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
绵远河俗称绵水,源于九顶山南麓,她轻吟在山谷,途经城市,流入沱江,汇入长江,奔向大海。绵水之滨翠竹丛生,绵水之源的城市被称为绵竹。正可谓“绵水养绵竹,绵竹生绵纸,绵纸出绵画”,绵画就是中国四大年画之一的绵竹年画。绵竹年画源于北宋,明末清初繁盛。现在,绵竹有专职画师1000余人,学年画成为中小学课程内容,并于2002年入选首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画作远销欧美等50多个国家或地区。绵竹年画已成为四川文化的亮丽名片。
历史溯源
年画大红大绿,有着春天般绚丽的色彩,带着春的气息和春的祝福。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节前,扫净屋尘,剪好窗花、贴上春联,张贴年画,这是中国年不变的习俗。宅院大门张贴镇宅驱邪的门神,厅房悬挂寿星、福星、紫微星,厨房张贴灶神,花花绿绿的年画喻意吉祥如意,渲染出欢乐喜庆,代表新年的美好愿望。
绵竹年画与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杨家埠、苏州桃花坞并称中国四大年画。宋代随着印刷术的发明,绵竹年画应运而生。绵竹年画是木版年画,画师先构图设计,然后把线条刻上木板,以水墨拓印出轮廓线,然后手工填色描画。好的刻版传承数百年,成为收藏家追逐的经典。
清代中叶,绵竹造纸业空前发达,造出适合画年画的“粉笺纸”,年画作坊管理水平提升,分工细致,追求精致,当时的年画不论刻版、敷彩都达到较高水平,涌现出各具特色的流派,年画与剑南春酒、三溪茶成为绵竹三大产业。绵竹县志记载:“商贩远自陕甘滇黔,裹银来市易画,仲则接踵城南,购过者遍于王道百五十里。”据相关文献,春节前画商如过江之鲫涌进绵竹,画市从每年腊月初一开市,每天售画至二更天,直到腊月三十休市。绵竹年画深受西南、西北各省喜爱,远销越南、缅甸、印度及东南亚。
民国时期,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土匪横行,纸厂洗劫,作坊倒闭,“丹青零落不成妍”,绵竹年画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衰落。
新中国绵竹年画获得新生,年画题材不断推陈出新,色彩线条赋予新的生命,风格各异的年画大师争奇斗艳,传统年画和新式年画竞相开放。艺术繁荣产生不同派别,流派融合促进发展创新。绵竹年画经过千年发展,形成了画风粗犷豪迈的北派和画风婉约细腻的南派。北派勾线敷色大胆,画贴墙壁,艺人站着上色,能画丈二巨幅;南派精于细微,线条婉转回旋,色彩浓淡相宜,传神阿堵问。南派北派相互学习,推动绵竹年画创新发展。在当代,北派代表人物是李芳福,南派代表人物是陈兴才,他俩是国家级的非遗传承人。
北派李芳福
李芳福在绵竹拱星镇场镇近郊的旧宅生活了七十五年。旧宅外有一丛翠竹,竹外是一坝稻田,远处矗立着连绵高山,这里己是川西坝子边缘。宅院是祖上留下的,有百余年历史了。房子的泥墙裂出了缝隙,木格隔墙的油漆早已剥落。李芳福将院落收拾得洁净、舒适,种上花草,垒起假山,生活得闲散自在。
李芳福有两儿一女,子女继承了年画技艺。不过,女儿出嫁后荒废了画艺。两个儿子成家后忙于养家糊口,一直在外省打工。李芳福和老伴守着旧宅。李芳福一年四季有大半时间用在画年画上。因年画工序复杂,他一年只能画几百幅。通常是画作墨迹未干,就被买家购走。
经历沧桑,才知平淡生活的珍贵。六七岁时,他父母去世,他跟随哥嫂生活,一年四季穿草鞋短裤,冬天冷得鼻涕长流,嫂子却骂他不清洁。姨妈见了心疼,一咬牙背上几斗谷子找了位黄姓绵竹年画画师,让李芳福拜师学艺。解放前,学徒似奴婢,李芳福每天上午担水、扫院坝、洗衣服、煮饭,下午带小孩。一年过去了,黄画师未传授半点技艺。第二年,在李芳福姨妈哀求下,黄画师才答应让李芳福跟随门人学艺。李芳福入门快,又肯钻,技艺增长很快,教他的匠人心存戒心,遇上关键处,总爱留一手。为学到真传,李芳福每天早晨在为黄家担满水缸后又帮邻家担水,以此挣几个铜板,中午拿上铜板给师傅打酒买菜……几年后,李芳福成了小有名气的民间画师。解放后,他入过画社,当过职业画师,但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家人总吃不饱穿不暖,还经常受窝囊气,他为此担着画具背着年画八方奔波讨生活。直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他的生活才逐渐安稳。
绘制木版年画有十余道工序。画的轮廓线靠木版拓印,年画的构画在雕制木版时就定型了。李芳福有大大小小四十多张画版,是他10余年前雕刻的。画版内容包括门神、八宝童子和仕女,构图简练,宾主、虚实、呼应、开合等处理恰当,画面饱满,线条极具装饰性。在画版上刷上墨,用宣纸把画样拓下,然后把宣纸贴在墙上,层层渲染。渲染的方法和国画工笔画技法相似。因为年画中大量使用矿物质颜料,渲染完毕后还得重新勾线。勾好墨线和粉线,落款戳印,画作才算完工。李芳福继承发展了绵竹木版年画最有代表性的“填水脚”手法和“鸳鸯笔”,并形成笔锋奔放雄健,色彩单纯艳丽,线条质朴粗犷的风格。
