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珂广告

绝代孤品——《山水农耕图雕塑莲子缸》赏析

山水农耕雕塑莲子缸赏析藏家龙国祥藏品文章《读张大千随笔》在本刊3月号刊载后,引起读者和藏友们的广泛关注,并通过本刊与龙国祥先生互动交流,分享收藏心得。应读者和藏友要求,并征得龙国祥先生本人同意,本刊将继续刊发他的藏品文章和收藏背后的人生点滴。作者简介:王中信,中国国家博物馆文物鉴赏家、鉴定专家;北京

山水农耕雕塑莲子缸赏析

藏家龙国祥藏品文章《读张大千<谷口人家>随笔》在本刊3月号刊载后,引起读者和藏友们的广泛关注,并通过本刊与龙国祥先生互动交流,分享收藏心得。应读者和藏友要求,并征得龙国祥先生本人同意,本刊将继续刊发他的藏品文章和收藏背后的人生点滴。

作者简介:王中信,中国国家博物馆文物鉴赏家、鉴定专家;北京电视台《天下收藏》栏目特约鉴定专家;甘肃电视台《百姓、经济、收藏》资深文物、艺术品顾问。

2013年9月1日,在由广州荔湾区委宣传部、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在广州文化公园展览中心举办的“中国名家书画古董收藏品博览会”上,江西籍收藏世家龙国祥先生送展藏品“山水农耕图雕塑莲子缸”让参观者都为之震撼。这是一件让许多收藏界朋友梦寐以求的藏品,也是一件存世极少、罕见的清朝乾隆时期官窑品。很多业内人士、鉴藏家、鉴定专家都慕名前来一睹此件稀世珍品的芳容。本人应邀会同李知宴、吕长生、马秀银、蔡国声、张如兰等几位鉴定专家以及中国文物鉴定公司的同仁们一同参加此次展会。会上,李知宴老师对此件雕塑莲子缸赞不绝口,称此缸是雕塑瓷中的精品、上乘之作;马秀银老师认为是难得一见的真品;笔者也认为是一件稀世之宝。

雕瓷工艺兴于乾隆年间,工艺有圆雕、捏雕、镂雕、浮雕等,题材以反映当时民间生活为主。此件作品在瓷胎上进行浮雕及堆雕,使得这种特殊的瓷器装饰更生动活泼,图案富有立体感。

这口缸为传世收藏。在“文革”时期,藏家为不被“破四旧”,冒着掉脑袋的生命危险保护祖先留下来的宝贵历史文化遗产。在反动派来到龙国祥家抄家前,他的奶奶就将这缸内涂上红色油漆、在缸口涂上绿色油漆,并在四周放棉絮用竹筐包裹起来,当作米缸来用,存放日常生活物资,才得以保存。

据相传记载:在清朝末年,该缸曾经受过战乱洗礼,很多人曾用生命保护了这口缸。至今缸体乃留有几处战争带来的烟火,清晰可见(见图1)。

2012年年初,朱氏皇室后裔、台北故宫博物院研究员、.中国元青花研究所理事、台北大学考古研究客座教授朱铁权先生前往鉴定,发现这件稀世宝物是战乱时期从达官贵人家中流落于民间的,是一件绝代孤品,随即用专业鉴定仪器观看到缸体通身描有撒金粉,更显高贵。朱教授临走时特意交代将缸口及油漆洗掉,让它恢复历史原貌,现已将油漆清洗(见图2)。

《山水农耕图雕塑莲子缸》是一件具有历史价值的风俗雕塑瓷。雕工通过用三维立体式的雕塑手法将人物和动物活动情景雕绘,集中反映了这一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一些侧面。全缸雕刻场面浩大,内容极为丰富。艺术家用高度概括和集中的手法,广泛而细致地雕了各种复杂的社会形象和民俗风貌。《山水农耕图雕塑莲子缸》这一不朽杰作,无论从构图艺术价值还是从历史价值而言,皆堪称国之瑰宝。

