德三年(956年)、段素廉明启七年(1016年)、段廉义上德元年(1076)、段正严保天八年(1136年)、段智兴元亨十二年(1196年)。

8.陇西氏慈母末好之碑

该碑于2004年从白塔心出土收集,碑身基本完整,约呈长方形,上宽下窄,上部角稍残,质地为红砂石,层岩。碑高47厘米,宽33厘米,厚3.5厘米。碑正面为自然剥离面,基本平整,正面、四周及背面未经过打磨。碑文保存完整,右书,共三行(见图9),碑文如下:

岁次 (1行)

陇阝西氏慈母末好之碑 (2行)

天興(兴)元年十一月廿九日立 (3行)

此碑虽无明确的年代,但有年号。天兴年号在中国历代纪元表中共使用过五次,分别为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天興(398—400年)、隋刘武周天兴(617—620年)、于阗(古西域国名)尉迟僧伽罗摩天兴(986—999年)、金哀宗完颜守绪(1232—1234年)、熬罗孛极烈天兴(1147年)。根据此件文物的出土地点、碑刻上的年号难以判断确切的年代,但陇西为古郡地名,位于今甘肃省境内,墓主人的祖籍(或墓主人)陇西,由陇西迁徙入云南通海,由此推断出墓碑的年代天兴元年为金哀宗完颜守绪(1232—1234年)时期,即1232年。

9.通海府都督张兴墓誌铭

通海府都督张兴墓誌铭于2010年从白塔心出土收集,碑身基本完整,呈长方形,质地为红砂石。碑高97厘米,宽37厘米,厚13厘米。碑正面刻字部分经过打磨,基本平整,四周及背面未经过打磨。碑文保存完整,右书,共九行(见图10)。碑文如下:

故通海府都督张兴参□□墓誌铭 并序(1行)都贤姓张,名兴,通海府人也。其世祖曰□,玄祖曰□,曾祖曰懽,祖曰鉴,(2行)父曰裱,皆一府之豪也。□祥特盛。其功业名望,近者见,远者呼,□待言也。铸巨镛(3行)镇未□穆□寺。□□祥之子也。少以孝□連□其勋戚乡里,莫□□。其□人至方,□(4行)□□事府制风□有文□节以忠,於奉国以威哉。伏□其所白仁终则孝老(5行)杨□之颂也。□道隆十一年八月五日□于家。□□年□□□□□□(6行)葬于□府□□□子立石□墓,诣□国儒林门□□文□刊之□李□□(7行)。铭曰:楚关□山□□渺茫□,南海之隰道路辽长兮;(8行)□□□□五子高风兮,斯人之名百载逾昌兮。(9行)

该碑共刻有九行文字,首行刻有“通海府都督”,第六行刻有“道隆十一年”纪年号及年数,道隆为大理国段祥兴的年号,道隆十一年即为1249年,为大理国后期。

10.秀山郡大师张文宣彦碑

该碑于2004年从白塔心出土收集,碑身呈长条形,上下部为弧形,质地为红砂石,层岩。碑高51厘米,宽49厘米,厚14厘米。碑正面刻字部分经过打磨,四周及背面未经过打磨。碑文保存完整,左书,共三行(见图11)。碑文如下:

峕甲子年五月廿三日终 (1行)

故秀山郡大师张文宣彦碑 (2行)

享年七十五卒于□宅 (3行)

碑文中无立碑的年款,虽无具体年号、年数,但有干支和地名,无法得知此座墓的准确年代,不过碑文中第二行书 “秀山郡”,它无疑属大理国时期的火葬墓碑。在大理国时代秀山郡郡治皆在今通海县,据明正德《云南志》载:“蒙氏立为通海郡,段氏改秀山郡,复立通海郡。”在大理国时期使用过甲子干支的共五次:段思聪广德十一年(964年)、段素隆明通二年(1024年)、段正明建安二年(1084年)、段正严广运七年(1144年)、段智廉元寿年间(1204年)。

白塔心山火葬墓跨越唐宋元明清上千年历史,就大理国纪年碑而言,是迄今为止发现火葬墓纪年碑最多的一次。而通海白塔心火葬墓群的大规模抢救性发掘,在玉溪尚属首次,在整个云南也不多见。火葬墓纪年碑填补了滇南地区的空白,而且数量众多,时代准确,延续时间长,体现了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为研究古代民俗和民族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也是极为珍贵、精美的书法艺术品。对研究云南火葬墓的产生、演变,葬具的时代特征、造型风格、制作工艺及大理国年号的订正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史料和考古研究价值。

(作者单位:通海县文物管理所)

此文由 科学育儿网-科技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科学育儿网 > 科技 » 通海博物馆藏大理国火葬墓纪年碑浅析

...进大荔八鱼石墓博物馆李波大理国火葬墓纪年碑在通海共发现30余件,均出自火葬墓中。遗憾的是火葬墓均被毁坏,仅存墓碑。碑略为长方形,多数正面打磨过,用于刻字,背面未加工。四边不规整,制造粗糙、简单,长短、厚薄不一,质地都是砂石,层岩(见图1)。根据砂粒的粗细、颜色的不同,大致分成青灰色细砂石层岩和红褐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