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鉴 寿州窑瓷枕赏析下 文 沈汗青
沈汗青
位于安徽省淮南市的寿州窑创烧于南北朝时期,兴盛于隋唐,至北宋大中祥符年间仍有烧造。瓷枕是唐代寿州窑的主要产品之一,在形制、釉色、装饰等方面变化丰富,是寿州窑产品中制作工艺最讲究、最能够体现寿州窑烧造工艺水平的一个门类。本刊上期介绍了十余件安徽省各博物馆藏寿州窑瓷枕,本期将继续向读者介绍。
委角黑釉枕(图15)
唐,枕面长13.1厘米、宽8.8厘米,枕高6.9厘米,2010年11月4日于淮南征集,淮南市博物馆藏。
枕的形制呈长方箱形,枕面微凹,四委角使枕面向立面转折处形成宽窄不一的斜面。一侧有裂,裂自枕面至枕底。通体施黑釉,釉色呈亚光状,黑中泛酱,尤其是委角处更显酱色。施釉至枕底转弯处。枕底胎色乳白,胎质细腻。
黄釉枕(图16)
唐,枕面长15.7厘米、宽9.1厘米,枕高8厘米,2008年6月于合肥征集,淮南市博物馆藏。
该枕平面呈圆弧形,枕面内凹,四角弧状,施化妆土,黄釉均匀,釉色温润。这件腰圆形黄釉瓷枕,造型简单却又寻求变化,枕的一长边呈直边,对称的另一边呈外弧状,四角圆弧自然,能够体会到窑工在造型上既能将一件琢器制作得十分娴熟,而又赋予它变化的美感。该枕黄釉釉色纯正,发色饱满,是一件近乎完美的瓷器。
黑釉枕(图17)
唐,枕面长14.7厘米、宽10.2厘米,枕高7厘米,2006年安徽省宿州市运河遗址出土,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此枕的形制呈长椭圆状,四面边角浑圆,处理成宽弧面。枕面微凹,枕底面略向外凸起,是气孔出气不畅所致。通体施黑釉,黑中泛酱黄,可能是釉层较薄,透出下面的化妆土的缘故。枕面上布满划痕,说明此枕曾被长期使用过。
黑釉枕(图18)
唐,高6.6厘米,口径12.3厘米,宽8厘米,1972年9月23日巢县建六公社塘团大队第八生产队出土,安徽博物院藏。
枕的形状略呈扇形,立墙一侧稍高,使枕面成斜面。枕面略略抬起,四周形成凹弧面,四周的立墙线条构成弧线状。通体施黑釉,釉层很厚,釉色均匀,在棱角处黑釉泛紫色。底面施化妆土,一侧有出气孔。
黄釉束腰形枕(图19)
唐,枕面长14.2厘米、宽10.7厘米,枕高7.8厘米,2009年4月9日于寿县寿春镇征集,淮南市博物馆藏。
该枕呈长方形束腰状。从枕的长宽比上判断,属寿州窑唐代中后期产品。此类束腰造型的瓷枕,在寿州窑产品中仅发现这一件,尤为可贵。枕面呈凹弧形,两长边也向内凹弧形成束腰。从形制上判断,是待方形坯胎干至适时挤压成形,制作手法简单,但能够看出窑工用心良苦,在简单中力求变化,这是一个娴熟工匠的必然之路。枕施黄釉,釉色偏淡黄,发色不甚均匀,在转角处有积釉,釉色深暗。釉层很好,玻化程度高,枕面上有大开片。
酱釉漏花枕(图20)
唐,枕面长15厘米、宽10.5厘米,枕高6.6厘米,2012年5月20日淮南康杰捐赠,淮南市博物馆藏。
此枕入藏时残破成数块,后修复完整。枕的形制呈扁方形,四边角呈圆弧状,通体施酱釉。寿县博物馆藏一件剪纸漏花瓷枕,其漏花图案与此枕的图案相似。另,扬州唐城遗址出土一件寿州窑茶叶末釉剪纸漏花枕,也与此器很相似。这种漏花方法,是用纸类物品剪好图案贴于施过化妆土的枕面上,再施釉烧成。此器修复后的釉色与原器釉色略有偏差,但仍能反映出基本面貌。
黄釉委角枕(图21)
唐,枕面长12.5厘米、宽8.4厘米,枕高7.2厘米,2012年3月于淮南征集,淮南市博物馆藏。
此枕为唐代早期寿州窑形制,枕的一侧立面略内凹,另一面向外凸出呈半圆弧状,四边角有数道凹槽,四角呈委角状。枕的立墙很高,所占高、宽比例较大,这是早期瓷枕的主要特点,到唐代晚期,寿州窑生产的瓷枕多低矮而宽大。该枕的制作很精致,枕面的转折处理成圆润的弧面,立面的线条也十分饱满,整器均以曲线构成。施黄釉,釉色稍淡,在枕面边缘和立墙上有蓝色窑变。