《山水农耕图雕塑莲子缸》高31.7cm,口径42.5cm,底径27cm,其中计有人物、牲畜、鸟类、房舍、楼阁、树木、山水等。此缸为古风俗雕刻作品,属传世艺术雕工名作,是中国瓷艺雕塑史上著名山水农耕民俗的作品之一,俗称瓷雕中的清明上河图。不但雕工艺术水平高超,而且围绕着它还流传下来许多有趣的故事。

作品以浮雕和镂空雕形式,采用散三维立体式的构图法,将繁杂的景物纳入统一而富于变化的画面中,缸中人物,衣着不同,神情各异,其间穿插各种动物、树木,非常注重戏剧性,构图疏密有致,注重节奏感和韵律的变化,设计都很巧妙(见图3、图4)。

雕刻史上像《山水农耕图雕塑莲子缸》的类似题材作品不多,能用如此大胆的描有撒金雕刻技法,少见,而且存世量极少。该件算是孤品仅存。而全缸通体描有撒金,更显它的古典、高雅、大气,应是乾隆盛世时期达官贵人所用。

经过众多学者、艺术大师、专家对这一专题的研究,大家意见基本一致,都认为现藏这件是清乾隆官窑雕塑《山水农耕图雕塑莲子缸》的原作。其作品出自于清乾隆时期杰出的名人之手。它以广阔的画面刻绘了乾隆盛世农民农耕时节繁荣的社会景象。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全缸的房屋楼阁和树木繁多姑且不说,仅仅就雕刻的人物和动物而言,就有几十个,他们中间有种田的农民、摆渡的船夫、做生意的商人、妇女盼家人回归、儿童骑牛、猎户打猎等人物形象。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形形色色,这些充分显示了当时生活的繁荣。可见,当年设计者雕塑师是有着深厚的社会基础和高度的生活观察能力的人,才可以创作出这样一件超现实主义的伟大杰作。

实际上,当年设计者不仅仅是详实而又真实地描绘了河流、楼阁、烟雨亭、两岸的风光,而且运用了高超的三维立体艺术雕刻手法,发掘和表现了生活中的戏剧和诗,似乎让人有进入了仙境般的感觉,以及对当时人民生活的富有诗情画意的赞美。所以,它不是单纯的社会生活的真实记录。

艺术家通过这故事雕绘写意,使整个瓷雕作品再次形成了一个热闹而紧张的高潮,三维空间立体的雕艺呈现,避免了平铺直观。同时,也是发掘和表现现实生活的戏剧和诗句,把平凡的生活变成了动人的艺术。它的艺术构思,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的艺术雕塑方面的重要特点,来处理构图方式,这种手法更具有灵动性。树木上下,房屋里外,人物动作,飞禽鸟兽面面俱到。艺术家的观察和表现物象的能力和技巧,实在是惊人的,它跳出焦点透视的局限,根据主题的要求和艺术的规律,虚实、节奏巧妙组织场景,上下左右的距离,层次分明更好地表现了作者的创作意图。此外,它也将广阔的生活画面和壮丽的山河景象有头有尾地表现出来,充分地体现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艺术魅力。

此件瓷缸出现的人、动物、山石、鸟、楼阁等图案,采用了雕、剔、镂、堆各种手法,深入浅出,表里结合,刀法老到,技艺娴熟,使人物及动物形态逼真、肢体准确,山水雕刻得活灵活现,每个人物和动物、山石、树木展示出不同的形态。纵观此缸,非常有艺术性,体现了我国清代雕瓷的极高水平。

此件雕塑莲子缸得到了李知宴、吕长生、马秀银、蔡国声、张如兰等专家的鉴定,在此谨表感谢!

此文由 科学育儿网-科技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科学育儿网 > 科技 » 绝代孤品——《山水农耕图雕塑莲子缸》赏析

山水农耕雕塑莲子缸赏析藏家龙国祥藏品文章《读张大千随笔》在本刊3月号刊载后,引起读者和藏友们的广泛关注,并通过本刊与龙国祥先生互动交流,分享收藏心得。应读者和藏友要求,并征得龙国祥先生本人同意,本刊将继续刊发他的藏品文章和收藏背后的人生点滴。作者简介:王中信,中国国家博物馆文物鉴赏家、鉴定专家;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