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珂广告

对吴昌硕“以书入画”的认识

王金敏++任金彦++贾松源初接触吴昌硕绘画,每必介绍他“以书入画”的艺术特征,并以此来说明他在绘画上的成就。后来对中国绘画多了些了解才知道,“以书入画”始于南唐陆探微以及唐希雅,其后隋唐既通书法又通书画的薛稷,在“以书入画”上做了更多探索,成为重要的艺术创新。此后,郑燮“七分书”写竹;米氏父子“米点山水

王金敏++任金彦++贾松源

初接触吴昌硕绘画,每必介绍他“以书入画”的艺术特征,并以此来说明他在绘画上的成就。后来对中国绘画多了些了解才知道,“以书入画”始于南唐陆探微以及唐希雅,其后隋唐既通书法又通书画的薛稷,在“以书入画”上做了更多探索,成为重要的艺术创新。此后,郑燮“七分书”写竹;米氏父子“米点山水”;赵孟頫“书画本来同”写意画的诗意化和书法化;徐渭草书大写意的惊世骇俗、狂放不羁;乃至董其昌、朱耷、赵之谦、任伯年、吴昌硕、潘天寿、徐悲鸿、李可染等等历代中国水墨画家,都把“以书入画”作为表现门径之一,成为共识。

赵孟頫在《疏林秀石图》上自题诗:“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柯九思在赵孟頫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他说:“写竿用篆法,枝用草法,写叶用八分法,或用鲁公撇笔法,木石用金钗股、屋漏痕之遗意。”尽管赵孟頫也强调了书法“尚意”在绘画中的应用,但大多数人仍是沿着上述带有偏重于书法的技法, “骨法用笔”介入绘画,而非完全意义上的“以书入画”。

那为什么吴昌硕的“以书入画”会这么备受世人推崇呢?吴昌硕曾坦言:“说我善于作画,其实我的书法比画好。说我擅长书法,其实我的金石更胜过书法。”在书法上,他说自己“曾读百汉碑,曾抱十石鼓。纵入今人眼,输却万万古。”话虽自谦,却道出了他对书法境界的标准。可以看出,吴昌硕首先是位书法(金石)大师,其在书法上所用的功夫和成就远胜于他的画。

“书画同源”,自从书法问世,就与绘画结下了不解之缘,书画互为渗透,相辅相成。书法注重气势之美,意态、韵律之美,可以说是真正的抽象艺术。好的中国绘画就充分运用了书法艺术这种抽象的表现形式,画上带有强烈的书法趣味,线条、墨韵处处都透露着抽象之美,有其独特的审美价值。也就是说,即使离开了物象,单独欣赏一笔一画、一点一块,都使人怡然自得,心醉神迷。从这方面理解,吴昌硕所言“我的画不如书”,便可知其篆书登峰造极的功夫,对画的影响自不会浅。

“以书入画”历来有两层意思。其一,以书法的笔墨特征应用到画中,尤其是“尚意”的草书,潜在地滋长了写意画的内在形式。例如,“米点山水”的“落茄点”,唐希雅、郑板桥的“竹”。尤其是徐渭,受草书启发,将“以书入画”的观念发展到极致,使其笔墨形质在视觉上完全达到了书法的效果,他画的《葡萄》就很有代表性,这是他大写意画风形成的重要因素。

任伯年初见吴昌硕时,说:“子工书,不妨以篆籀写花,草书作干,变化贯通,不难其奥诀也。”可以说,这是任伯年对吴昌硕学画的“点化”,给吴昌硕指出了“以书入画”的“门径”。

延伸开来,谢赫六法中的“骨法用笔”亦是指“骨相”(即骨骼)还是指“骨气”(风骨精神),也有争论。但不管怎么说,“骨法用笔”今人普遍理解为:既能准确地画出对象的形体,同时又具有书法的骨力之美。

其二,在“骨法用笔”上更加深入一层地领会“尚意”书法的“意”和“势”在绘画中的体现。

事实上,吴昌硕将书法上的审美理念引入画中,是比任伯年“以篆籀写花,草书作干”的“点化”有更深层次的发展,即“直从书法演画法”。他不仅把“技”入画,更从“法”入画,除了对书法笔法和气势的借鉴外,在绘画布局上也非常成功地借鉴了自己书法的章法,常凌空取势,奇险且不怪诞,绘画构图与书法往往有暗合之处,对角线、三角形、“女”和“之”字型的构图,上下纵横、虚实相生的气势,无不折射出其书法作品的影子。

我们知道吴昌硕作画的特点是“浓墨重彩”,却有人说是画面“脏”,我以为这便是吴昌硕书法的特征,在画作上的又一表现。

吴昌硕的书法艺术生涯有三个阶段,早期师钟繇体,中年师黄山谷楷法,晚年则转行草。但篆书、石鼓文则贯穿于他整个艺术生涯,也是他书法上的最大成就。篆书用笔圆转浑厚、体划整肃、行白谨严、浑厚高古,立体感强;石鼓文字体圆活奔放、气势雄浑、刚柔相济,古茂雄秀而有逸气。这些书体的精髓都被吴昌硕引入其绘画中。他书篆籀,老辣苍迈、意态跌宕、遒润峻险、字字飞动,充满霸悍之气,令人叹为观止。值得重点强调的是,吴昌硕的书法还具有强烈的金石味,他篆刻中的行笔、运刀及章法、体势自然会融于绘画,形成了他富有金石味的独特画风。

所以说,吴昌硕以篆写梅,狂草作葡萄,以“马”字点画作叶脉等等,只是把书法中的用笔,运用于绘画,而其画中呈现的气势、布局、韵律等,是把他对书法艺术“重气尚势”的审美理念,恰到好处地也应用到绘画中,使得其作品独树一帜,凸显出他与别人“以书入画”不同的鲜明特点。

梅墨生曾评价吴昌硕写意花卉:“比之于白阳,更显得磅礴;比之于徐}胃,更厚重苍茫;比之于八大山人,显得烂漫;比之于李复堂,更沉雄;比之于赵之谦,更老辣……”。

“以书入画”,在赵孟頫使书画合璧之后,还有另一层的意思,即在画上题诗写字。把书法和诗词放入画中,将诗、书、画、印四者结合,形成书画作品的有机组成。吴昌硕或以其凝练遒劲的篆书,或以其行气疏朗、桀骜不拘的行书题诗,给画作增添了异样的风采,为世人更完美地诠释了“以书入画”的真意。

此文由 科学育儿网-科技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科学育儿网 > 科技 » 对吴昌硕“以书入画”的认识

王金敏++任金彦++贾松源初接触吴昌硕绘画,每必介绍他“以书入画”的艺术特征,并以此来说明他在绘画上的成就。后来对中国绘画多了些了解才知道,“以书入画”始于南唐陆探微以及唐希雅,其后隋唐既通书法又通书画的薛稷,在“以书入画”上做了更多探索,成为重要的艺术创新。此后,郑燮“七分书”写竹;米氏父子“米点山水