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珂广告

友禅染:画在和服上的风雅

戴莹Yuzendyeingthatisoftenusedtodyekimonosisatraditionaldyeingmethodoriginated350yearsago,makingdaily-usedclothesgorgeousartworks.However,theinventorwhofirstcreatedthetechniqueisanormalartistofKyoto.Whatencouragedhimtodothisworkandhowtoachieveit?五彩斑斓,渲染如画,触

戴莹

Yuzen dyeing that is often used to dye kimonos is a traditional dyeing method originated 350 years ago, making daily- used clothes gorgeous artworks. However, the inventor who first created the technique is a normal artist of Kyoto. What encouraged him to do this work and how to achieve it?

五彩斑斓,渲染如画,触之细腻舒滑,就在起源于350多年前的京都友禅染。典雅秀丽的华服,以近似艺术的方式呈现,却出自一个普普通通的匠人。化平凡为神奇的奥秘何在?让我们走近京都友禅染,一探究竟。

扇绘师与江户风尚

江户时代中期,宫崎友禅斋住在京都知恩院附近,喜在扇面上绘画题字,因其游乐心境而颇受欢迎。有一次,他不经意地在和服上绘画和染色,竟然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引得时人纷纷追捧。这种染色方式,也因此被命名为“友禅”。友禅染人气高腾的同时,出版《友禅雏形本》和《余情雏形本》的纹样绘本集,由此从京都传遍日本全国。

友禅染在那时成为风尚并非偶然。一方面,平安时代(794~1192)之后,宫廷势力渐衰,官营织造式微,民间织染业却日益隆盛。友禅染正是借着这股东风而起。另一方面,在友禅染出现之前,布匹的上色技法有限,只有诸如刺绣、贴箔、扎染、夹缬等。但这些技法都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会令布匹变得凹凸不平,从而丧失了织布本身的质感。友禅染则不然,它绘于布匹上,线条轻快飘逸,平整而没有色彩的限制,其流行也就顺理成章了。

只是,当时所谓的流行,并不能与今日相提并论。江户时代,化学染料尚未出现,植物染料的供给有限,加上只能手工制作,友禅染仍旧只在将军、大名、御所或町内豪商等上层社会流行,是贵重的稀罕物。友禅染和服不仅是名贵的收藏品,典当了还能抵挡一阵子家用。

友禅染等同于奢侈品的状况,到明治时代(1868~1911)有所改变。明治时代的开国政策,带来了国外的新技术、新化学染料。在此基础上,京都一位名为广濑治助的人,依据“捺染”技术,创立出“型友禅”。所谓型友禅,即按照友禅染大师创作的花样,以一种颜色刻一块型版的方式分别刻版,再依型版陆续涂上色块进行染色。图案与花色很复杂时,甚至会使用多达300余个型版。这使得高贵的京友禅能够简化工序在民间得以普及。

后来,普及版的型友禅、电脑印染友禅逐渐出现,但最为珍贵的,仍然是京都的手描友禅。

有思想的和服

上仲正茂的染工坊,在京都北部的原谷乾町。得知我们的来意,上仲正茂从身后的书架上翻找出两张叠得整整齐齐的白纸,一层一层地在榻榻米上打开。“呼!”当一幅巨大的樱花图展现在我们面前时,几乎所有人都不禁发出了赞叹。只见灰色屋瓦旁是一株吉野樱,花瓣随风漫天飘舞,樱花上了浅浅的蓝色,清幽而宁静。

上仲正茂拿出另一张小纸,比照着给我们解释。原来,友禅染的第一步跟染色并无关联,而是要像画师一样构思小样,但又与画师有区别,因为最终成品不是平面的画,而是立体的和服。和服既可以穿着也可以展示,展示时要像一幅完整的画,穿起来也要好看。所以,除了考虑主题、寓意,设计者还要想到其立体呈现时的效果——衣服正、背面的搭配,在最显眼和最重要的地方如何下功夫。

看他手上的小样,果然是描绘在和服剪裁纸样上的,依稀可以想象出袖子、裙裾的位置,这些地方都绘有繁复而精美的花纹。小样构思好之后,会被放大绘制在实际尺寸的纸上,是为大样,例如我们眼前这幅巨大的樱花图。上仲正茂说,绘制大样并非原原本本地照搬小样,通常一边画一边修改,因为很可能之前的想法并不适合实际尺寸。这个过程充满了变数和挑战。从另一个层面而言,这正是友禅染和服的独特之处,它浸染着创作者的灵感与用意,是一件有思想的和服。

