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冰捕鱼的人.-辽河公园又现捕鱼人 管理人员呼吁 手下留情
【摘 要】每当东北地区进入冬季,辽宁卧龙湖、吉林查干湖、黑龙江松花江等,就开始了凿冰捕鱼。在数九严寒的冬天里,凿开非常厚的冰面,然后立即下网,捕捞上来许多活蹦乱跳的鲜鱼,真是一件愉快的事儿。凿冰捕鱼的习俗历史久远,这还要追溯到1000多年前的大辽帝国。辽国的捺钵制度对于整个契丹民族的生活习惯影响深远,凿冰捕鱼就是春捺钵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史料以及当今的考古发现,考证辽代凿冰捕鱼的时间、地点、方法等方面,来折射出这种传统习俗对现在的影响。
【关键词】辽代 春捺钵 凿冰捕鱼
公元916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及其各个部落,定国号为“契丹”,并把首都定在了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南波罗城)。公元947年,辽太宗把国号改为“辽”。辽代是一个以契丹族为主体的国度。契丹族是一个游牧民族,四时游猎,依靠水草而居。《辽史》记载:“天地之间,风气异宜。人生其间,各适其便。”辽国皇帝带领着契丹贵族们,并不是漫无目的地溜达,而是春夏秋冬分别要去不同的地方,并且在京城的外面处理国家政治、生产、军事等事务。这就是独具辽代风格的“四时捺钵”制度。“捺钵” 是契丹语,意为“行宫”。 《 辽史·营卫志》载:“秋冬违寒,春夏避暑,随水草就畋渔,岁以为常。四时各有行在之所,谓之‘捺钵。” 按照不同的季节,分为春捺钵、夏捺钵、秋捺钵、冬捺钵,故又称“四时捺钵”。 其中在春捺钵中,凿冰捕鱼是重要的内容之一。
一、春捺钵之凿冰捕鱼
在电视节目《舌尖上的中国》中,曾经记录了吉林松原的查干湖凿冰捕鱼的盛况,这种习俗其实就是对辽代春捺钵中凿冰捕鱼的传承。辽代从圣宗到天祚帝,每年都到此凿冰捕鱼,设有“头鱼宴”,款待契丹贵族和部落首领。春捺钵也叫“春水”。在时间方面,春捺钵是比较固定的,《辽史》记载:正月上旬起牙帐,六十日方至,春尽而还。从《辽史》中可以看出,每年的正月上旬,辽国皇帝带领随从们就要开始春捺钵了,时间大约要持续60天。起初,辽国皇帝会命令随从在冰上安营扎寨,然后就要开始凿冰捕鱼了。通过《三朝北盟会编》中记载得知,按照礼节,钩取的“第一条鱼”非常重要,“第一条鱼”又称“头鱼”,必须具备两个条件:首先,必须是由皇帝钩取,其次必须是体积比较大的鱼,以鲟鱼、鳇鱼居多。钩取“头鱼”之后,辽国皇帝便在大帐内款待女真族等各部落首领,各部落首领不但要为皇帝以歌舞助兴,还要为皇帝献上重礼和土特产,以显示皇帝是至高无上的。
最近几年,考古人员发现了4处辽国“春捺钵”的遗址群,这些遗址分别位于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赞字乡洁字村“科铁公路”北“花敖泡”的南侧,让字镇藏字村北侧、正东,以及地字村(查干湖西南)附近。并且在遗址中发现了上千个土台基。在这其中,最多的一处土台基竟然多达500余个,绵延近4公里。遗址中的土台基有长方形、圆形。在圆形土台基中,最大的直径长约30米,高约1.5米。经考古人员鉴定,众多土台基应为人工建成,并且这些土台基靠近当年湖泊的水位线,比较符合契丹人近水渔猎的风俗习惯,这就更加充分说明了该遗址群为辽国“春捺钵”的地方。综合春捺钵遗址群的考古发现以及《辽史·营卫志》的记载,大致推断出辽代凿冰捕鱼的地点主要在混同江(松花江鸭子河一段)、长春州(吉林扶余塔虎城)东北35里的“鱼儿泺”(洮儿河下游月亮泡)一带。
二、凿冰捕鱼的方法
通过《鉴宝》栏目得知,松原市民李女士家中收藏着祖传全套辽代时期凿冰捕鱼的铁器,见证了契丹族捕鱼工具的发展,经文物专家鉴定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一个20多厘米长,好似铁枪头的铁器,这个工具叫冰镩,这就是捕鱼时用来凿冰用的工具。除了冰镩,凿冰捕鱼时,鱼叉也是必不可少的。通过观察李女士收藏的这个鱼叉,上面生满了铁锈。它是由叉刺、叉柄等部分构成。此外,还有两个秤砣形状分别刻有铭文的铁器十分特别,它们通过一个丝带相互连接着,实际上它就是辽代的权,俗称秤砣、秤权、秤锤,是悬挂于秤杆之上可以移动的秤砣。这个秤砣主要是用来给鱼称重量用的。
虽然具有了凿冰捕鱼的工具,但辽代凿冰捕鱼的方法并不是单一的,归纳总结大致有四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在距离行宫(帐篷)大约5公里的地方,凿出一条破冰的沟,然后把毛网撒下将鱼驱赶到行宫(帐篷)附近,以便于让这些鱼聚集。当从凿薄冰的地方能看到下面的鱼群游来游去时,预示着凿冰捕鱼的工作已经准备到位。由皇帝钩取“头鱼”后,反复钩鱼。这时,水中的鱼群被搅和得不耐烦了。当再次将鱼钩放进冰眼里的时候,鱼儿会争先恐后的咬住鱼钩,凿冰捕鱼也就宣告成功了。
