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30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上,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统称“二十四节气”。而“二十四节气”的作用是指导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2006年,“二十四节气”已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对于现在的国人来说,“二十四节气”耳熟能详,但由于现代化生活的影响,其指导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意义已经淡化了不少,趁此次申遗成功的机会,我们来看看“二十四节气”的划分、来历,以及其现实意义。
首先,我们把“二十四节气”按时间与名称的含义进行排列:
二十四节气的划分
立春 每年的2月4日或5日,谓春季开始之节气。
雨水 每年的2月19日或20日,此时冬去春来,气温开始回升,空气湿度不断增大,
但冷空气活动仍十分频繁。
惊蛰 每年的3月5日或6日,指的是冬天蛰伏土中的冬眠生物开始活动。惊蛰前后
乍寒乍暖,气温和风的变化都较大。
春分 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阳光直照赤道,昼夜几乎等长。我国广大地区越冬
作物将进入春季生长阶段。
清明 每年的4月4日或5日,气温回升,天气逐渐转暖。
谷雨 每年的4月20日或21日,雨水增多,利于谷类生长。
立夏 每年的5月5日或6日,万物生长,欣欣向荣。
小满 每年的5月21日或22日,麦类等夏熟作物此时颗粒开始饱满,但未成熟。
芒种 每年的6月5日或6日,此时太阳移至黄经75度。麦类等有芒作物已经成熟,可以收藏种子。
夏至 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日光直射北回归线,出现“日北至,日长至,日影短
至”,故曰“夏至”。
小暑 每年的7月7日或8日,入暑,标志着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炎热季节。
大暑 每年的7月22日或23日,正值中伏前后。这一时期是我国广大地区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但也有反常年份,“大暑不热”,雨水偏多。
立秋 每年的8月7日或8日,草木开始结果,到了收获季节。
处暑 每年的8月23日或24日,“处”为结束的意思,
至暑气即将结束,天气将变得凉爽了。由于正值秋
收之际,降水十分宝贵。
白露 每年的9月7日或8日,由于太阳直射点明显南移,
各地气温下降很快,天气凉爽,晚上贴近地面的水
气在草木上结成白色露珠,由此得名“白露”。
秋分 每年的9月23日或24日,日光直射点又回到赤
道,形成昼夜等长。
寒露 每年的10月8日或9日。此时太阳直射点开始向
南移动,北半球气温继续下降,天气更冷,露水有
森森寒意,故名为“寒露风”。
霜降 每年的10月23日或24日,黄河流域初霜期一般在10月下
旬,与“霜降”节令相吻合,霜对生长中的农作物危害很大。
立冬 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冬季开始
小雪 每年的11月22日或23日,北方冷空气势力增强,气温迅速下降,降水出现雪
花,但此时为初雪阶段,雪量小,次数不多,黄河流域多在“小雪”节气后降雪。
大雪:每年的12月7日或8日。此时太阳直射点快接近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
冬至:每年的12月22日或23日,此时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则形成了日南至、
日短至、日影长至,成为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冬至以后北半球白昼渐长,气温
持续下降,并进入年气温最低的“三九”。
小寒:每年的1月5日或6日,此时气候开始寒冷。
大寒:每年的1月20日或21日,数九严寒,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
如果按功能分类上来划分,“二十四节气”可以分成以下几类:
以季节划分:“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这“四立”分别代表四个季节的开始。
从天文角度来划分:“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
按照气温划分:“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表示一年中不同时期的寒热程度。
按降水现象来划分:“雨水、谷雨、小雪、大雪”,表明降雨、降雪的时间和强度。
按水汽凝结的情况来划分,则是“白露、寒露、霜降”这三个。
按照作物成熟划分:有“小满”和“芒种”。
反映自然物候现象:“惊蛰”、“清明”,尤其是惊蛰,天上初雷加上地下蛰虫复苏,预
示春天的来临。
「 二十四节气 」的由来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古人就有了日南至、日北至的概念。战国后期成书的《吕氏春秋》就出现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这八个节气名称,但当时注重的是太阳运行情况。后来古人观测身边动植物、天气变化情况,总结出清明、雨水、惊蛰、大雪、霜降等节气。
目前已知最早记录“二十四节气”全称的,是西汉初年的《淮南子·天文训》。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由于农业生产取决于太阳与气候,所以根据太阳运行规律总结的“二十四节气”就有了指导农事的作用,很多节气成了农民耕种的日程指南。而某些反映四季天气的节气,其精确性就有可能打折扣,这个折扣建立在不影响农事的基础上,譬如,谷雨当天可能不会下雨,但谷雨后,雨水肯定是越来越多。中国农业社会靠天吃饭,这足以指导农事。
「 二十四节气 」的现实意义
时至今日,由于天气预报的准确,“二十四节气”已经不再有指导农事的价值,但它依旧有相当的现实意义。
首先,可以通过“二十四节气”,体会古人的智慧。现在天气预报是通过精确的观测工具做出的,但“二十四节气”在古代是完全凭经验积累,建立起这样一套大致不差的体系,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其中很多物候概念已经成为一种常识,大众可以学到一些物候学方面的知识。
另外,部分节气已经演化成中国的传统民俗节日,最显著的例子就是清明与冬至。清明衍化为中国最重要的民间节日之一,象征草木复绿,大家一起踏青远游,祭拜先人。北方有冬至饺子夏至面,南方更视冬至为重要节日。而立春尝春、立秋吃瓜秋游、大寒咏雪赏梅也成为一种传统的生活情趣。
除了节日,“二十四节气”也为中国留下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同被列入“二十四节气”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扩展名录的九华立春祭、班春劝农、石阡说春,三门祭冬、壮族霜降节、苗族赶秋、安仁赶分社等等。还包括相关的谚语、歌谣、传说,传统生产工具、生活器具、工艺品、书画等艺术作品,可以说是数不胜数。连中医的季节用药习惯与治疗方式、日常饮食的季节调节与身体保健等等,都和“二十四节气”脱不了关系。这些,就是“二十四节气”在今天的现实意义!
此文由 科学育儿网-科技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科学育儿网 > 科技 » 追“天”问事的“廿四节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