当然,这还只是开始。之后的工序是将白布蒙在大样上,用江米或橡胶制成的糊状防染剂勾勒轮廓。上仲正茂伏在玻璃案前为我们演示,白色的灯光从案下透射过来,将纹样的线条照映得十分清晰。他左手按住白布,右手用极细的毛笔蘸了极少乳白色的防染剂,一点一点地细细勾勒着。四周很安静,呼吸都只能小心翼翼,生怕会惊扰了画布上渐渐长出的纤细的线条。

防染剂,在整个友禅染的工序中举足轻重。在轮廓线内逐一上色前需要先涂一层,防止染料沿着织物的纤维蔓延;上好局部颜色之后,仍然要在其上涂很薄的一层,此时防染剂像一个盖子,在进行大面积染色时保护先前绘制好的图案。为防止色彩间自然晕染,通常都要等一个颜色晾干后再进行另一着色。由此管中窥豹,便可知友禅染的费时费力并非虚言,且图案越多越困难,也越发昂贵。

至于如何将颜色固定在布面上,友禅采取的是蒸汽加热的方式。通常有两次蒸汽加热的工序,第一次是在局部颜色上完后,第二次则要等大部分颜色完工。因为布匹纤维吸收颜色是有限度的,所以最后要将多余的染料洗掉。

那么,友禅染多达20余道工序里,最难的是什么?上仲正茂很认真地说:“颜色。”因为,不到最后一步,友禅职人根本不知道染出的颜色是不是符合自己最初的设想,这就要靠平时的经验积累,不断地接近完美。不过,万一效果欠佳也有补救的方法,诸如贴金箔之类。

值得一提的是,京都的手工艺分工很细。上仲正茂算是特例,他跟老师学过全套的友禅工艺,有些就自己完成了。但大多数情况是分工合作。除了设计图案的画师,依据工序不同还有不同职人:染色的、漂洗的、金箔的、刺绣的,等等。每一位职人都会精益求精,再传递给下一位,大家共同完成一个尽善尽美的作品。

做一个安静的职人

上仲正茂的父亲是一名金箔职人。小时候,他便常看到父亲在和服上贴金箔,但那时他钟情于日本绘画,并没想到有朝一日自己也会从事与和服有关的工作。他的人生像一袭平整的布匹往前延伸着——喜爱画画的他,进了绘画学习班;初中毕业后,到专业高中继续学习日本画。专业高中毕业,他没有选择考大学,而是开始找寻工作。那时,他刚19岁。

很巧,上仲正茂发现了一个特别的地方。那里是制作友禅的工坊,不像别处一样有分工,可以学习友禅染的所有工序。他对此兴趣盎然。工坊的老师对他说:“如果你来,就要有决心在这里学习10年。”他点点头。说是老师,其实就是师傅,尽管带了很多徒弟,但一道一道教给他技艺却毫不马虎。学艺期间,师傅不允许徒弟参加发表会和展览,期望他能潜心学习。他这一学,就是整整13年。

2004年,上仲正茂出师,独立拥有了自己的工作室,开始参加发表会和展览。又过了9年,他才获得了京友禅职人的名号。这一年,他已经41岁,有了两个可爱的孩子。

说到坚持职人生涯的理由,上仲正茂的眼神很坚定:“只有一句话,是因为喜欢。我们也有使命感,这个是代代传下来的文化,要继续传到后世。”

我联想到如今常常被提及的日本职人精神,希望上仲正茂能用一句话总结,回答却出人意料的简单:“如果你得到一个工作的时候,你怎样拿出最好的作品给别人。”他解释道:“职人和艺术家不同,前者接受客人赋予的工作,不需要太多个性和创造。在职人看来,客人是怎么想的才最重要。但职人也会建议,在客人和自己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此文由 科学育儿网-科技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科学育儿网 > 科技 » 友禅染:画在和服上的风雅

戴莹Yuzendyeingthatisoftenusedtodyekimonosisatraditionaldyeingmethodoriginated350yearsago,makingdaily-usedclothesgorgeousartworks.However,theinventorwhofirstcreatedthetechniqueisanormalartistofKyoto.Whatencouragedhimtodothisworkandhowtoachieveit?五彩斑斓,渲染如画,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