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易致赵魏手札(《新斋札》)-从 名贤手札看人事 道出真实的官场心...
施安昌
张廷济录黄易致赵魏论金石手札三通,各有月日,皆无年款,不易排序。手札见于《故宫藏黄易尺牍研究,手迹》,称为《秋气札》《新斋札》和《南还礼》。”
赵魏(1746-1825),仁和(今杭州)人,字晋斋,号菜森,一号洛生。恩贡生。室名竹崦庵。书法尤精篆隶。其考据金石文字为时人所称,亦富收藏,著有《竹崦庵金石录》《竹崦庵金石目》《竹崦庵传抄书目》。赵魏与黄易(1744-1802)交往甚密,黄长赵两岁。这批信大致在乾隆四十四年(1779)至嘉庆初年。
六札非黄易所书原件,是后来张廷济所抄录的。张还随信写了七条批注。末注写明嘉庆戊寅八月,即二十三年(1818)。张廷济(1768-1848),嘉兴人,字顺安,号叔未。嘉庆三年(1798)解元,后结庐高隐,工诗词和金石考据之学,凡金石书画刻削髹饰无不搜聚,著有《桂馨堂集》《眉寿堂集》《清仪阁题跋》等。张廷济比黄易小二十四岁,黄去世吋三十四岁,是晚辈,对黄易以尊师相待。
一、汉裴岑纪功碑
张廷济录黄易致赵魏《秋气札》云:
秋气已深,乡书转少,怀君有梦,归计茫然,如何如何。薛价送上诸碑,定经法鉴,两月来续得数种,有副者寄兄,无者开上,兄欲时示取可耳。家兄信云裴岑碑在巴里坤,距迪化千五百里。兹俞军门往彼阅兵,托其幕中人胡君代拓,约明春必得。又,云乌什外有石壁,刻大将军霍方士某某名,文字残缺,疑汉武时迹,惜不能拓,(已抄其文在都中明君处,昨往求矣)。又有唐姜行本纪功碑亦在巴里坤,昨托人拓取,一有当即寄兄。弟承孔荭谷见知,许以东鲁之碑与弟相易,大都可以尽得。中州金石已托学使及卢氏令,或可不虚。蜀中金石托成都太守(烟客先生之孙,汉阳旧主人也)。喜是地邮致甚便,可遂其志,惜事忙勿暇,终觉草草耳。尊藏石经残字、华山残碑,希双钩以惠。尊藏唐碑,希开目速寄,使弟知其所缺,以便广致。闻梁玉立孙枝有古帖二箧,质于库,欲售五十金;又闻衡水古钟有开元之铭,若是皆扰乱心曲者。去年闻永平城楼有二漏壶极古,疑有款识,百计求之,卒云无宇。若是之类极多,真孽障也。兹因周绛屏先生南归,附此候安,统惟玉照不宣。晋斋大兄知己。愚弟黄易顿首。
范三先生、姚三哥均此奉候。图书未刻,随后再寄。九月二十日。
赵册百计求售未妥,俟再报。
外奚九哥一札,乞闻韩门老伯札交之。
张廷济注:右黄与赵启一,启纸约高四寸,启面用尊古斋长朱文印。
信里讲汉裴岑纪功碑:“家兄信云裴岑碑在巴里坤,距迪化千五百里。兹俞军门往彼阅兵,托其幕中人胡君代拓,约明春必得。”家兄黄庭,乾隆二十九年(1764)在湖北孝感佐幕时因事遭牵连,被谪戍塞外轮台,服罪十六年。直至四十五年(1780)刑满放回,然不幸的是黄庭最终卒于塞外,未能与家人团聚。
信中云计划拓碑后寄给黄易一事,故此信写于乾隆四十四年(1779)。故宫博物院藏一册黄易题跋裴岑碑(新082407),跋云:“乾隆庚子七月梦珠兄在迪化城觅此寄示云,此石近甚剥落,凸处光滑如珠不易拓。来年仲秋蒙恩放还,计过巴里坤正严冬风雪之时,恐难拓取,故觅此先寄。”“庚子”即四十五年,黄易已得兄寄来拓本,也可证写信的年份是在四十四年。
《汉裴岑纪功碑》碑文如下:“惟汉永和二年八月,敦煌太守云中裴岑将郡兵三千人,诛呼衍王等,斩馘部众,克敌全师。除西域之灾,蠲四郡之害,边境艾安。振威到此,立海祠以表万世。”书刻六行,行十字,计六十一字。
因所述事迹从未见于史传,所以该碑自雍正七年(1729)岳钟琪将军发现置于将军府后,一直为世人所重,求拓不断,以至不得不在府内摹刻一石以供频繁需要。黄易也得到多本。他曾在题跋里涉及某些字的识别,并仿碑文字体写出全文,附在拓本之后。