黄釉委角枕残件(图22)
唐,残长11厘米、宽12.4厘米,高7.8厘米,2013年5月13日于淮南征集,淮南市博物馆藏。
此器虽为残器,但其娇黄的釉色、工整而精致的造型,堪称唐代中晚期寿州窑瓷枕中的顶级作品。如果瓷枕的断面没有暴露出来,无法看到其胎质结构,甚至不敢鉴定为唐代寿州窑的作品。该枕虽残存一半,但全形可辨。全器应是低矮类瓷枕,烧造时间应为唐代中晚期。枕的棱角被窑工以娴熟的技巧制成流线形宽弧面,八个角均为委角状,枕面及立墙略向内凹。断面中显示出寿州窑产品所特有的胎质,乳红色胎中含细细的砂粒,釉下有一层化妆土。该器釉色近似明亮的鸡油黄,又称娇黄,这种釉色在寿州窑产品中十分少见,虽为残件,也不失其珍贵。
黑釉松叶纹枕(图23)
唐,枕面长13.5厘米、宽8厘米,枕高7.9厘米,长丰县文物管理所藏。
此件黑釉瓷枕形制不大,是唐代早期枕类产品的代表性作品。枕的外形如元宝,枕面呈凹弧面,两头翘起,中间凹陷。立墙较高,有早期瓷枕形态,剪纸贴花图案为松针叶形状。仔细观察,针叶纹饰不对称,为错生枝叶状,可见不是通过对折纸张剪成,而可能是在一张打开纸上修剪成形的,然后敷于化妆土上再施釉烧成。松针叶图案的剪纸贴花图案在寿州窑产品中运用较少,一般多为蝴蝶纹、花朵纹等。这种工艺的具体操作方法有待进一步的考古发现。
黄釉瓷枕(图24)
唐,枕面长14.7厘米、宽10.2厘米,枕高6.5厘米,2012年11月25日于淮南征集,淮南市博物馆藏。
该枕的形状呈扁方形,前低后高,呈斜坡状,枕面四边角做成缓缓的圆弧面,符合人体工程学,增加了瓷枕的舒适度。整个瓷枕从上到下看不到棱角,有软乎乎的感觉。施黄釉,釉色发色很好,黄橙橙的亮丽,非常美观实用。枕墙的下部产生积釉,并有蜡泪痕。枕底施过化妆土,一侧有透气孔,因透气不畅,使枕底微微鼓起。从枕的形制观察其长度一般,应是晚唐时期烧造。
蜡黄釉印花瓷枕(图25)
唐,枕面长17厘米、宽11.4厘米,枕高8厘米,1997年蚌埠市长青乡施徐村胡永东挖交,蚌埠市博物馆藏。
枕呈斜坡状,枕面为不规则椭圆形,立墙高的一侧向外弧,矮的一侧向内凹弧。通体施蜡黄釉,因埋藏条件所致,在棱角处脱釉。枕面装饰有蝴蝶纹剪纸贴花,是将剪好的图案敷于施好釉的表面上烧成,图案处略有凹凸不平,釉面颜色加深。此枕呈低矮形状,是寿州窑唐代晚期产品。
蜡黄釉瓷枕(图26)
唐,枕面长16.9厘米、宽10.8厘米,枕高10.7厘米,2011年6月13日于淮南征集,淮南市博物馆藏。
该枕是寿州窑唐代晚期的代表性作品。唐代寿州窑很擅长烧造蜡黄釉,根据发色不同,蜡黄中又有偏黄或偏绿的,但都有一层蜡光,此枕是蜡黄中偏绿的一类。枕面呈斜面状,四面及四角处理成宽弧面,避开了棱角,更便于使用,四弧面略略外凸,使立墙成微微内凹。整器发色比较均匀,施釉至底部,凹陷处略有些积釉,釉色稍稍变深。整器的制作相当规范,是唐代寿州窑瓷枕中的精品。
黄釉划花纹瓷枕(图27)
唐,枕面长16.8厘米、宽11.5厘米,枕高8.3厘米,2004年8月大运河沿线出土,淮北市博物馆藏。
此枕呈扁方形。后侧立墙稍高、宽一些,四边角制成宽弧面,富于流线感。通体施蜡黄釉,釉层很厚,四面有细小开片,在折弯处脱釉明显。枕面微凹,枕心中装饰刻划的如意云纹,中间有数层云朵,下面两侧对称卷云,云尾向外飘出。纹饰是以尖状物在化妆土上刻出,施釉后入窑烧成,刻划的细线纹釉色加深。唐代寿州窑瓷枕的装饰多见剪纸贴花、漏花,刻划纹饰比较少见,这种装饰方法在隋代寿州窑的盘口壶中常见,到唐代时使用的较少。该器呈扁方形,为寿州窑晚唐时期的造型。目前发现的一批晚唐时期的寿州窑瓷枕均为扁方形,有的形制很大,有装饰纹样的较少。
蜡黄釉瓷枕(图28)
唐,枕面长20厘米、宽13.6厘米,枕高7.5厘米,2012年12月13日于铜陵征集,淮南市博物馆藏。
