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藏品架起沟通的桥梁
王越
【摘要】2014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确定为“博物馆藏品架起沟通的桥梁”,该主题不仅体现了当前博物馆的发展趋势,更为今后博物馆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借鉴并指明方向。本文试通过对相关学者研究成果的分析与解读,结合博物馆职能的发展过程强调“人”与“物”的双核心理念,由此探讨实现藏品与公众沟通的基础、前提、途径及目的,并就藏品与博物馆人产生“关联”的重要性进行阐述。
【关键词】“人”与“物”的双核心 藏品 公众 博物馆人
一、博物馆职能的发展过程
博物馆诞生的基础是人类各式各样的收藏活动以及为其带来的丰富藏品,同时催生出了博物馆的第一个基本职能——“收藏”。这一时期的博物馆作为高高在上的代表上层主流文化的私人机构,其藏品只是贵族阶层财富的象征,和外界并没有产生接触。之后,随着博物馆藏品的不断丰富以及专业化、规范化的管理,促使博物馆第二个基本职能——“研究”的出现。但以上两种职能都主要是博物馆“对内”或“向内”的作用,并没有使藏品和社会大众发生实质性的关联。
随着17、18世纪欧洲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兴起与发展,民主的思想深入到社会大众的理念中,由此迫使博物馆开始向普通民众敞开大门,让公众逐步享有文化参与权、文化成果拥有权和文化利益分配权。同时,博物馆对藏品的研究成果需要通过教育的方式传授给社会公众,进而被赋予社会教育的功能与使命,“教育”职能应运而生,由此产生了以“博物馆对社会教育作用再认识的理论与实践”为核心的第二次革命,也被人们认为是近代博物馆诞生的标志。但是到这一时期为止,博物馆的核心仍然是“物”或“藏品”,“遗产”或“物证”的特征是其机构属性最为主要的表现。
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新博物馆学运动,推动了博物馆的核心开始由“物”向“人”的转变,人(或社区)成为博物馆的中心,博物馆要更多地为人来服务,使博物馆开始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倡导“博物馆既关心物更关心人”,在博物馆历史上第一次把“人”与“物”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以物为核心”向“以社会为核心”的转变成为所谓的第三次博物馆革命的标志。
“以人(或社区)为核心”的理论,一方面可以满足公众不断增长的消遣、娱乐及文化需求,以此更好地体现博物馆“公共服务机构”的本质属性。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又会使其面临一定的风险,“非博物馆化”的现象将会不断发生,博物馆同展览馆将没有区别,博物馆将会失去特色与个性,缺少灵魂与底蕴。
因此,就需要从单一地重“物”或重“人”,向“人”“物”并重的双核心转变。这也是笔者对2014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最为关键的理解,“博物馆藏品架起沟通的桥梁”也预示着博物馆“双核”时代将要到来。
二、实现“藏品与公众沟通”的几点要素
主题中的“沟通”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让公众接触到藏品,而是指公众与其建立起各式各样的联系后形成的深层次的“交流”,这样的沟通需要一定的基础和前提,并通过有效的途径来实现“交流”的目的。
(一)基础
在经过长期的发展过程之后,博物馆的藏品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既有时间的、历史的,也有空间的、地理的物质积淀,甚至还形成一定形式的非物质文化积聚,使博物馆成为了当之无愧的“物证”的机构,这些“物证”包含了神圣之物、宝物、纪念之物以及研究之物等,它们中部分甚至具备“遗产”的特性,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需要为我们继承与发扬。所以这一特点决定了架起博物馆与公众沟通桥梁的是博物馆的“物”或“藏品”,而非其他因素,体现了“藏品”作为博物馆的基础及其实现与公众沟通的重要性。正如大英博物馆馆长Neil MacGregor先生认为:“……藏品就是用来提倡人们文化互相之间的理解,所有的藏品都是互相有关联的,活生生的文化和古代文物是相辅相成的,重要的就是把这些藏品和国家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把昨天和今天联系起来。”