第二种方法:在“钩鱼”之前,要在冰面上凿开4个冰窟窿,并把中间的一个冰窟窿凿透,让河水从这个冰眼流过,以便于从这个冰眼下钩捕鱼。其他3个冰窟窿环绕周围,只是将冰层凿薄,但不要见水,以便于观察鱼群的动向。因为鱼儿虽然喜欢在水中生活,但是当游到有冰眼的地方,还是经常将头露出水面,想多呼吸新鲜空气,这个时候辽代的凿冰捕鱼就可以开始了。
第三种方法:辽代契丹人非常喜欢“夜间罩鱼”。《辽史》中记载:“蕃俗喜星鱼。设毡庐于河水之上,密掩其门,凿冰为窍,举火照之,鱼尽来凑,即垂竿,罕有失者。” 通过史料可以看出,在夜间凿冰之后,用火把照明的同时,也把鱼群吸引过来了,这样就可以不费力气,在冰窟窿口就能捕到鱼。此外,关于辽代夜间凿冰捕鱼,在《宋会要辑稿》也有记载,宋朝使臣亲眼目睹过辽圣宗耶律隆绪在“夜间罩鱼”。
第四种方法:契丹人为了大批量地捕鱼还有一个非常高明的办法,首先要准备一张渔网,一个木杆,在冰面上凿开两个冰窟窿,这两个冰窟窿之间的距离,要根据准备的木杆长短再决定。其次,要把木杆的端头牢牢捆绑上渔网。最后,把木杆慢慢顺进冰窟窿里,接着再慢慢向下一个冰窟窿前进。在下一个冰窟窿等候的人们,用钩子钩住木杆顶端的绳索后,用力将木杆拉出冰窟窿。于是,在拖出来的渔网中,便捕到了大量活蹦乱跳的鲜鱼。
三、凿冰捕鱼形成的原因及其影响
万事形成皆有原因,辽代的凿冰捕鱼习俗亦是如此。最直接的原因当属辽代的自然地理环境。古代的契丹人主要生活在我国东北的中西部和内蒙的东部地区,这一带的地理特点为中东部是高山森林,西部是大草原。从气候条件看,这一带处于北纬40度以北,冬季非常寒冷。如果在冬季要想捕鱼,就得冒着严寒把厚厚的冰凿开。时间长了,就形成了凿冰捕鱼的习俗。
公元1125年,辽代灭亡,其中一部分契丹人随皇族耶律大石逃亡到中亚一代,建立西辽政权,留下的契丹族也逐渐融入到了女真、汉、蒙等民族。无论是西辽,还是生活在辽代故土的其他民族,已经把凿冰捕鱼作为一种习俗文化保留了下来,并把这项活动当作了冬季里不可缺少的乐趣。
辽代契丹人的这些凿冰捕鱼之法,至今仍在东北、内蒙古等地沿用。如今众多凿冰捕鱼的民族中,以达斡尔族的拉大网的凿冰捕鱼方法最具代表性。大家会推选一名经验丰富的渔翁——“网头”,由他来指挥凿冰捕鱼活动。这种拉大网的凿冰捕鱼方法,通常可以捕到几百斤的大鱼,所以参与者都会分到鱼。
目前,一部分考古学家认为,东北的达斡尔族与辽代的契丹族有着最近的血缘关系,可以认为达斡尔族是契丹族的后裔,但我们仅从凿冰捕鱼来看,东北的达斡尔族对于辽代凿冰捕鱼方法的继承是首屈一指的。
四、总结
在如今中国的56个民族中,并没有契丹族的身影,但这并不能磨灭我们对辽代契丹族的认识。《辽史》以及一些考古发现都证明着这个国度曾经的辉煌。辽国的契丹族是一个游牧民族,奉行要随着一年四季变化而辗转迁徙。“秋冬违寒,春夏避暑,随水草就畋[tián]渔”。这也就形成了辽代特有的一些习俗。
本文以辽代凿冰捕鱼为研究内容,既能展现游牧民族粗犷的一面,又能从一个侧面展现契丹族的聪明才智。凿冰捕鱼作为辽代春捺钵中一项重要的活动内容,已经不仅仅是辽代的风俗习惯了, 而今作为文化遗产被保留了下来,并得到了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宋)叶隆礼撰,贾敬颜,林荣贵点校.契丹国志[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2] 武玉环. 春捺钵与辽朝政治—以长春州、鱼儿泊为视角的考察[J]. 北方文物,2015(03).
[3] 高荪蕊,林铁山. 乾安:“春捺钵遗址”考古挖掘全面展开[N].长春:吉林农村报,2014-9-10(12).
[4] 周洁. 辽朝的宴饮活动[D]. 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14.
[5] 纪楠楠. 辽代民族政策研究[D].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3.
[6]武玉环. 略论辽代契丹人的衣食住行[J].北方文物,1991(03).
[7] 谷文双. 辽代捺钵制度研究[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2(03).
[8] 张国庆. 辽代契丹习俗文化源流考[J].学术交流,1994(05).
作者简介:沙大禹,男(回族),赤峰市博物馆馆员,硕士,主要从事文物保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