此枕是目前已发现的唐代寿州窑瓷枕中形制最长的,其长度达到20厘米,十分少见。枕面是大斜面,后墙高起,并略往外突出,形成弧面,前立墙低矮形成向内收的凹弧面,四角圆弧,不见棱角。通体施蜡黄釉,釉层很厚,釉色发色非常好,釉色均匀,有强烈的蜡质感。枕面与立墙的转弯处形成一周凹弧,凸起处有脱釉现象。从其形制判断,应是寿州窑在晚唐时期烧造的产品。
黑釉兽形枕(图29)
唐,枕面长11.9厘米、宽6.5厘米,枕高8.3厘米,2011年7月于淮南征集,淮南市博物馆藏。
此枕由卧姿瑞兽的上脊托起弧状枕面,卧兽呈昂首前视状,吻部宽大突出。前肢后收,略呈跪态,后肢粗壮有力,似蹲姿,瑞兽的身下是一椭圆形托盘。釉色黑中泛酱色,瑞兽身体上的酱红釉斑与黑釉形成对比,产生了丰富变化。淮南市博物馆藏有此类瑞兽形瓷枕4件,均为黑色釉或酱色釉,大小也基本相似,初步判断属一个时代,从其制作工艺上看,应属晚唐。
象形枕(图30、图31)
唐。图30枕面长15.1厘米、宽8.5厘米,枕高8.3厘米,2011年12月于淮南征集;图31枕面长13.5厘米、宽7.3厘米,枕高7.3厘米,2010年11月4日于淮南征集。淮南市博物馆藏。
这两件象形枕形制大致相同。黑釉象枕的枕面呈凹弧状,枕面也稍大一些。以象的四条腿和粗壮的长鼻,支撑整个枕面。酱釉象枕将两只象耳夸张地放置于头部的正前方,象的侧身上装饰布帘,凸起部分为酱褐色,与凹陷部分的黑釉形成对比。黑釉枕象身佩戴的布帘纹饰模糊,酱釉枕的布帘边缘有一周排列整齐的乳钉纹,布帘呈双层样。象鼻子上似乎也有装饰,象牙可辨。两件的造型风格、装饰方法和施釉烧造方法基本相同,可能为同一时期、同一窑场生产。馆藏的另外两件瑞兽枕,虽形式上有所变化,但总体风格相近,也应是同类窑口生产的。四件兽形枕均为深色釉中的黑釉、酱釉,说明窑工在烧造这样的瓷枕时是有目的为之的。
茶叶末釉兽形枕(图32)
唐,枕面长12.2厘米、宽7.4厘米,枕高9.8厘米,2010年9月21日于淮南征集,淮南市博物馆藏。
卧兽座撑起枕面。卧兽圆目,吻部前伸,头上有角,周身饰鳞片纹,后肢蹲卧状,前肢支撑头部,右前肢粗大。底部露胎,胎色乳白。兽身两侧都有出气孔。饰茶叶末釉,发色均匀,在纹饰突起处,釉色呈酱色。
茶叶末釉一般认为起源于唐代,为偶然烧造而成,是在高温1200℃至1300℃下烧黑釉过火时而产生的,因釉面失透,釉色黄绿中掺以点状深黄色茶叶末而得名,形成的原因是釉中的铁、镁与硅酸化合而产生结晶。该器发色细腻,周身遍布似细茶叶末的结晶物,犹如夏日夜空中的点点繁星。遗憾的是发现时为残器,上部的枕面依照唐代同类器物修复,但不失其珍贵。
黄釉“大中祥符”铭龙纹枕(图33)
北宋,枕面长14厘米、宽9.2厘米,枕高8.3厘米,2012年11月25日征集,淮南市博物馆藏。
瓷枕略呈上大下小的方形体。枕面向下弧凹,四立面皆有模印花纹。施釉的五个面均有黄绿釉与白色釉产生的窑变釉,并有强烈的流动感,尤其是枕面,两种釉色在变化中交融,非常生动自然。在侧面发现有支钉痕,是烧成后将支钉打去后留下的疤痕,可知是将瓷枕竖立放置烧成。这样做可以保证枕内气体通畅,热气流能从底部的透气孔内流出而不会使器物变形。相对应的另一个侧面两个角上有两朵六瓣小花,中部有松针形植物图案。两个大面因窑变而模糊不清,推测应为模印龙纹。这类瓷枕的做法要先模制好六块泥坯,然后粘结而成,称之为琢器,所费工时较圆器要多,市场售价也相应较高。淮南市博物馆收藏有6件这种形制的瓷枕,器物造型、装饰纹样均非常相似,应是同一时期同一窑口的产品。在枕的侧面两端饰松叶纹,松叶纹边有字,分别为楷书“大中”、“祥符”,下方有“万岁”,与另一端下方的铭文合读为“千秋万岁”。大中祥符是宋真宗的第三个年号,在公元1000年初期,距唐亡已逾百年,这批瓷枕证明,到北宋时,寿州窑的窑火还绵延不断。
此文由 科学育儿网-科技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科学育儿网 > 科技 » 寿州窑瓷枕赏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