(二)前提
博物馆藏品多为历史之物,具有很强的历时性,它们所蕴含的价值与内涵需要从专业的角度进行解读,而并非普通公众凭借其已有的知识体系所能够完全了解的。此外,博物馆因其专业的权威性,总是给人带来高高在上的盛气凌人与知识垄断之感。所以,只有“把过去和现在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把不同世代和他们的文化联系起来,把专业知识转化为公众知识,以民主、开放和创造性的态度进行诠释,并与公众平等地交流,藏品与公众的沟通才能建构起来。”
(三)途径
在博物馆专业人员将馆藏每一件物品以专业的知识解读出来后,为了让藏品及其诠释的信息内涵被公众所领略,就需要向观众以一定的展示形式呈现出来,所以说陈列展览不仅是博物馆发挥社会教育职能的主要方式,同时也是藏品与公众实现沟通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有学者按照展览的传播目的和构造将其分为两类,即审美型展览和叙事型主题展览。审美型展览是以审美为诉求的文物艺术品展览;叙事型主题展览是指由明确的主题思想统领的,有严密的内容逻辑结构及其结构层次安排的叙述性展览。不同类型的展览通过组合相关的展品应用于不同公众的沟通需求:审美性展览侧重满足观众对艺术的追求,对美的享受,以一场艺术的、视觉上的盛宴来陶冶文化上的情操,弘扬一种“美”与“善”的社会价值;而叙述型主题展览则会侧重通过一种文化、一种自然现象、一个人物或事件、一段历史等来宣传相关的科学文化知识,满足观众对知识的渴望,提高文化修养。采用哪种类型展览来展示藏品,需要依据博物馆的性质和馆藏情况。在综合类博物馆,如果在对藏品充分解读与诠释的前提下,这两种展览类型均可采用并能够运用得当。艺术类博物馆,如美术馆则倾向于选择审美型展览,通过一幅幅精美的画作或其他精湛的艺术作品来吸引公众的参观;中小型历史类或纪念类博物馆,则可主要采用叙事型主题展览,通过文物标本、图文版、二维和三维辅助艺术品以及多媒体和科技装置的组团演绎来讲述一些历史文化故事或某些人物的生平和某个事件的全过程。
(四)目的
现如今,博物馆作为公共服务机构的认知已经为越来越多的公众所接受,人们有权利进入博物馆来欣赏那些以展品形式所表现的“藏品”,有的博物馆更能够有条件地向公众开放藏品库房,以实现藏品与公众最为直接的接触。沟通的目的是为公众提供以藏品为基础的优质服务,通过藏品及其相关内涵来满足公众消遣、娱乐及文化需求,并增强与提升博物馆的公共服务意识和公共服务能力。
此外,在上文中也提到了博物馆的社会教育职能是近代意义博物馆诞生的标志,从此,博物馆作为社会教育机构也得到观众的认同。社会教育属于公共服务的一种,但同时更是对公共服务产生效果的一次升华。不同于一般的公共服务机构,博物馆需要通过对藏品的解读与诠释,在实现沟通的前提下不仅要向社会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更要传播一种由公众所共识的价值理念。
三、“藏品与博物馆人”的关联
对于2014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学者更多地将关注焦点放在了藏品与公众一“人”的沟通上,却有些忽略了藏品与博物馆人之间应该建立起的某种特殊关联。美国早期博物馆的陈列展览,只是将展品简单地罗列在展厅,呈现出无序、杂乱的状态,有的甚至将展厅直接作为摆放藏品的库房,对藏品根本没有任何研究成果和保护意识。后来随着相关专业“博物馆人”的介入,才开始了一系列有序的、科学的、规范化的管理,使得博物馆的运营走上了正轨。如果没有博物馆人来专业地解读藏品,它们背后的信息内涵永远不会呈现出来,没有博物馆人依据特定的主题举办展览来将其展示,它们永远只会无期限的沉睡在库房之中,科学知识的传播更无从谈起。此外,博物馆人与藏品“产生关联的密切程度”也体现了一个博物馆专业能力的强弱,进而更会决定其社会服务水平的高低。所以说,博物馆人对于实现藏品与公众良好、有效的沟通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
因此,博物馆人需要拥有博物馆学特有的理论和思维意识,在藏品所属学科和其他相关学科的支持下,对收藏、研究与保护,教育与娱乐,开放与服务三种内在职能进行高度统一化和组织化的把握。
此文由 科学育儿网-科技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科学育儿网 > 科技 » 浅谈博物馆藏品如何架起沟通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