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元
Chinese artwork auction market went into adjustment period since 2012 and the main sessions of Chinese paintings and calligraphy, Chinese porcelain and jade have been declined. While, the Buddhist art market begins to heat up in recent years. The whole turnover of Buddhist artworks increased from 200 million to 800 million in recent three years, and the number of relevant artworks auctioned has surpassed 3000, which reveals the collection market of Buddhist artworks maintained a healthy development.
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整体自2012年起进入调整期,在中国书画、瓷器玉器等主流板块出现程度不同的萎缩情势下,佛像艺术逆势呈现上涨行情。2011至2012年,大陆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家拍卖公司设立佛教艺术专场,如今几乎大大小小的拍卖公司都在着力挖掘这一板块。一二级市场的合力,加上博物馆以及各学术层面的共推,无疑是佛教艺术在市场上获得大大提升的主因。
纵观近几年数据:佛教艺术的总成交额从2012年春季的不到2亿元,已经上涨到2015年春的近8亿元。据不完全统计,今年春季国内共上拍佛教艺术作品3000多件,最高价为北京保利推出的明宣德观世音菩萨,4830万获得换手。虽然没有过5000万,但过千万的作品计有14件,虽然较之前两年并未有明显的突破,但总体来说,佛教艺术品的收藏市场还是比较健康良性地在发展。
这轮佛教艺术市场的行情,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上一轮行情中其他板块已经很高,而恰巧佛教艺术是一个空白期。加上佛教艺术分类广,有一定的量,也便于资金运作。同时,市场好的时候容易出现良性循环,市场越好就越有好货出现,而精品的高价成交亦有利于刺激市场。从今年的成交来看,精品仍然有不错的成交,普通作品开始调整,这已经和整个艺术市场的大趋势趋同了。
佛教艺术,尤其是藏传系的佛教艺术,一直以来以获得西方青睐为主。不少国际性的艺术基金,除了豪掷印象派、战后艺术以外,也会关注佛造像艺术。原因很简单,这是一个具备“国际接盘能力”且在国际市场上比较成熟的板块。因此佛教艺术品长期以来表现为内冷外热。但随着这轮行情的持续上升,这一现象也在悄然扭转。在今春拍卖季中,过千万的作品近9成都是在国内成交的。
此外,本轮行情的另一大转变是藏传佛教开始受到更多重视。收藏市场中的佛教艺术品按照流派大致可分为中原、藏传及印度/喜马拉雅地区三个主要门类。因为相对历史较晚、存世作品相对较多、研究著录的资料比较丰富,加之其中不少属于宫廷御制,华贵之气令一些明清佛教艺术品最先成为国内外佛像拍卖会的重要品种。但到了2015年有了明显转变,无论是纽约、伦敦的亚洲艺术周,还是香港、国内的拍卖会,藏传造像可谓一路火热。
这一审美上的转变一方面得益于国内佛教艺术爱好者对该领域的深度挖掘,加上博物馆等学术机构在认知上的推动。另一方面,由于汉传造像在2006至2008年行情中已经被推向高位,使得藏传造像价值洼地被业界发掘。与汉传宫廷造像不同的是,藏传造像更多地受到欧美人士的青睐。由于近两年出国的藏家越来越多,深切感受到国外大古董商、收藏家更看重藏传、印度等地造像艺术,潜移默化下,中国古董商和买家的审美意趣在改变,并向多元化发展。
此文由 科学育儿网-科技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科学育儿网 > 科技 » 佛教艺术市场日趋火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