众所周知该碑有翻刻多种。因碑石粗糙,铭文漫漶,翻本错误,早先金石家释文常有分歧,如“永和二年”误为“四年”,“立海祠”误作“德祠”,等等。王昶《金石萃编》卷七按语:“巴里坤淖尔即为汉蒲类海也。”故碑称“立海祠”。所以,如何辨识碑文,鉴定原石拓本或翻刻拓本成为自发现该碑以来各种题跋、文章中不断争议的两个问题。但仍有两事与鉴别相关,值得一谈。
前人常引翁方纲语:“(裴岑碑)其字中凡遇口字皆方中带圆者乃是真本。若其口字竞似圆圈者则非真本。”这是对的,然细审各原石拓本,铭文中也有一些字之口是近似圆圈,如“郡”“部”“师”“域”,其他则方中带圆,应加以区别。此可补充翁语。
又常引顾千里语:“:‘德祠之‘德字,似‘德又似‘海者真本。如‘德字、‘海字很清晰者重刻本也。”顾话的意思是明白的:真本中有的“海”字模糊,像“德”字。但是顾话被引用时字句往往有错误,意思含混不明。在此澄清。
二、汉西岳华山庙碑
张廷济录黄易致赵魏《新斋札》云:
前二函尚未寄,四月十有八日得大哥来书,知移居于保佑梳新斋必雅洁,惟弟足迹未至,梦中但依依竹崦庵也。远惠启母阙足本,逾于百朋,弟两得此本,皆中心尺许,左右阙焉。施太守嗤此败纸何用,再求无益,今得此并两宝阙,足以自豪。虽少两额及画,他时尚可觅补东阙题名,并季度铭,李铁桥云是褚千峰伪托,再亲按之乃信。昔日千峰与董金瓯,今时秦伯匡与巴瘦生伪作皆不少,好利好奇同一病也。西岳庙三阙中砌碎碑极多,正恐郭香察书尚有片璧,已托钱献之力谋之矣。成都武侯祠有俗名响石者,阴处靠墙,有汉隶七八字,张华阳言之凿凿,托成都太守觅之,但寄鲜于里门唐碑一种而已。前云汉碑得自金川,实无其事,王大廷尉最好金瓦弟曾问过,无有也。金乡朱鲔墓有汉画人物甚古,约有七八幅,弟得一部,甚宝惜,今托蓝公子任谋,俟有必寄我兄。山东非直隶可比,古物必有。弟石经保护无恙,可慰屋念。外二函希致之,乞候回信交舍是感。晋斋大大兄人师事。愚弟黄易顿收。
摹“小松具札”四字印。
张廷济录黄易致赵魏论金石手札三通,各有月日,皆无年款,不易排序。手札见于《故宫藏黄易尺牍研究,手迹》,称为《秋气札》《新斋札》和《南还礼》。”
赵魏(1746-1825),仁和(今杭州)人,字晋斋,号菜森,一号洛生。恩贡生。室名竹崦庵。书法尤精篆隶。其考据金石文字为时人所称,亦富收藏,著有《竹崦庵金石录》《竹崦庵金石目》《竹崦庵传抄书目》。赵魏与黄易(1744-1802)交往甚密,黄长赵两岁。这批信大致在乾隆四十四年(1779)至嘉庆初年。
六札非黄易所书原件,是后来张廷济所抄录的。张还随信写了七条批注。末注写明嘉庆戊寅八月,即二十三年(1818)。张廷济(1768-1848),嘉兴人,字顺安,号叔未。嘉庆三年(1798)解元,后结庐高隐,工诗词和金石考据之学,凡金石书画刻削髹饰无不搜聚,著有《桂馨堂集》《眉寿堂集》《清仪阁题跋》等。张廷济比黄易小二十四岁,黄去世吋三十四岁,是晚辈,对黄易以尊师相待。
一、汉裴岑纪功碑
张廷济录黄易致赵魏《秋气札》云:
秋气已深,乡书转少,怀君有梦,归计茫然,如何如何。薛价送上诸碑,定经法鉴,两月来续得数种,有副者寄兄,无者开上,兄欲时示取可耳。家兄信云裴岑碑在巴里坤,距迪化千五百里。兹俞军门往彼阅兵,托其幕中人胡君代拓,约明春必得。又,云乌什外有石壁,刻大将军霍方士某某名,文字残缺,疑汉武时迹,惜不能拓,(已抄其文在都中明君处,昨往求矣)。又有唐姜行本纪功碑亦在巴里坤,昨托人拓取,一有当即寄兄。弟承孔荭谷见知,许以东鲁之碑与弟相易,大都可以尽得。中州金石已托学使及卢氏令,或可不虚。蜀中金石托成都太守(烟客先生之孙,汉阳旧主人也)。喜是地邮致甚便,可遂其志,惜事忙勿暇,终觉草草耳。尊藏石经残字、华山残碑,希双钩以惠。尊藏唐碑,希开目速寄,使弟知其所缺,以便广致。闻梁玉立孙枝有古帖二箧,质于库,欲售五十金;又闻衡水古钟有开元之铭,若是皆扰乱心曲者。去年闻永平城楼有二漏壶极古,疑有款识,百计求之,卒云无宇。若是之类极多,真孽障也。兹因周绛屏先生南归,附此候安,统惟玉照不宣。晋斋大兄知己。愚弟黄易顿首。