2004年,75岁的李芳福和妻子搬进绵竹城里,专职画画,颐养天年。他们租了一问临街铺面,外间画室,里间厨房兼卧室。画室正墙挂着他的代表作《立锤武将》和《钟馗》;左墙挂着《双鞭门神》、《八宝童子》、《福禄满门》;右墙是八幅条屏组成的《二十四孝图》。画室中还挂着一个大镜框,框里是徐雪生题的字“中华国粹大师”,还有两张文化部颁发的获奖证书。
城里的生活并非想象中的高深莫测,也不像想象中的精彩纷呈。李芳福和妻子很快习惯了城市里稀松平常的生活。清晨,在别人还困在温软梦里时,他俩来到河边散步或慢跑;上午,在别人为繁琐工作忙得不可开交时,李芳福悠悠然铺开画纸,一笔一画地作画;下午,在别人奔走于茶楼牌桌时,李芳福仍心平气和地描画;晚上,有人满脸谄笑喝酒唱歌时,妻子为李芳福端来烫脚的热水,李芳福翻开那些卷旧书,品茶看书,和妻子嗑唠远近的事儿……日子平平淡淡,他心底潜伏多年的想法冒出芽来——“老年变法”,他不断审视自己的年画,探索更适合的技巧,试图让笔下年画从内容到形式完成一次嬗变,使之跟上时代的节拍。他要让作品与众不同,要完成自我的超越。
不管在乡下还是城里,李芳福的年画都供不应求。在外打工的儿子媳妇看到年画产业兴旺,他们回乡研习年画,过起以画营生的悠然生活。
南派陈兴才
陈兴才生于1919年,比李芳福大10岁。陈兴才家在绵竹清道镇射箭台村,是一个年画世家。
他年幼师从父亲习画,因家境贫寒,画画难以糊口,他不能全身心扑在爱好上。种了田地养好牲畜、忙完农活干好家务,他才能提笔作画、随意遣兴。他边学边悟,对年画人物“开脸”“点睛”有了独到体会,他画的仕女、童子,风格清新、色彩雅致、眉目传神。他还创造性地使用“印金”工艺,以印花戳粘金粉在人物服饰上印花,增强装饰效果,成为南派年画一大特色。陈兴才美名远扬,家境随之好转,成家立业之年,他便将爱好发展为安身立命的职业和养家糊口的产业。
陈兴才是有名的画痴。他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呆在画室里。除了每天早晚陪妻子散散步,其余时间都泡在画室。早饭后,妻子田康会为他沏好茶,还得端进画室。把饭做好了,妻子就去画室请他,如果手上画作没完成,妻子得等等他才能开饭,那是不能催促的。吃了饭,陈兴才又回画室。外人眼里,陈兴才沉默寡言,性格内向而平和。只有家人知道,陈兴才脾气大,对家人十分严厉。他作画的时候,妻子儿子不敢打扰。徒弟习画,也不敢偷懒敷衍。
陈兴才很好地传承了家业,他子孙中有8人继承了年画艺术,他的妻子、儿媳、孙媳,也是绘制年画的能手。儿孙作画时,陈兴才会悄悄地去检查,看有没有偷工减料,这是陈兴才绝不允许的——艺术来不得半点虚假。他的孙子陈强研制出“挤金年画”工艺,获得市场的认可,这让陈兴才也颇为自豪。
2008年前,陈兴才一家生活在自家院落,他的画室设在卧室,邻窗的书桌就是画案,因为画室灰暗,书桌上的白炽灯白天也得开着。
汶川大地震中,绵竹市1.1万人遇难,3.6万人受伤,另有298人失踪。陈兴才家房屋垮塌,院落成了废墟,但幸运的是,一家老小安好。灾后重建中,江苏援建绵竹时将射箭台村打造成4A级旅游景区中国年画村,修建了四合院式的民间年画坊,作为陈兴才的画室和作品陈列室。陈兴才愉快地搬进新画室,在此度过了四年美好时光,接见了无数中外名人。直至2012年10月,他的生命在93岁那年画上完美的句号。
陈兴才虽然走了,但他的年画作品被海内外收藏家珍藏,他的技艺被儿孙及弟子们传承。年画艺术在新一代年画艺人手中,闪耀出新的光芒。
年画产业
白墙黑瓦,小桥流水,四季鲜花,射箭台村处处风景,宛若图画。春天是遍地金黄的油菜花,夏季是满塘荷香,秋天是灿烂菊花,冬天有清香梅花。花与画成为村里的大产业。村里聚集了100多位专职年画的画师,每年创造上千万产值。乡村旅游让回乡创业的村民尝到了甜头。年画艺术、乡村旅游和观光农业,让全村人均年收入增至万余元。仅年画一项,每年产值就突破3000万。
像射箭台这样的年画村在绵竹还有两处,一处是孝德年画村,一处是遵道棚花村。这些民间艺术家聚集的年画村既是产业集群,也是4A级风景区。春夏秋冬,花开四季,游人如织,“年在画中乐,人在画中游”。
为了弘扬年画艺术和年画产业,绵竹建有年画博物馆,年画一条街。绵竹市每年春节前举办中国年画节,各种流派的画作汇聚,各方商贾云集,年画节成为传统艺术的盛会。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年画元素创意产品不断涌现,刺绣年画、陶版年画、金丝年画、竹编年画、木雕年画,还有年画服装、年画折扇、年画日用品等,成为华人地区畅销的中国风产品,年产值达上亿元。
年画是中国年的色彩,是社会生活的写照。华夏文明的延续需要民族艺术的传承,传统艺术的兴盛需要时代需求和产业兴旺。在产业推动下,绵竹年画艺术传播八方,中华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发展。
此文由 科学育儿网-科技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科学育儿网 > 科技 » 绵竹年画:中国年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