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与艺术市场第二届 艺术市场.北京论坛 在京举行 -艺术动态
常乃青
近两年来,中国艺术市场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新常态下,政治上反腐倡廉,经济转型升级,文化多元创新,艺术市场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在海内外市场日益变化的新情势下,中国艺术品市场如何寻找新的市场增长点,拓展新的销售渠道,利用各种资源创造新的产业链条,搭建更为广阔的综合性平台,使市场逐步走向成熟,是社会各界需要共同面对的关键问题,也是市场调整期的探索焦点。
继2013年5月首届“艺术市场·北京论坛”举办之后,2015年,适逢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市场专业成立10周年。为进一步强化业界与学界的交流与联系,促进新常态下国内艺术市场的良性发展,2015年10月17-18日,第二届“艺术市场·北京论坛”隆重召开,本届论坛由首都师范大学主办。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首都师范大学文化研究院承办。
本次论坛共邀请五十余位学界专家与业界精英,包括赵榆、尚辉、张敢、邵建武、王中文、于波、董峰、徐晓庚、刘幼铮、寇勤、刘尚勇、甘学军、谢晓冬等人。在为期一天半的会议中,共进行三场主题发言,并设置自由讨论环节。与会嘉宾围绕“新常态与艺术市场”这一会议主旨展开探讨,兼具深度与广度,既有宏观构架,总揽全局,亦有微观切入,以小见大。
聚焦国内艺术市场,为应对新形势,市场不断寻求与消费者沟通的新方式,艺术品经营机构对于传统运营模式的创新,以及国际艺术市场格局的变化,都将成为影响中国艺术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针对当下艺术市场的整体发展状态,与会嘉宾各抒己见。中国嘉德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寇勤发表了题为“中国艺术市场的生态与心态”的主题演讲,以“热”与“燥”两个关键字概括当前中国艺术市场的整体面貌以及市场参与者的心理状态,指出当下中国艺术市场需要“温和与冷静”。北京荣宝拍卖有限公司刘尚勇根据现今经济转型所引发的产业结构调整。提出新常态下艺术品经营所亟需的新思维与新文化。原中国画研究院赵榆阐述了1992年至令中国内地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流变与阶段性成就。全面梳理并总结了其发展沿革和经营概况。《人民日报》文艺部邵建武针砭时弊,颇为犀利地点评了当代国内艺术市场存在的问题。同时,诸多青年学者也纷纷发表了个人见解,马健作了题为“中国书画市场的新常态与书画评价体系的转变期”的演讲,刘晓丹则围绕“雅贿中的艺术品金融化”现象进行了论述,李抿吴杨波、高纪洋、刘燕四位学者分别就京津冀、广东、山东以及内蒙古等地艺术市场的发展状况进行详细论述。
当代艺术市场呈现出多元化状态,各类新兴的艺术品运营模式层出不穷。艺术品经营机构为应对新的市场情势,试图在传统营销模式的基础上寻求突破与创新,从而实现艺术品经营手段与营销方式的升级,以期在新的产业调整阶段构筑更为合理的运营模式,开拓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挖掘新的市场增长点。北京拍卖行业协会甘学军立足于艺术品拍卖企业的角度,对艺术品拍卖业所面临的困境。以及行业运营模式的转型与变革,提出了新思路和新对策。艺术市场研究中心(AMRC)马学东则通过详尽的市场数据,归纳出当今艺术市场发展的两大趋势——“全球化”与“连锁化”,他认为传统一、二级市场间的联系正日益紧密。艺术品市场行业经营边界在一定范围内趋于模糊化。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通信技术及互联网平台被广泛利用。互联网与艺术市场行业深度融合。如何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市场生态,搭建综合性的艺术市场平台?如何将互联网的资源优势运用于市场营销环节,实现艺术品经营手段与营销方式的创新?针对上述问题,与会嘉宾发表了相关演讲。《燃点》杂志董事长THOMAS WILHELM WANG就互联网艺术市场的运行机制与成因进行了深度解析。肯定了网络平台对于艺术市场发展的重要意义。刘永涛、刘达从各自视点出发。对“互联网+”时代的艺术品经营方式提出见解。为如何将互联网的资源优势运用于艺术品营销环节出谋划策。具体到艺术品电商的生存状态,易拍全球蒋奇栖通过鲜活的市场案例,详细阐述了艺术品电商的“核心价值”取向,呈现了国内艺术品电商的生存现状。武文龙则聚焦于国内艺术品电商的发展业态。探析艺术品在线交易的源流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论坛中,众多学界学者与业内专家针对国内高校艺术市场专业教学模式的建构状况与探索经验发表了相关意见。季涛针对当前市场与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取向,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方式提出了有益建议。杨应时简述了国内博物馆艺术教育的发展状况和践行经验,探讨其与艺术市场相结合的可能性。董峰以南京国际美术展的市场化运作方式为案例。呼吁学界与业界在市场中充分合作。吴明娣客观评述了中国内地艺术市场专业人才的培养现状。并针对个中问题提出可行性对策。此外,吴晓欧、张金霞、陆霄虹等学者先后就艺术管理专业教育模式的改良发表了各自的观点。业界方面。谢晓冬以宫廷艺术品的综合价值为探究对象,强调了学术理论合理介入市场的重要意义。明晰了艺术品的文化与市场价值。刘幼铮总结了首都师范大学与中国拍卖行业协会教学合作的实际状况,从行业的角度出发,充分肯定了校企联合的培养方式,以及首都师范大学艺术市场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双导师”制度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方面的积极作用,为其他高校提供了借鉴与启发。陈鑫以“民营美术馆与高校合作”为题,畅谈民营美术馆、艺术教育、艺术市场三者间的紧密联系。通过此次论坛。业界深入倾听学界的声音,学界紧跟业界的脚步,双方的交流与互动有利于高校教学内容的落实,增强了业界与学界的联系,消除了学校教学与市场人才需求间的隔膜。业界对人才的需求也让教育界意识到,人才的培养与输出不仅要提升品质,更要顺应市场的标准。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内地与海外市场的交流日益频繁,在“一带一路”战略与区域合作平台构建的过程中,中国和海外艺术市场的互联、互通需要得到重视。会议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章锐通过综合分析毕加索作品早期市场的形成过程,阐述各种商业因素对艺术家市场价格的影响。探讨当代商业运作模式对艺术创作的推动作用。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王洪义以点带面地谈到了20世纪后半叶德国艺术市场的需求取向对新莱比锡画派的重要影响,艺术品经营者和收藏者对艺术创作的推进作用。随后。香港独立策展人方敏儿总结出中国艺术“走出去”与“引进来”的对外交流方式,及其在全球化的趋势下,中国艺术品牌的推广策略与手段。
在艺术市场“新常态”的背景下,“艺术市场·北京论坛”与社会、市场形成紧密衔接,促进了学界与业界的融合,既传承文化,又服务社会。在2013年首届“艺术市场·北京论坛”的基础上。本届论坛的学术水平和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期待两年后的第三届“艺术市场·北京论坛”能够在本届论坛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
责任编辑:欧阳逸川
此文由 科学育儿网-科技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科学育儿网 > 科技 » “新常态”与艺术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