范三先生、姚三哥均此奉候。图书未刻,随后再寄。九月二十日。
赵册百计求售未妥,俟再报。
外奚九哥一札,乞闻韩门老伯札交之。
张廷济注:右黄与赵启一,启纸约高四寸,启面用尊古斋长朱文印。
信里讲汉裴岑纪功碑:“家兄信云裴岑碑在巴里坤,距迪化千五百里。兹俞军门往彼阅兵,托其幕中人胡君代拓,约明春必得。”家兄黄庭,乾隆二十九年(1764)在湖北孝感佐幕时因事遭牵连,被谪戍塞外轮台,服罪十六年。直至四十五年(1780)刑满放回,然不幸的是黄庭最终卒于塞外,未能与家人团聚。
信中云计划拓碑后寄给黄易一事,故此信写于乾隆四十四年(1779)。故宫博物院藏一册黄易题跋裴岑碑(新082407),跋云:“乾隆庚子七月梦珠兄在迪化城觅此寄示云,此石近甚剥落,凸处光滑如珠不易拓。来年仲秋蒙恩放还,计过巴里坤正严冬风雪之时,恐难拓取,故觅此先寄。”“庚子”即四十五年,黄易已得兄寄来拓本,也可证写信的年份是在四十四年。
《汉裴岑纪功碑》碑文如下:“惟汉永和二年八月,敦煌太守云中裴岑将郡兵三千人,诛呼衍王等,斩馘部众,克敌全师。除西域之灾,蠲四郡之害,边境艾安。振威到此,立海祠以表万世。”书刻六行,行十字,计六十一字。
因所述事迹从未见于史传,所以该碑自雍正七年(1729)岳钟琪将军发现置于将军府后,一直为世人所重,求拓不断,以至不得不在府内摹刻一石以供频繁需要。黄易也得到多本。他曾在题跋里涉及某些字的识别,并仿碑文字体写出全文,附在拓本之后。
众所周知该碑有翻刻多种。因碑石粗糙,铭文漫漶,翻本错误,早先金石家释文常有分歧,如“永和二年”误为“四年”,“立海祠”误作“德祠”,等等。王昶《金石萃编》卷七按语:“巴里坤淖尔即为汉蒲类海也。”故碑称“立海祠”。所以,如何辨识碑文,鉴定原石拓本或翻刻拓本成为自发现该碑以来各种题跋、文章中不断争议的两个问题。但仍有两事与鉴别相关,值得一谈。
前人常引翁方纲语:“(裴岑碑)其字中凡遇口字皆方中带圆者乃是真本。若其口字竞似圆圈者则非真本。”这是对的,然细审各原石拓本,铭文中也有一些字之口是近似圆圈,如“郡”“部”“师”“域”,其他则方中带圆,应加以区别。此可补充翁语。
又常引顾千里语:“:‘德祠之‘德字,似‘德又似‘海者真本。如‘德字、‘海字很清晰者重刻本也。”顾话的意思是明白的:真本中有的“海”字模糊,像“德”字。但是顾话被引用时字句往往有错误,意思含混不明。在此澄清。
二、汉西岳华山庙碑
张廷济录黄易致赵魏《新斋札》云:
前二函尚未寄,四月十有八日得大哥来书,知移居于保佑梳新斋必雅洁,惟弟足迹未至,梦中但依依竹崦庵也。远惠启母阙足本,逾于百朋,弟两得此本,皆中心尺许,左右阙焉。施太守嗤此败纸何用,再求无益,今得此并两宝阙,足以自豪。虽少两额及画,他时尚可觅补东阙题名,并季度铭,李铁桥云是褚千峰伪托,再亲按之乃信。昔日千峰与董金瓯,今时秦伯匡与巴瘦生伪作皆不少,好利好奇同一病也。西岳庙三阙中砌碎碑极多,正恐郭香察书尚有片璧,已托钱献之力谋之矣。成都武侯祠有俗名响石者,阴处靠墙,有汉隶七八字,张华阳言之凿凿,托成都太守觅之,但寄鲜于里门唐碑一种而已。前云汉碑得自金川,实无其事,王大廷尉最好金瓦弟曾问过,无有也。金乡朱鲔墓有汉画人物甚古,约有七八幅,弟得一部,甚宝惜,今托蓝公子任谋,俟有必寄我兄。山东非直隶可比,古物必有。弟石经保护无恙,可慰屋念。外二函希致之,乞候回信交舍是感。晋斋大大兄人师事。愚弟黄易顿收。
摹“小松具札”四字印。
此文由 科学育儿网-科技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科学育儿网 > 科技 » 书张廷济录黄小松致赵魏三手札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